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辛、威灵仙、北豆根导致肾损害的实验研究对策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20-02-17

[目的]观察中药细辛、威灵仙、北豆根水煎剂不同剂量对大鼠肾脏损伤作用的生化学改变特点及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特点。

      [方法]中药细辛、威灵仙、北豆根水煎剂分别以低、中、高三个剂量给大鼠灌胃,每日一次,共三个月。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体重增长情况,尿中蛋白、尿糖及尿潜血变化情况,肾功能指标及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

      [结果]细辛、威灵仙、北豆根水煎剂低、中、高剂量组的尿糖、尿潜血及血肌酐、尿素氮的值在三个月内均有所波动,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细辛高剂量组三个月的尿蛋白定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差异。威灵仙低、中、高剂量组三个月的尿蛋白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北豆根高剂量组三个月尿蛋白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细辛、威灵仙及北豆根中、高剂量组的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及肾间质损伤。

      [结论]药典法定剂量下单用细辛、威灵仙、北豆根水煎剂对大鼠肾脏无明显损害,但长期大剂量单用细辛、威灵仙、北豆根水煎剂则可引起肾脏组织形态及肾功能的改变。

前 言

      自1993 年比利时学者Vanherweghem等提出了“中草药肾病”( 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CHN)的概念后1,23),关于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肾损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4]。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 2000年5月16日,发布了“FDA对产业界的有关含有马兜铃酸植物药物和食品的通告”。随后,在2000年5月31日发布了“FDA对卫生行业的有关含有马兜铃酸植物药物和食品的通告”,并附有相关药物的目录D]。通告将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归为三类,A类植物包括那些源自马兜铃科植物,既往的研究肯定含有马兜铃酸成分,且马兜铃酸成分为某些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而B类植物往往因为中药药名相似,其可能掺杂有相应的A类植物,事实上不一-定含有马兜铃酸成分,或者它们为马兜铃科植物,但现有的资料却并没有其含有马兜铃酸的记载。2000年6月9日,FDA在“至今未收到类似不利事件报告”的情况下,命令停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06。我们在其提到的B类所谓“可能混杂有马兜铃酸的植物药物”中选出了几味临床常用的中药(包括细辛、威灵仙、北豆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肾功生化检测、组织形态学检查手段,观察每味中草药水煎剂不同剂量、不同服用周期,对大鼠肾脏损伤作用的生化学变化特点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特点。

  第一部分

综 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医药学以其独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公认的特色优势,弥补着现代医学高度发展中所发现的自身体系的欠缺和局限,国内外相关领域开始审视传统中医药学重要而巨大的潜在价值,并正对它重新认识和评价。这种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来自人类对东方文明的好奇和自然回归的愿望,更直接地来自于科学发展和医学进步的本身。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的潮流,人们对植物药物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中药不良反应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误用中草药而引起的肾损害,正渐渐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一、“中草药肾病”的提出

      1993年,比利时学者Vanherweghem首先发现9名妇女接受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减肥食疗后,出现快速进展的间质纤维化肾炎,其中有2例初诊即被发现为终末期肾衰,立即进行了透析。由于这些患者都有长期服用中草药的历史,而被发现上述病例的减肥诊所开业15年从未出现过类似问题,只是从1990年伊起他们在减肥处方中加入了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而非原方所要求的防己科植物汉防己( Stephania terandra) ,肾功能损伤的问题才逐渐被发现,由此直接导致了“中草药肾病”(CHN)概念的提出。这一事件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专家难以接受“中草药肾病”的提法,外国人更对天然药、中草药的安全性提出了置疑。-些研究发现,不少国家均有传统草药引起不良反映的报告,包括草药引起的肾病,因此国外有专家建议将CHN改称为“草药肾病”,甚至有人提出“比利时肾病”的名称。另一些文献报告显示,这些中草药的主要毒性成分是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Acid, AA),多数学者认为AA是导致CHN的主要物质,故匡 内一些学者建议将CHN改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Acid Nephropathy, AAN)”。

