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叔本华顿悟口诀》经典语录

 白水清风 2020-02-17

【1】、 每一刻都为自己而活,个人的生活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这绝不是比喻人们同匮乏与无聊的对抗,而是实实在在的与人的拼争。

【2】、 世界就是你自己,这个真理适用于生活中的所有人。当你懂得这个道理后,你就会意识到,你不认识什么太阳、地球,而永远只承认自己的双眼和双手,因为太阳为眼睛所见,地球为双手所感知。

【3】、 个人的生活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这绝不是比喻人们同匮乏与无聊的对抗,而是实实在在的与人的拼争。无论身在何时何地,人们都能找到对手,持续不休地争斗,至死仍然手握着武器。

【4】、 人们时刻被时间追赶着,不容喘息,时间就像是挥舞着皮鞭的狱卒,在每个人的身后步步紧逼,给我们的生存和生活平添了很多痛苦和烦恼。尽管如此,一旦人生没有了匮乏、艰难、挫折与厌倦这些要素,人们的大胆和傲慢就会逐步上升,即使不会到达爆炸的程度,人们也很容易受其驱使做出难以想象的蠢事,甚至变得疯狂。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需要适当的劳心劳力,就像一艘船那样,只有装上一定的压舱物,才能走出笔直而平稳的航线。

【5】、 享受此时此刻,享受既不会提前到来,也不会在稍后的时间里打上折扣,而是完整地、全然地享受此时此刻。

【6】、 过有新意的生活,因为重复表演只会让人觉得乏味。

【7】、 谁要是经历了两三代人的世事沧桑,便会产生一种类似旁观者的心境:这名观众已遍览市集戏台上所有的魔术杂耍,倘若他继续坐在观众席上,接下来的节目只是同样表演的重复循环。这些节目只为一场表演而设,因而在了解了内容之后,不再有新奇感,重复的表演只会令人感到乏味。因此,如果你想要过不一样的人生,就要过有新意的生活。

【8】、 珍惜当下的时光,守卫永不枯竭的源泉,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只在某一刻才属于现在时的"be”,当这一刻过去之后它将永远成为过去时的“usedtobe”。每当夜晚来临,就意味着我们又少了一天。眼见我们本就短暂的时间一点点消失不见,这真有可能让我们变得疯狂,幸好我们的内在深处还悄悄意识到:永不枯竭的源泉属于我们,生命时间能够通过这一源泉得到不竭的更新。

【9】、 人生最大的智慧,即是享受当下的时刻并使之成为生命中永恒的目标,因为只有当下的这个时刻才是真实且唯一的,其他的一切不过是我们的想法与念头罢了。

【10】、 留心身边的事物,在生活中,有些人把旧瓶子一次次重复地倒转过来,生怕遗漏最后的一滴水,而对于脚下潺潺而过的活水却无动于衷、视而不见。这就很清楚地暴露出这种人的无能,这也是在告诉我们,他们那貌似独创、深刻和煞有介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真正的智者,必然会对身边的事物倍加留心。

【11】、 把自己放在心上,当我们审视内在时,我们首先就会发现每个个体其实都只是对自身感兴趣,每一个体更多时候太把自己放在心上,而不是除了这些之外的其他东西。这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直接地认识自己,而对于其他一切,他却只能是间接了解而已。

【12】、 抓住灵光闪现的瞬间,当我们以全新、陌生的眼光,不带偏见地去重新审视日常世事进程时,其中内在的关联和含义就会异常清晰、纯净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事物由此而变得简单、明了.此时我们就会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清楚、明白的事情却不为人们所注意。像这样的清晰时刻因此可以比喻为“灵光闪现的瞬间”。

【13】、 不要只考虑眼前的需求,作为一个人,应当以自身的机巧未雨绸缪,甚至让未出世的后代也受到恩泽,应当执行预先设定好的正确计划,按照规章条款来行事,而不是被眼前偶然的现象所迷惑。

【14】、 不断更新,让谁生活更有魅力,生活过于单调就会产生乏味、无聊,这样,如果我们总体的认识和思想不能稳步加深,对事情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理解不能越来越清晰和透彻,那么要不了几年,无聊和乏味就会达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这是人的成熟和经验得出的结果,同时,也是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自身遭遇变化所致——因为经过这种变化,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处在一个全新的审视角度,从这个新的角度观察,事物那不为我们所知的一面就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像看到了不一样的事物现象。所以,就算是我们精神的力量在强度上有所衰减,但我们仍然持续地“每天都能得到新的教诲”,同一事物不停地展现出其新奇的、不一样的一面。生活也就充满了一种不断更新、不断扩展的魅力。

