分享

虽勇冠三军,但嗜杀成性,真实的西楚霸王竟如此残暴

 洞见历史智谋 2020-02-17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崇拜叱咤风云的英雄,总是想象着,能如英雄一般突破重重阻扰、重重限制,一展自己的才华。对于很多人来讲,项羽的豪迈冲天、铁胆柔情,充实了我们虚荣的内心。

在我们眼里,项羽不爱读书、不爱学剑,竟学破万人敌的兵法,多么的洒脱。

在我们眼里,项羽豪情万丈、破釜沉舟,经巨鹿一战勇冠诸侯,多么的霸气。

在我们眼里,项羽铁胆柔情、霸王别姬,虽四面楚歌但求三胜,多么的悲壮。

……

在我们的眼里,他是多么的光辉伟大。但真实的他,也过分依仗武力、嗜杀成性。从起义灭秦开始,直到楚汉相争结束,项羽几乎从未停止过杀降屠城。

第一次屠杀:公元前207年,项羽随季父项梁举起反秦大旗,他受命攻打襄阳。未曾想到,初出茅庐,一心建功立业的项羽,遇到了襄城守军的奋起抗击,一时间竟无法攻下,这激怒了项羽。在攻破襄阳后,项羽直接坑杀了全部军民。

第二次屠杀:项羽和刘邦一起攻打城阳,在攻陷后,又一次直接屠城。

如果说这两次屠城是为了威慑固守反抗的秦军,那还情有可原。但接下来的屠杀充分暴露了其杀人如麻的本性。

第三次屠杀:项羽在斩杀卿子冠军宋义后,带领楚军,破釜沉舟,以视死如归的气势,通过巨鹿一战,大败秦军。而秦军大将章邯在赵高的逼迫下,不得已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为避免兵变,项羽直接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卒。这次屠杀,他直接寒了关中秦人的心。

第四次屠杀:在鸿门宴后,项羽领兵西进咸阳,不仅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烧毁秦国的宫室,而且惨绝人寰地屠戮咸阳。这次屠杀,他成为关中秦人人人得而诛之的天大仇人。

第五次屠杀:在分封诸侯后,齐国田荣不满项羽对齐国的分封,直接举兵反抗。公元前205年,项羽带兵讨伐田荣,在战胜后,烧毁齐国的城郭和房屋,坑杀齐国降卒,掳掠齐国老弱和妇女。这次屠杀,激起了齐国军民的奋起反抗,为刘邦赢得了平定天下的宝贵时间。

第六次屠杀:公元前203年,在楚汉相争进入末期时,项羽多日攻打外黄(商丘市民权县境内),在其投降后,想再次坑杀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这次外黄县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晓以人情、大义,令项羽放弃。这次失败的屠杀,使得梁地十几个城市的百姓争相投降,使得项羽不战而胜。

本来天下百姓苦秦久矣,怎奈西楚霸王项羽更加残暴凶残,背道而驰。在乱世之中,军民各为其主,甚至是被胁迫所致,就像齐国、外黄的百姓,他们是不得以而反抗。但项羽根本没在乎过这些,只要敢于反抗他,无论是什么情况,他都是简单粗暴,直接坑杀。

从这一点看,项羽的屠杀,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