      著名肾脏病专家王海燕教授曾指出:如果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称为“中草药肾病”,那么像青霉素等西药引起的肾损害是否也可以称为“西药肾病”呢?她认为比利时患者的肾损害可能与三个因素有关: (1)用错药,误将广防己替代汉防己; (2)用量过大,超过药典规定的剂量;(3)中草药与同时使用的其他西药相互作用,不能排除这些西药的副作用。就在王海燕教授发表上述观点之前,日本金泽大学癌症研究所的元雄良治和日本京都大学的小野孝彦等也已经分别在日本权威杂志《日本内科学会杂志》[8]、《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9]上发表了类似的观点。他们明确指出:所谓的“中草药肾病”应该更名为“马兜铃酸肾病”。其实,连当初提出“中草药肾病”之名的比利时人Vanherwegherm也已认识到针对全部中药而说的“中草药肾病”是片面的,而应当改为“马兜铃酸肾病”,这一观点也发表在他当初提出“中草药肾病”的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上。

      虽然这些名词的提出是对事件的研究和探讨,是认识由浅入深的必然过程,但不可否认“中草药肾病”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对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副面影响,如对此不加以深入研究,将来势必影响到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弘扬与振兴。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其实,对于中药毒性的研究在几十年前就有专家报道过。国内学者吴松寒[10]、洪用森早在1964年就首次报告了2例病人因服用大剂量木通而导致急性了肾功能衰竭。1964年,Jackson等人在用马兜铃酸进行癌症化疗1期临床试验时发现它可导致急性肾小球坏死。1977年,美国FDA宣布停止使用碎杏仁制成的VB17 (laetrile) ,因为其主要成分苦杏仁苷水解时产.生氰化氢,口服会导致中毒和死亡(12]。 1979年,新加坡政府禁止进口和销售含有小檗碱的制剂,并报道其与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水平低下的婴儿黄疸和贫血有关。1980年,一种由传统草药当归、川芎、丹参、五灵脂、红花等制成的胶囊,由于可能与先天畸形有关,在印度尼西亚被迫停止销售。1981年,前联邦德国卫生署禁止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专利药品和含马兜铃科植物的中药制剂[13]。1982年,Goggelmann等人报道了马兜铃酸的诱变性。1983年,Mengs等人报道了马兜铃酸的致癌性。1990年,Schmeiser等人报道了马兜铃酸代谢物马兜铃内酰胺通过与脱氧腺苷残基结合可以激活大鼠肿瘤细胞中的原癌基因--ras基因。1992年,前联邦德国卫生署取消了所有欧茜草制剂,包括蒽醌及其術生物,并宣布后者可能在有溃疡的胃部、肠粘膜和肝脏诱导肿瘤的形成[13)。1993年,日本学者报告了1位女性病人因减肥而长期服用含有汉防已碱、黄芪、苍术、大枣、甘草和生姜等中成药而引起获得性Fanconi综合征的病例(14]。1995~ 1998年, 台湾不同地区先后发生了12例快速进展的纤维间质性肾病,7例做了血液透析,其余均出现了进展性肾病,1例引起膀胱癌[15]。1996年,Schmeiser等 人[161报道了马兜铃内酰胺与肾组织DNA的主要加和物7-(deoxyadenosine-N6-y1) -aristolactma I的分离、检测,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马兜铃酸与ras基因的关系,并将马兜铃酸划归为基因毒性致癌物。同年,法国Nice地区发现2例终末期肾衰病例有广防已服药史,该地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考虑其中1例可能与广防已有关,但另1例不能确定。1997年,日本媒体报道了中国天津制造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颗粒剂(代号KM-38,每10.5g约含关木通1g)肾毒害事件117)。1999年,Cosyns等人报道了马兜铃内酰胺激活与癌相关的p53基因[18]。同年,英国学者在《刺血针》杂志报告了2例患者因长期服用含关木通的草药茶治疗湿疹而出现的晚期肾衰竭事件[19]。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CSM)建议,应立即禁止使用含有马兜铃的中草药,同时英国医药管理局(MCA)也提供了一项关于禁止可能含有马兜铃的中草药在英国进口、销售和供应的禁令并进行表决,其结果是自1999年7月至10月对马兜铃在全英范围内进行暂时性禁用。然而不久,MCA就将其延续为对含马兜铃的中草药产品实行无限期禁用[201。2000年,由比利时Libre大学Erasme医院Nortier等1[111人组成的研究小组,经过对39名因服广防己减肥丸导致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肾组织和输尿管组织检查及DNA加和物的分离与定量检测,证实了马兜铃酸、广防己和关木通的基因致癌毒性。2000年6月8日,美国最权威的临床医学杂志一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比利时医学研究者Nortier等人撰写的“泌尿系统癌症与服用广防己有关”的研究报告1211。文中提出:自比利时的这家减肥诊所误用上述中草药以来,迄今确诊的CHN患者已有105例,其中43例发生肾功能衰竭(31例做了肾移植,12例正在进行血液透析并等待肾移植),至少发现了18份病例患尿道上皮癌。这种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 (1)在1~2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2)组织学显示具有明显广泛的间质性纤维化; (3)尿道上皮异型、恶变及低分子量蛋白尿; (4)与其他间质性肾病相比,这些病例的贫血更重、肾功能衰竭发展速度更快[221。一旦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即使停用这种草药,也很难恢复23。当时导致包括马兜铃、木通、青木香等数十种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和相关中成药如八正丸、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等在美国应用受阻。2000年7月,美国媒体大肆渲染英国和比利时发生的上述事件,FDA立即下令禁止马兜铃属草药的进口,并决定收回市场上销售的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随后法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纷纷作出相应禁令。2001年1月17日,马来西亚全面禁止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并立即取消龙胆解毒片、百咳灵片、气管炎咳喘片等17种含有该成分中成药的注册,限定所有的医院和销售公司立即停止销售并收回成药。香港和新加坡也发出禁令,迫使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退出市场。2001年6月20日,FDA又要求消费者停止服用并回收含有马兜铃酸的八珍汤、当归四逆汤、导赤散、甘露消毒丹、龙胆泻肝汤等13种中国中草药制剂。