【15】、 竖起耳朵,保持清醒,假如自然需要人替他思考的话,他就不会赋予人一双这样的耳朵。人们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需要随时竖起耳朵,不自觉的通知自己猎物或者追捕者的到来。

【16】、 生命的本质是自由的,在直观里的存在是一种外在表现,它在时空中无穷无尽的世界里显得无比的渺小;它充当了这个地球上的昙花一现般的数以亿计人群当中的一个成员,而每过三十年这些人就会更迭一次,产生一批新成员。此外,还有一种存在是沉浸并意识到自身,感觉到世间万事万物那真实的本质,而这一本质也存在于其他的、自己肉身以外的事物当中,就像透过镜子反映出来的一样。第一种认知方式只是利用个体化原理领会了事物的现象;但是第二种认知方式却直接感到了作为自在之物的自身。

【17】、 不要将大量时间浪费在阅读报刊上,报纸被认为是历史的秒针,但这一历史的秒针不但由更次一级质量的金属制成,而且它也是甚少准确的。报纸上所谓的头版新闻就是由时事串联成的戏剧里面的合唱。各种夸夸其谈是报纸报道的本质,正如夸张也同样是戏剧的本质,因为报纸必须靠炒作每一事件来为自己做宣传,尽量地小题大做。所以,基于职业的原因,报纸写手往往都是危言耸听的高手;这是他们提高注目率的手段。正因如此,他们就像那些一有任何风吹草动便狂吠一番的小狗。因此,我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要太过于留意它们的大呼小叫,免得影响我们自己的消化。还有,我们应该清楚:报纸通常只是一副放大镜而已,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过如此,因为那通常只是投映在墙上的手影游戏罢了。

【18】、 只要我一息尚存,这个世界就不会消逝,每一生存之物,即使是最不显眼的那种,都能够对自己说:“只要我一息尚存,这个世界就不会消逝”。事实上,即使所有其他的生存之物都毁灭了,但这世界的自在本质仍将完好无损地存在于这一仅存的个体生存之物当中;这一个体生物因此仍然可以继续笑对毁灭、沉沦的幻象。

【19】、 个性是最大的财富,在所有我们所做、所遭受的经历当中,我们具备的意识素质总是占据着一个经久不变的位置,一切其他方面的影响都依赖于机遇,机遇都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且变动不已的;独有个性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所以亚里士多德说:“经久不变的不是财富,而是人的个性。”

【20】、 有价值的人无需过于谦虚,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价值的人和那些对世事一无所知的人,无论怎样总是谈不到一起。伟大就是伟大,不平凡就是不平凡,实毋须谦逊,如果从塔的基底量起,往上至塔尖足三百英尺的话,那么从塔尖往下再至基底也应该足三百英尺,不会缺少一丝一毫。

【21】、 柯尔纽说得很直接:“虚伪的谦逊,不能寄予它太多的信任。我深知自己的价值所在,别人也相信我所谈的事情。”歌德也不客气地说道:“只有没用的奴辈才谦逊。”也可以说,口头上经常念叨:“谦逊哪!一定要谦逊!”这些人才是真正无所作为的人,才是完全无价值的奴才,是人类之中愚民团的正牌会员。这是因为,只有存在自身价值的人,才能了解他人的优劣所在。

【22】、 在独处中升华,聪明的人首先要努力争取的莫过于避免痛苦和烦恼的自由以求得安静和闲暇,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享受平静、节俭的生活。所以,智者在与他的同胞们相处了极短的一段时间后就会隐退,若他再有极高的智慧,更会选择独居。

【23】、 一个人内在具备得愈多,求之于他人的就会愈小,他人带给自己的也愈少。所以,人的智慧愈高愈显得不合群。

【24】、 孤独时,人须委身于自己,他内在财富的多寡便暴露出来;愚笨的人,虽然在此身着华衣,也会为了自己卑下的性格而呻吟,这本是他无法舍弃的包袱,然而,对于才华横溢之士而言,即使身处荒原,亦不会感到孤独寂寞。

【25】、 自己是一切快乐的原动力,人所能作为与成就的最高极限是不会超过自己。人们愈能达到这一点,愈能发现自己就是一切快乐的原动力,就愈能使自己感到幸福。

【26】、 享受每一个轻松明快的时刻,它们是现时的化身,从某种程度而言,动物们让我们领略到了每一轻松明快的时刻所拥有的价值——对于这些时刻,满怀心事的我们常常未加理会就让其匆匆溜走了。

