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导学案和同步练习

 滕训超 2020-02-17

    5.黄河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黄河的形象与魅力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

同学们刚刚所看见的是著名的作曲家冼星海为《黄河大合唱》谱曲的片段为何他在看到诗稿时如此激动?为何黄河在一个中国人眼中有如此魅力?也许读了《黄河颂》一文你能有所感悟

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品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5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创作背景: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土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探究:请同学们初步朗读诗歌并结合历史创作背景谈谈该如何朗读本篇诗歌

明确:(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总结:既要读出对黄河热爱赞颂的深情又要读出黄河浩荡奔流的气势。

朗读活动:

1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意见。

目标导学二:由朗读到理解整体感受诗歌内容

一首诗拥有莫大的感染力也依赖于它文本语言的组织让我们尝试解析文本语言深入把握文本内容感受其感情是如何寄托于全诗的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内容是赞扬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由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明确: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展示黄河流向地图)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明确: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素材补充:

(1)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大约在80万年前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就生活在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一带。此外陕西的大荔人、山西的丁村人、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都证明了从远古时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活动了。而先秦时期中央政权诞生在黄河流域中国文字也产生在黄河流域诸多史实充分说明了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表现特征:古国文化发源地;历史故事上演。

(2)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呈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表现特征: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3)黄河属太平洋水系。干流多弯曲素有九曲黄河之称河道实际流程为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的2.64倍。黄河支流众多从河源的玛曲曲果至入海口沿途直接流入黄河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220组成黄河水系。支流中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76流域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77%;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1流域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50%。较大支流是构成黄河流域面积的主体。

表现特征: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目标导学三:欣赏诗歌之美感受直接抒情的魅力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有什么作用?

明确: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屏障

明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伟大坚强精神的发祥地;黄河天险在地理位置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明确: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拟人句把黄河比作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这足以激发民族的斗志。

4诗歌中多次出现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亲切、自然、直抒胸臆。

5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否重复?为什么?

明确:否。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所表达的情感。突出了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精神的决心以及对黄河强烈的赞颂之情。

6请你根据上述探究总体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与风格

明确:本文是一篇直接抒情的文章表达了对黄河的赞颂与热爱风格豪放气势磅礴。综合运用了感叹词及呼告、反复等手法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表达效果。此外本文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读来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文本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

三、课堂小结:

《黄河颂》以它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与黄河般桀骜不驯的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黄河颂》。

播放《黄河大合唱》歌唱选段学习歌唱《黄河颂》。

四、板书设计:

黄河颂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五、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课上主要通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本篇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借助音乐感染学生让他们激情澎湃更深刻地感受文本的气势与力量

不足之处

因为时间有限课堂上诗歌赏析环节引导不够仍以老师讲授为主

5.《黄河颂》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峰(      澎湃       屏障         滋长      连环(   

(    ) (  )  (  )  (   )  屏(   )  一千里(  

2.找出并改正下面句中的错别字。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起我们民族的屏嶂。(  )改为(  )

(2) 啊!黄河!/你一泄万丈,浩浩荡荡……(  )改为(  )

(3)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原。(  )改为(  )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B.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D.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C.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 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C. 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

D.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6.对诗《黄河颂》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7.语言综合运用。

某班级开展了“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 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个本次活动的开场白。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在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3).请补全空缺部分,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1.本诗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

 

2.结合《黄河颂》,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2)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被放逐的皇后   

金建云

①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成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催她跳广场舞……却还 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

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只 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

⑦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看得出,她对我今天“反常”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刁蛮女孩,对我,竞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

⑧厨房里她的动作好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她拿起盐瓶,思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

⑨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那时候,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桌。

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

⑪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爱她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浮现在我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⑫如杲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之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

⑬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厨房里很安静,抽油 烟机的声音竞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那种很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来源:学科网]

⑭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

⑮“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意思,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3. 选文第⑨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4. 揣摩选文第⑩段面线句子的意蕴。

 

5. 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三.写作表达。

请你用托物寄情的写法或者象征的手法,写一片作文,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积累运用

1.diān  péng pài   zhàng   pò  zīzhǎng   qū dàng  zhuó  bǔ  bàn  zhàng

2.(1)改为    (2)改为   (3)改为

3.B(解析:B项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B  5.D  6.D(解析:应为“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

7.(1)示例: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腾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

(3)示例: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

二.阅读理解

(一)1.本诗饱含激情地描绘了长江的气质、气势;热情讴歌了长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指出其对我们民族不断前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1)“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2)“摇篮”指中华民族文明的孕育地。

3.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祖国,迈向新时代。

4.(提示:可从内容主题、表现手法、语言风格方面入手。)

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歌词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二).

1. 被放逐的皇后指步入晚年的母亲在遭到老伴去世的巨大打击后,变得不乐观,不振作,内心充满挣扎与无奈,仿佛一位被放逐的皇后。

2. “霉味冶本指东西在潮湿环境放久了而产生的霉菌的味道,这里指母亲因父亲去世情绪低落,内心孤独而眼神茫然,毫无生机。

3. 插叙。 (1 分) 回忆了父亲在世时与母亲相处的温馨场面,与母亲的现状形成对比,为下 文“我冶理解母亲的孤寂,母女和谐相处作铺垫。

4. “我放弃了对母亲所有的要求,考虑了她的处境和感受,理解就产生了。(1 分)作者希望自己的理解能让衰老的母亲找到幸福的感觉,从此不再孤独。

5. 结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文表达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