      李爱群等对17年来中草药导致肾损害的临床分析结果表明,27种中草药、5种中成药引起252例肾损害(A型反应239例,B型反应13例),死亡80例占31.75%,主要为急性肾衰和各种肾炎。经研究证实,所用汤方中均为木通素(即马兜铃酸)所致(24。近年在个案报道的基础上,钟百灵等125]报道治疗了23例CHN肾功能衰竭早期者,患者均有服用龙胆泻肝丸或含关木通的中药煎剂病史。1999年,裘奇等学者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关木通中马兜铃酸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动物模型,并观察了中毒时大鼠肾功能指标的变化(26]。陶雅非等[27]观察33例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均有服龙胆泻肝丸或含关木通、广防己的中药煎剂病史,就诊时氮质血症期18例;衰竭期8例;尿毒症期7例。观察8个月后,2l例进入尿毒症期:7例进入衰竭期: 5例为氮质血症期。黎磊石,杨丽珍、叶任高,宋立群等专家分别发表了《由木通肾毒性带来的思考一一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281、《中 草药引起肾损害的现状及防治》(291、《中草药肾损害的研究与展望》。2000年,崔太根、王海燕等发表了《药典法定剂量关木通对大鼠肾功能及间质结构影响的研究》,证实药典规定用量的关木通并不会引起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病变[301。2001年,马红梅等人的实验研究证实了关木通主要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及其鼠血清对体外细胞模型的毒性影响,并进--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马兜铃酸鼠血清中马兜铃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11。此后,关于中草药毒性的综述性文章屡见不鲜,中药引起肾脏损害的问题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关注的热点。

      上述有关中草药引起肾脏病变的文献报道,尽管存在使用中草药种类、配方、剂量、服用方法、治疗对象等不同,但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动物实验结果均表明中草药导致的肾脏变是存在的。