【27】、 唯独自己的需要才是最真实的,人——完完全全是具体的欲求与需要,是各种需求的凝聚体。带着这些需求活在这个世上,人完全只能靠自己,一切都未有定数,唯独自己的需要才是最真实的。

【28】、 不要成为自己的包袱,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忙忙碌碌地运转,本来是迫于生存,然而要是他们的生存已经不成问题,他们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以,推动他们的第二种动力即是摆脱这负担(即生存)的挣扎,使生存不被感知,即消磨时光、排遣空虚无聊的挣扎。如此我们就看到,差不多所有无忧无虑的人在丢了一切其他的包袱之后,却以自身为包袱了。

【29】、 一切都是因我而起,每个人都需要深入自己的内心,把对本源的感觉——这种感觉存在于每一认知物——引入我们的意识。每个人——哪怕这个人多么微不足道——都能在自己质朴的自我意识之中发现作为最实在之物的自身,而且,在这自身中,他必然认出这个世界真正的中心点;他的自身确实就是一切现实性的本源。最能表达这一真理的就是《奥义书》中的一句话:“我就是万物,除我之外,没有其他;一切都是因我而起。”

【30】、 从生活中突围,本质上,我们的生存形式就是持续不断的运动,那种梦寐以求的安宁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

【31】、 从生活中突围,每一个从青年时的幻想里清醒过来的人,倘若他注意过自己与别人的经验——不管是在生活中,在当代和过去的历史中,还是在伟大诗人的作品中——从多种方面作过观察,并且没有受到什么深刻成见的影响以致麻痹他的判断力,那么他很有可能会认识到如下的结论:人世间是一座偶然和错误的王国,在这一国度中,事事都由它们支配,无论大事还是小事。

【32】、 除了它们之外,还有愚昧与恶毒在旁挥舞着皮鞭,任何较美好的事物只有突围这一条路可走。

【33】、 正视自己对生命的焦虑,生命就是在不断的毁灭中走向死亡,即使有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某一个时刻,他仍然会产生对生命的焦虑。所以,要正视自己对生命的焦虑,不要过于慌张。

【34】、 承受住痛苦的磨练,人生才能升华,舒适具有否定的性质,痛苦则具有肯定的特性。因此,一个人的一生是否过得充实和幸福,不是以他曾拥有过的快乐和享受为尺度的,而是要看他这一生承受痛苦的程度。只有承受住痛苦的磨练,人生才能得到升华。

【35】、 生存是第一位的,世界真正的发动者恰恰是生存意志。生命的首要任务是谋生,其次是排解无聊生命首先是一个任务,即是说维持这一生命的任务,亦即法语的“degagnersavie”(法语“谋生”)。在解决这一问题后,我们历经艰辛争取回来的却成了负担。如此一来,继而第二个任务就是如何处理和安排这一生活以排解无聊。

【36】、 无聊如同守立一旁虎视眈眈的猛兽,等待机会随时扑向每一个衣食无忧的人。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争取获得某样东西,其次是在争取到这样东西后,又不能使我们感觉到它,否则这样东西就成为一种负担。

【37】、 在境遇不佳时,提升自己的智力,由于意志不断地控制智力,这样,当个人境遇不佳时,智力才能比较容易挣脱意志的摆布,因为智力只有脱离逆境,才能得到某种放松。所以,智力会尽其所能地投向陌生的外在世界,因而容易变得客观。

【38】、 不要让自己挡住自己,不少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良好意志获得成功,不过,这不可能真的如愿,因为这一意志只是引向个人的一个目的,而一旦打上个人目的的印记,生活中重要的事情就永远不会受到真正严肃认真的对待。因此,用“自己挡住自己的光线”这个习语来形容这种人再恰当不过了。如果你想在生活中有所收获,就要记住:不要让自己挡住自己。

【39】、 凡事三思,当性情活跃有余、但智力却捉襟见肘时。人们就容易烦躁易怒,行事莽撞、欠缺考虑。在这个时候,记住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40】、 发现生活中的喜剧元素,会过得更快乐一些,一天里的蝇营狗苟与辛苦劳作,一刻间的别扭淘气,一周间的愿望与忧惧,每一时辰的差错,在常准备戏弄人的偶然性与巧合性的润色下,都可以成为喜剧性的镜头。

【41】、 不要太注重安逸,智者通常都很少对自身的安逸多加注意。正如一个铅造的摇摆物总会因为重心所限停留在它该停留的位置,同样,一个人的智力总会在他个人真心关切的地方停留驻守。

【42】、 认清自己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只能清楚认识我们自己,而对其他的事物往往只能是一知半解,因为我们不能把这些概念的基础——直观了解,——统一起来,顶多只能把概念集合起来。因此,想要通过对话这一共同思考的方式来发掘出深刻的哲学真理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但是,这种谈话却有助于我们事先演习一番,寻找和澄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之后对问题答案的检验、核实和评判。

【43】、 学会暂时放下,在长时间凝视某一物体之后,眼睛就会变得迟钝且看不清这一物品。同样,对一件事情花太长时间去苦思冥想会使智力迟钝,也会无力琢磨以及把握其思考的对象。在这两种情形之中被凝视和思考的事物都会变得模糊、混乱。此时,我们就要将事情暂时放下,待到重新凝视和思考时,我们就会发现清晰的轮廓又重新展现出来。

【44】、 生命的秘诀就是不停地奔跑,只有不断消逝的现时才是我们生存的立足点,此外更无其他。本质上,我们的生存形式就是持续不断的运动,那种梦寐以求的安宁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人类的生存如同一个跑下山坡的人——要想停下脚步就必然会跌倒,只有继续奔跑才能寻求平衡以稳住身体;抑或像在手指上掌握平衡的木杆,再不就如同行星,倘若停止向前运动,就会撞向太阳。因而生存的根本特征即是活动不息。

【45】、 吃得“占药”,才有疗效,纠正我们错误的真理就好像是苦口良药,并且,像苦药那样,不会在服用的当下就显现其疗效,只能是过了一定的时间以后才能发挥出效果。

【46】、 达到目的的最快途径,只要将目光集中在事情本身,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会很快达到目的。

【47】、 不做生活看客,世事的发展让我们无法以一种置身局外、无动于衷的看客身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相反,每个人都要在生活这个巨大的木偶戏中上演自己的角色,且要一刻不停地感受连接他的绳线所发出的牵引。

【48】、 警惕在游手好闲中浪费生命,人们普遍都不喜欢去思考、琢磨事情;他们每天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浪费生命。人们活着的目的,无一不是尽情地去追求快活和享受,并且尽可能地不去动脑思考。这是由于他们的本性所使然。

【49】、 利用好财富与闲暇,无知,是在与财富结伴时才会显得丢人现眼。相比而言,有钱、但无知无识的人只是生活在感官的快乐之中,跟畜生没有什么区别,在他们的手里,财富和闲暇不曾被得到过充分的利用,并没有投入到使这两者发挥极大价值的工作中去。

【50】、 莫让犹豫成为惯性,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没有像他所应该的那样行动,那么他一定是欠缺果断、坚定以及勇气,或者就是缺乏在那一刻所需要的素质。事后,这个人必然会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事情时的不当行为,并为之后悔。他或许会对自己说:“啊!如果事情能够重头再来一次的话,我一定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可是,当相同的情形真的再度出现时,他又会不自觉地做出和以前一样的行为——他自己都为此感到莫名其妙。

【51】、 榜样的力量,榜样例子发挥鼓动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1)它能够促使一个人做出其原本不想做的事,而这个人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因为,若不这样做就会使自己处于某种危险中,或者有损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印象;(2)它还能够鼓励一个人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最初因为顾虑危险或者羞辱而一直不敢做。这种榜样例子所发挥的就是鼓动、促进的作用。

【52】、 有用的行当如同金矿,以手艺为生的人,任意花用所得并无大碍,因为手艺是一种不易失掉的才能,倘若某人失去了手艺,他的同行尽可以弥补,此外这类劳力的工作为社会普遍所需,所以古语说:“一项有用的行当如同一座金矿。”

【53】、 与其消磨时光,不如利用时光,如何享受闲暇实在是现代人的最大问题。常人只会想如何去“消磨”时光,而有才华的人却懂得如何“利用”时光。世界上只有那些才智有限的人才易生厌倦,因为他们的才智并非是独立的,它只是被当成一种施行意志力的工具,从而满足自己的动机;如果他们没有那些特殊的动机,那么他们就是无欲无求的,才智也就此长期处于休息状态。

【54】、 求助于自己,具备足够内在财富的人向外界寻求的帮助也就很少,甚至是一无所求,这种人是何其幸福啊!输入的代价是巨大的,它显示了该国尚不能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甚至可能引发危险,造成麻烦。总而言之,它是比不上本国自产的。因此,任何人都不应该向外界及他人索求太多。我们要知道每个人能为他人所做的事情本就有限,到头来,任何人都是孤立存在的,重要的是,知道那孤立的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55】、 在任何事情当中,到最后,人必须而且只能求助的还是自己。