三、祖国医学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中药是祖国医学的一大宝库,几千年来,它广泛运用于临床,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提出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药的明训,逐步认识到一些药物是有毒的。在上古时已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的记述。《神农本草经》 中提到药物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之分。它共收录了365种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主养命,可久服;中品120种,无毒或有轻微毒,主养性,多为补养兼有攻治疾病之效;下品125种,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这是中药毒性在现存本草文献中的最早记载。但真正在某些具体药物条目下记载毒性的则首见于《吴普本草》。此后,在历代本草的药物条目下,大多都有有毒或无毒的记载。如《名医别录》载录有毒药物131种。《新修本草》 载录143种,将中药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和小毒3级。《证类本草》 载录223种。《本草纲目》载录361种,并列有毒草专注,皆在每一 味药物性味之下,标明“大毒”、“有毒”、“小毒”或 “无毒”等字样,而对于“有毒”药物的炮制、用量、用法及配伍禁忌更有详释。如砒石、升药、轻粉等为大毒:瓜蒂、朱砂、附子等为有毒;桃仁、鸦胆子、吴柴萸等为小毒。但由于这些分类缺乏客观依据,因此同一.药物在不同书籍中的毒性分类并不相同。如蟾蜍、马钱子、斑蝥,有的书中记为大毒,有的则记为有毒。2500年前的周代,人们将凡能治病的药物统称毒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也说:“ 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近人刘沛然(1994)老中医认为“细辛之量被限,实在冤枉”,为使被囚禁的药物效能开拓出来,他亲身体验并做各种检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破除了传统的“细辛不过钱”之说。此外,他在临床工作中思路深细,从不株守一家之言,颇能独开生面,心得尤多,为体验中药性味及其作用,曾品尝过470种中药药汁以验证临床疗效。正因为有了成千上万个像刘沛然这样的中医药家深入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历史文献上才能够记载着数千种动、植、矿物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症及配伍经验,而可贵之处更在于记载着许多药物的毒性,使人们趋利避害,有所遵循。

      中药毒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之毒”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把“毒药”作为药物的总称。如《周礼》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张子和云:“ 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二是指药物的偏性。在《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可见,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能规范用药制度,以最小的药物副作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即使是用没有毒性的药物治病,也只能用到去除病邪的十分之九就应该停药,随后用五谷、肉类、果品、蔬菜等饮食物进行调养。张景岳亦云:“药以治病, 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药饵之属也,所以去人之邪气。....故日毒药攻邪也”●所谓“狭义之毒”即为有毒之毒、合用之毒、无毒之毒。“有毒之毒”指本草著作中明确标明“有毒”之药,由于用量过大或炮制方法不当等原因而易致中毒。“合用之毒” 指某些毒性不大的药物可因配伍不当而加剧其原有的毒性,甚至一些单用无害的药物,也可因配伍不要而产生毒性。“无毒之毒” 即为未标明有毒的药物而导致中毒;或因辨证不当,或中病不止,或用量过大而致出现- - 些副作用。

      由于中药具有特殊作用,且常被认为其毒副作用小,甚至无毒副作用,因此被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甚至有些健康人也长期服用一些中药来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体质。但在临床运用中,由于配伍不当,炮制欠佳或某些药物剂量过大等原因,中药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避免走入“中药无毒”的误区,防止中药中毒事件的发生,有必要对中药毒性进行重新认识。中医药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必定会发展。“发展”就必然要突破“传统”。人们对毒性药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所以,“毒”的含义已不是古时那样广义的概念。对于古代文献曾记载其有毒的中草药,但是通过后人的实践而证明无毒者有之:文献记载无毒,而临床发现其有毒者亦有之。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91出版的《有毒中草药大辞典》(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编写内容参考古今专著80余部,现代论著3000余篇,全书共收录有毒中草药503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具有毒性的药物时,必须加以注意,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适当选用和确定剂量。应用有大毒的药物,更要特别慎重,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即使未标注毒性的药物也应严格按照适应证和用法、用量正确使用。

四、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

      以往国内报告的肾损害多为服药剂量大且时间短,肾毒性反应发作急骤,呈急性中毒病程:国外则相反,为服药剂量小且时间长,肾毒性反应发作迟缓,呈慢性中毒病程。归纳国内外报道,中草药所致的肾损害根据给药种类、途径、剂量和用药时间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表现为肾功能衰竭者为多。按病情进展快慢,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在服用中药后较短时间内(一、二天至数周)发生,常有明显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颜面及全身浮肿,血尿,少尿甚至无尿,但也有患者无尿量减少,实验室检查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尿素氮、血肌酐升高,离子紊乱,及时停药并予支持对症治疗或腹膜透析常可恢复肾功能,但也有少数重症者死亡。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起病缓慢而隐匿,病变均呈进行性发展,经数月、数年进入肾功能衰竭期或尿毒症期。