【56】、 重视眼前的事情,智者对于事物的理解方法和平常人截然不同,最显著的是,他们的眼中只有距离近的事物,做起事来总是会选择离目标地最快捷的路径。而一般人在看待眼前的事物时,起先是毫不在意地一晃而过,但思前想后,兜了几个圈子,最后总结出的结论是重点仍在眼前的事物。

【57】、 大抵说来,智者果断,较冷静,对于事物的见解,只存在于当前事实,头绪单纯,不会为那些纷乱杂陈的思想所搅乱。而普通人则不然,一旦激动起来,往往把存在的事物加以扩大或想象,结果不是小事闹大就是钻进牛角尖。

【58】、 活着就要劳心劳力,劳心劳力,固然是每个人都不愿承受,却终其一生都无法逃避的命运,然而,要是所有欲望还没来得及出现就已经得到了满足,那人们又该用何种方式来消磨漫漫人生呢?如果人类生活在童话世界的极乐国,在那儿所有的一切都自动生长,烤熟的鸽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每个人都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爱侣,并且毫不费力地就拥有了她。倘若真是如此,那么结果就会是这样:一部分人无聊得生不如死,甚至会自寻短见;另一部分人则寻衅滋事,互相残杀,以制造出更多的痛苦。由此看来,活着就注定要劳心劳力,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它。

【59】、 找到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人们自己特有的才能就是自身的禀赋,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做到最好。谁要是能够为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而活,那他就由此找到了最美好的人生。

【60】、 调节对生活的期望值,果真有魔鬼的话,他们也是人的化身。一旦我们适应了此种看法,便会乖乖地主动调节对生活的期望值,生活中的那些大灾小难、痛苦、烦恼、匮乏以及种种令人厌恶的事情,便不再被看作奇怪和意外的事件。

【61】、 继续努力,直到阻碍被克服为止一切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何种驻留、固定的存在,不竭地渴望伴随着永久无法获得的满足,所有付出的努力都遭受阻碍,生命的进程即是如此,直至阻碍被克服为止。

【62】、 定价过高会找不到买家,人的价值就好比钻石的价值:钻石达到一定的体积、纯度和完美度以后,会有一个确定的价格,超出这一范围,它就是没有价格的了,也找不到买家。

【63】、 跳出生活的常规模式,那些平常、实际的人,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忙于物质积聚的工作。他们努力赚钱,购买,建造房屋、耕种土地、投入资本、创立公司、经营布置,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充满热忱。然而,生命之美不只在于世俗的谋生,有时候,不妨跳出生活的常规模式,感受更深层次的生命之美。

【64】、 成功地做好你的—切工作,人类的幸福在于能自主发挥各种天赋才能直至极限,能够有力而又成功地从事你的一切工作,那才是幸福。所谓有力,就是“精通”任何事情。人类天生就有与周围困难作斗争的力量,一旦困难消失了,搏斗也便就此停止,从此,这些力量无用武之地,力量反而变成了生命的一种负担;此时,为了免受厌倦带来的痛苦,人还需再次发动自己的力量,同时运用这些力量。

【65】、 生命之光,生命,就是一个燃烧的过程,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光就是智力。

【66】、 智力就是爪子和牙齿,物种得以保存的前提条件是:动物的智力素质,或者机体素质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保存。这最后的一句话印证了我提出的原则:智力,如同爪子和牙齿一样,它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为意志服务的一个工具。

【67】、 怎样鉴定自己是不是天才,首先,天才的优势在于其能更灵活、更准确地推论知识,而不是通过直觉获取直观知识。其次,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做出的思考比常人来得更加快捷和准确。相比之下,天才所看到的是一个其他人所看不到的世界,虽然这只是因为天才对这一世界比其他人看得更深而已。如果正常人具有三分之二的意志和三分之一的智力,那么,可以称之为天才的人则具有三分之二的智力和三分之一的意志。此外,人们需要借助想象力来捕捉、固定、补充、安排、描绘和随心所欲地重现实际生活中所有对我们有意义的画面。想象力是天才之所以为天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巨大价值正在于此。天才只有凭借想象力,才能根据盘旋于头脑中的连贯的画面、诗歌或者思想的需要,让每一件事物都呈现出活灵活现的样子,并从所有知识的源泉——直观认识中不断吸取养分。

【68】、 从直观认识中获得生命的火花,直观认识是一个孕育的过程,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每一个不朽的思想,都是首先在这一程序中获得其生命的火花,进而发展壮大的。形象的方式是一切原初和独创的思维得以进行的条件。相比之下,从概念出发,只能产生才华平平的作品、纯粹理智的想法、对别人的模仿和一切以现时需要和同时代的事件为服务对象的东西。

【69】、 看清事物本来的样子,平常人沉溺在纷乱、骚动的生活里,由于他们的意志,他们被这种生活所奴役,他们的头脑被生活中的事物和事件充满,但他们却对这些事物视而不见,甚至连生活的客观含义都无法领会。这就像是在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里面的一个商人,旁边的人说话他都能听到,但整个交易所发出的酷似大海的轰鸣、持续不断的嗡嗡声他却充耳不闻,而这种声音却让远观者感到十分惊讶。

【70】、 相形之下,智者的智力与自己的意志,也就是与自己的个人是处于分离状态的;各种相关的事情并没有掩盖这世界和事物本身的真实面目。相反,智者对这些事物有着十分清晰的意识,并且,能在这些事物的客观表象中发现和认识这些事物本来的样子。

【71】、 将自己的智力应用在实用的刀刃卜,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高大、挺拔的树不是不结果的;水果树都是矮小且难看的;重瓣的花园玫瑰并不结果,但矮小、野生、几乎没有香味的玫瑰却有果可摘;最美丽的建筑物并不实用:一座庙宇并不适合人住。

【72】、 如果一个人——他具有相当稀有的才华被迫做一件只有实际用处的工作——而这工作连最普通的人都可以胜任,那就等于把一个装饰着最美丽的图案、价值连城的花瓶用作厨房用具。所以,纯粹实际的人把自己的智力全部用在大自然为它指定了的用途上,他们把握住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者事物与认识者自身的意志关系。

【73】、 成为智者的根本条件,成为智者的根本条件就是感觉能力(包括对印象的感受能力、对刺激的反应能力以及内在的神经活动能力)占据绝对优势——这是相对于生理意义上的肌肉活动及兴奋能力和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而言的,同样,大脑系统必须与神经节系统完全分离才可以达到完全对立的状态。只有这样,脑髓才可以依附机体而过上明确、独立、活泼的寄生生活,这种生活影响了机体的其余部分的正常活动,同时也提升了脑髓生活,其无休止的活动会使机体的活力提早消耗掉——除非机体也同样活力充沛,结构良好。后者同样是构成智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74】、 实际上,甚至一个健康的胃也是条件之一,因为胃部与脑髓处于特别的和紧密的协调一致的状态中。不过,要产生这样的情况,脑髓必须有超常的发育和超出一般的体积,宽度和高度都异于常规。

【75】、 对知识怀有深深的渴望,总的来说,事物是以两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1)我们刻意的死记硬背;如果要记住的仅是一些字词或是数字,那我们就不妨暂时运用记忆术的技巧,(2)因事物对我们造成了印象,我们不用作任何努力就能自然而然地记住它们,这些事情确实可以称为“难忘”。

【76】、 正如创伤不是当下,而是在稍后才让我们感觉到痛楚,同样,很多读过、听过的思想都会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这种深刻程度我们在当时不一定能马上意识到。但之后,这些东西一次又一次地重现脑海。结果就是我们已经对这些事情或思想达到了无法忘怀的地步.它们已经渐渐地融入到我们的思想体系之中,并能够适时地出现。很显然是由于这些东西的某一方面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但我们的心灵对于客观的东西必须要有强烈的兴趣,对见解和知识必须抱有深深的渴望。

【77】、 借助兴趣来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很多年轻人不曾对其学习的东西怀有挚爱,他们只是被迫性地从事这些工作。如果一个人客观感兴趣的事情越多,那么自发地留在记忆中的事情也就会越多。因此,在年轻的时候,事物的新奇感提升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兴趣,年轻人能够记住的事情也是最多的。

【78】、 如何获得新看法和新见解,我们情绪、心境的许多变化也时刻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因为这些情绪变化的原因,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每天都会处于不同的光线中。这种情形同样也会缓解意识、思想的单调状态,其作用方式就如同持续变换的日光照射在美丽的乡村:在那些层出不穷、变幻莫测的光线效应的帮助下,这风景让人百看不厌。所以,心境不同,平时我们熟悉的东西就会显现出其新奇的一面,由此引发出我们新的看法和见解。