      日前国内外研究尚未明确中草药肾病的致病机理,多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①中草药本身所含毒素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2,致广泛近曲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甚至死亡。但坏死的肾小管再生能力很强,若治疗及时,常可完全康复。常见的中草药有苍耳子、鸦胆子、白果、马钱子、雷公藤、斑蝥、鱼胆、铅粉、商陆、木通、朱砂、泽泻、蜂蜜、川楝子等。肾穿刺活检显示:服用雷公藤者镜下可见肾小管受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肾小管上皮明显变性、坏死、萎缩。服关木通者表现为皮髓质交界部的上皮细胞大量坏死133。服鱼胆者肾小球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小管腔内有红细胞管型[34]。②直接损害肾小球132:如苍耳子,因含毒蛋白、苍耳毒甙等成分能损害肾脏实质细胞[J,致使肾小球变性坏死,导致急性肾衰、尿毒症、死亡。此类药还有斑蝥、雷公藤、防己、牵牛子等。③中草药毒性成分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排泄引起肾脏肾炎样改变、肾脂肪样变性等[321。此类药有槟榔、防己、白头翁、芦荟、巴豆、牵牛子等。④中草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或溶血反应132),而致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及肾功能衰竭。如海马、独活、水蛭、蜈蚣等引起患者溶血性反应而损害肾功能,表现为大量血尿。⑤引起肾缺血[32],有些中草药中毒后引起消化道反应,由于剧烈的呕吐、腹泻,导致水、电解质失调,血容量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肾缺血缺氧而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出现急性肾功损害。⑥引起间质性肾炎[321:如马兜铃酸肾病,病理表现为广泛间质硬化、小管娄缩,以近端小管受累为主。

      许多学者认为目前的研究还很不够,或者说是非结论性的,大量的文献报道也都未能证实肾损害和致癌的就一定是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FDA所提到的B类药物进行研究,即那些因为中药药名相似,其可能掺杂有相应的A类植物,事实上不一定含有马兜铃酸成分,或者它们为马兜铃科植物,但现有的资料却并没有其含有马兜铃酸的记载。.我们在其提到的目录中选取了三味临床常用中药(细辛、威灵仙、北豆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肾功生化检测及组织形态学检查手段,观察每味中草药水煎剂不同剂量对大鼠肾脏损伤作用的生化学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特点。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一、中药细辛致肾损害的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实验动物雌性 Wistar大鼠,体重150- -190g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试验动物中心提供,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饲养,实验期间自由饮水、摄食,通风及湿度良好。实验前动物外观、营养状态及行为均无明显异常。

1.2中药细辛购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门诊中药局,经--般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鉴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辽细辛。

1.3细辛水煎剂取细辛生药 1000g,加12000ml水,浸泡1小.时后,加热至沸腾后煎煮5分钟,倾出药液,再加入8000ml的水继续煎煮,沸腾即淋出。再合并两次药液,经过滤、浓缩后制成1000ml药液(1g生药/ml),4C冰箱保存备用。.

1.4实验仪器

(1)高速低温离心机: HI mac21日本日立公(2)超薄切片机: 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3)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

(4)FEI TECNAIG2型电子显微镜: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5)日立-7170A型自动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生产。(6)尿十一联试纸:桂林市华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2、方法

2.1分组:将28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细辛低剂量组、细辛中剂量组、细辛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7只。

2.2给药剂量:大鼠低剂量给药组药量为0.46g.kg'●d',中、高剂量分别按5倍、10 倍量计算。正常对照组给同体积自来水,每日一次灌胃。共给药3个月。

2.3肾功能测定:分别于第四、 八的周末摘除大鼠眼球取血,第十二周周末断头采血,进行血肌酐、尿素氮的测定(自动生化分析仪) .