【79】、 挖掘智力的深度,智力是以其强度(或深度)见称的,而不是以其广度。正因为这样,在这一方面,一个人可以大胆地和一万个人去较量一番;就算一千个傻瓜凑在一起也变不成一个聪明、理智的人。

【80】、 以思考为乐,真正具有卓越头脑的人不仅能产生和创作出一般人力不能及的思想和作品,他们还能随时以认知和思考为乐,因为他们觉得,认知和思考这项活动本身就是一件轻松和自然的事情。所以,比较简单的、在其他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他们也能更加轻松、迅速、准确地把握。难怪他们可以从获得点滴新的知识、解答每道难题中得到直接和强烈的快乐,为每个有着丰富含意的见解,为每个隽永、如珠的妙语去击节赞赏——无论这些出于自己抑或出于他人。这样,他们的头脑思想就会保持活泼、灵动却又不带有其他别的目的,并由此成为了他们快乐的源泉,而无聊——这一时刻都在折磨人的恶魔——将永远无法向他们靠近。

【81】、 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获得真知,即使是藏书最为丰富的图书馆,如果里面的书籍胡乱摆放,那么它的实际用处还不如一个收藏不多、但却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小图书室。同样道理,如果大量的知识没有经过自己细心地思考加工,那么它的价值也远远逊色于数量较少、但却经过大脑反复斟酌的知识。这是因为,只有将每一个真实的知识进行比较,并把我们所知的东西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去融会贯通以后,才算是我们真正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它们也才能真正地为我们所用。我们需要深思自己所知的东西——这样才会真正学到一些道理,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才是我们的真知。

【82】、 做特立独行的思考者,那些独立思考的人,只有在思考之后才能了解并赞同权威看法,而那些权威的看法也只是确认了他的见解,并使他增强了自信心。与之相比,那些书本哲学家往往是从权威的看法出发,将阅读后获得的别人的意见、看法综合成一个整体。这种经过东凑西拼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就像由一些陌生、奇特、怪异的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机器人,但是独立、自行的思想整体却似一个活生生的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独立、自行的思想就是以活人诞生的相似方式产生的:思考的头脑接受了外在世界的播种,思想的果实也就随之生成了。

【83】、 和命运对决是不明智的,我们要与之搏斗的那个对手根本就是一位隐蔽着,且戴着雾一般头罩的侠客;所以,我们所发出的每一击都会落人虚空;我们机关算尽地去躲开这一对手的攻击,但却偏偏一头扎到他的怀里。再者,命运原本是全能的,我们与之搏斗的做法简直就是一种可笑至极的大胆妄为。

【84】、 智者不走寻常路,将人类知识的进步同一颗行星的轨迹进行对比,会发现,在每次取得显著进步以后,人类往往很容易就会踏上弯路——这点我们可以用托勒密周转线说明。在走完每一圈托勒密周转线以后,人类又会重新回到这一周转线的原点。但是那些智者却不会轻易地迈进这些周转线,即使他们曾经的确引领人类沿着行星的轨道前进。

【85】、 不独立思考,就会成为他人的影,一个人越缺乏判断力和知识,那么他就越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从而,这种做出榜样的人也就变成了大众的指路明星。多数人的行为,无论大小,都可以归结为对其他人的仿效,即使是处理最琐碎的事情,他们也不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行事。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害怕思考、琢磨,并且不信任自己的判断力。

【86】、 节制欲望,要想获得独立自主和闲暇,人必须自愿地节制欲望,随时修身养性。更要有不受世俗喜好及外界影响的定力,唯其如此,人就不致为了功名利禄,或是为了博取同胞们的喜爱和欢呼而牺牲自己,使自己屈就于品位低下的趣味和欲望。

【87】、 不要从外在寻找事物的本质,想从外在来找寻事物的本质,根本行不通。不管如何探求,除了作为比喻的形象、空洞的名称外,人们什么都得不到,仿佛一个枉自绕着王宫走而找不到人口的人,最后只得把各面官墙摘述一番。

【88】、 小要把书本看成知识的源头,不可以把书本看成是知识的源头,书本不过是辅助工具而已。这是因为那些从书本获取的知识不过是经过他人之手的二手货,并且,这些知识某种程度存在着失真、歪曲的现象。它们只是事物原型-这一世界的反射或是影像,并且,反射事物的镜子通常来说很少是完全干净、无尘的。