      2.4尿标本检测

用代谢笼接取大鼠 即时尿约1ml,进行尿蛋白、尿糖、尿潜血及尿中酮体的测定。

2.5肾组织形态学检查

肾组织标本用 4%中性缓冲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制成2um厚切片,采用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肾皮髓质交界处标本用3%戊二醛固定,于电镜下观察。

3、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一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及不同实验组同- -时间点的组间差异采用1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尿蛋白定性数据则以一~士、+~十十表示,采用x2检验。

结果:

1、大鼠体重变化

见表格 1.各实验组在饲养期间体重均有所增加,但细辛低、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即P>0.05。

表1、

2、尿标本检测

 各组大鼠在实验期间尿中的葡萄糖、潜血、酮体均为阴性,但尿中均含有少量或大量蛋白。细辛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个月都有显著差异(即P<0.05)。但细辛中、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三个月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格2。同一组在不同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

4、肾脏病理检查结果

在实验进行 3个月后,统一处死大鼠并立即留取肾脏组织。于光镜下观察:细辛低剂量组:组织结构普遍完好。细辛中剂量组:可见皮髓质交界处局部肾小管上皮空泡样变性,管腔呈网絮状,髓质部肾小管间质成分局部明显增多。细辛高剂量组:皮质部可见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有较大空泡,局部肾小管上皮也可见空泡样变性,肾小动脉周边有血管透明样变性,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缩小,肾小管腔内有蛋白管型样结构。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及间质组织结构完好。于电镜下观察:细辛低、 中、高剂量组肾小球大小正常。细辛低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无肿胀,基底膜光滑无增厚,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细辛中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腺正常,无肿胀,少数线粒体变形,部分微绒毛排列紊乱。细辛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宽,少量已脱落或将要脱落入小管腔,上皮细胞普遍空泡样变性,核形不完整,线粒体溶解变性,微绒毛稀疏脱落,部分已溶解。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组织结构完好。

二、中药威灵仙致肾损害的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实验动物雌性 Wistar大鼠,体重150- 190g/只。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饲养,实验期间自由饮水、摄食,通风及湿度良好。实验前动物外观、营养状态及行为均无明显异常。

      1.2中药威灵仙  购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门诊中药局,经一般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鉴定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的根。

      1.3威灵仙水煎剂取威灵 仙生药500g,加6000ml水,浸泡1小时后,加热至沸腾后煎煮15分钟,倾出药液,再加入4000ml的水继续煎煮,加热至沸腾后10 分钟即淋出。再合并两次药液,经过滤、浓缩后制成s00ml药液(1g生药/ml),4C冰箱保存备用。

1.4实验仪器

      (1)高速低温离心机: Hi mac21日本日立公司生产。(2)超薄切片机: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

(3)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

(4)FEI TECNAIG2型电子显微镜: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

(5)日立一7170A 型自动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生产。(6)尿十-联试纸:桂林市华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2、方法

2.1分组

将28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分别为威灵仙低剂量组、威灵仙中剂量组、威灵仙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

2.2给药剂量

大鼠低剂量给药组药量为1.35g°kg-1●d-1,中、高剂量分别按5倍、10倍量计算。正常对照组给同体积自来水,每日一次灌胃。共给药3个月。

2.3肾功能测定

分别于第四、八的周末摘除大鼠眼球取血,第十二周周末断头采血,进行血肌酐、尿素氮的测定(自动生化分析仪)。

2.4尿标本检测

用代谢笼接取大 鼠即时尿约1ml, 进行尿蛋白、白细胞、尿糖、尿比重、PH值、尿潜血及尿中酮体的测定。

2.5肾组织形态学检查

于第十二周周末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肾脏组织。肾组织标本用4%中性缓冲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制成厚2um切片,采用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肾皮髓质交界处标本用3%成二醛固定,于电镜下观察。

3、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一实验组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及不同实验组同一时间点的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尿蛋白定性数据则以-~+、十~十+表示,采用x2检验。

结果:

      1、大鼠体重变化见表格5。各实验组在饲养期间体重均有所增加,但威灵仙低、中、商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