【89】、 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我们对待记忆力,应该严厉、苛刻一点儿,这样,记忆力才不至于忘记服从我们。例如,在我们想不起来某一事实、某一诗句或某一字词的时候,不要去翻书找它们,而应该将回忆的任务交由记忆力来完成,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监督它、定期催促它,直到它完成任务为止。我们为回忆起这些东西花费的时间越长,那些回忆起来的东西在将来就越会牢牢地黏附于我们的记忆中。为了将那些东西从记忆深处找回,我们花费的精力越多,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它们就会更容易听我们的吩咐。

【90】、 培养自己下意识思考的能力,很多人连续几天努力去回忆某一忘记的名字,却偏偏在自己完全没在想这件事情的时候,突然回忆起这个名字,就好像是有人在我耳边悄悄告诉了我一样。事实上,我们那些最富内涵、最有价值、最深刻的思想会突然出现在意识中,就好像灵光在那一刻闪现;并且,这些思想经常会立刻就以连珠的妙句表达出来。很明显,这些全都是长时间的无意识思考的结果,以及经常在过去无数次直观领悟的结果。

【91】、 让思考像呼吸一样自然,我们的思考活动必须能使我们对思考对象产生兴趣、激发情感。当然这种兴趣可以是纯客观的,也可以是出于主体的利益。只有当涉及个人事务时,人们才会感受到这种由于主体因素而产生的兴趣,而对事物产生客观的兴趣则仅仅是本质上喜欢思考的人的事情——大自然赋予他们喜欢思考的头脑,对于他们来说,思考仿佛像呼吸一样自然。

【92】、 静候思想的光临,思想就像一个客人: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传唤他们,只能静静地等候他们的光临。当外在的机会与内在的情绪以及精神的集中程度巧妙、准确、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时,对某一事情的思考才会自动展开。

【93】、 一件事物只满足一个愿望,一件事物只能满足一个希望与一个需求。食物当然是好东西,但只有在饥饿时才是如此。倘若懂得享受美酒的话,酒也是如此;有病时,药就是好的;冬天时,火炉就是好的,年轻时,爱情是好的。

【94】、 当思维枯竭时再进行阅读,那些听从自己守护神的指引,懂得自发、独立、正确思考的人,能够牢牢地掌握着能够找到正确方向的罗盘。因此,我们最好在自己的思想源泉出现干枯时再进行阅读——而这种思想干枯,对于那些头脑思想优秀的人来说,也是稀松平常的。而将自己最原始的思想赶走和消除的目的,只是为了阅读随手翻开的一本书——这样做就好比为了察看植物标本,或者欣赏铜刻的大自然而回避真实的、一望无际的大自然。

【95】、 摘取通往胜利之门的钥匙,只有深谙命运如何出尔反尔戏弄我们的人,才会最终摘取通往胜利之门的钥匙。

【96】、 用智力来看守心中的猛兽,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确实存在着某种野蛮的兽性——一旦机会来了它就肆意咆哮、张牙舞爪,就会伤及无辜,甚至毁灭那些阻止自己发威作恶的人。其实,这种野蛮兽性便是人类打斗欲与战争欲的根源所在。也正是这一原因——人们的智力——这是类兽性的看护者——担当着如此繁重而巨大的任务,尽其最大所能地抑制着这种兽性的爆发,把它控制在一定程度、范围之内。

【97】、 过睿智的生活,睿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而私人生活不过是达到睿智生活的一种手段而已。但是一般人遇到的只是肤浅、空洞而又多烦扰的日子,无法变换为另一种模样的存在状态。然而心智强大的人,却始终坚守着睿智的生活胜于其他行业这一看法;随着学问和见识的日益增长,这种睿智生活好像一个渐渐成形的艺术品,日臻坚实,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固定性,生命的内在调和也更趋于一体。

【98】、 睿智的生活不但可以防御“厌倦”的侵袭,还可以避免厌倦的各种恶果的产生;它使我们远离不幸、危险、恶友、损失与浪费。从根本上来说,意志所争取的是真实的大自然所给予的最单纯和朴实的表达。

【99】、 意志就是无尽的追求,唯有意志才是自在之物。就像一道符咒那样,“意志”能够为我们揭示出万事万物最为内在的本质。因此,作为真正的自在之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就是意志,世界的内在本质就存在于意志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你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就是小宇宙,世界的两个方面皆备于我。在本质上,意志自身是没有任何界限的,它是无尽的追求。

【100】、 寻觅真理,那些睿智的人,即使暂时看不到什么好处,也不会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因为他们明白,真理的好处不是直接而是间接的,而且隔上一段时期,这个好处又会重新显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