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古用】车前子治水泻

 为什么73 2020-02-17
原创颜乾麟 中医药基金会Y德馨堂 今天

导语

近代对中药的研究,每每冠以中药新用,即对某个中药进行药理分析或动物实验,根据其所含有的成分开展临床观察。笔者并不想否定这种研究思路,然而在当前大力倡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势下,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医中药书籍,却很少看到发掘整理历代医籍中有关中药的文章,想到此处,多有“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之叹。

先贤之明验,为后学之矜式,为此,笔者欲开辟“中药古用”一栏,广泛收集古代文献中有关中药的点点滴滴,或野史轶事,或名家应用心得,聚沙成塔,整理成文,略作发挥,以飨同道,冀读者能择善而从之。

一、 车前子治水泻

笔者早年随家父德馨教授抄方学习时,见家父习取车前子治疗急性水泻,屡治屡效。毕业后赴安徽嘉山县农村工作,每诊治水泻患者,即取新鲜车前草一两煎汤口服,也有立竿见影之效。

近读清代徐士銮《医方丛话》一书,见书中记载“欧阳文忠公尝得暴下,国医不能愈。夫人云:市人有此药,三文一贴,甚效。公曰:吾辈脏腑与市人不同,不可服,夫人使以国医药杂进之,一服而愈,公召卖者,厚遗之,求其方,久之乃肯传,但用车前子一味为末,饮下二钱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而清浊分,谷脏自止矣。”书中又有单方:车前子一钱,泽泻一钱,厚朴一钱二分,共为细末,滚水调服,有“立止水泻”之功,乃知车前子治水泻,古就有之。

车前子生长在车道路边,故取其名,其叶的形状相似于猪的耳朵,在安徽的农村称其为“猪耳朵棵子”,味甘性寒,其性下降,长于清热渗湿,全草作用与子相似,唯车前子尚可治疗眼疾。

颜氏内科流派认为暴病多实多热,久病多虚多寒。凡急性水泻,粪如水样者,当宗叶天士“湿胜多成五泻,欲使湿去,必利小便”之说,取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肠;若老年慢性泄泻,又当遵李中梓“若年已五十以上者,降气多而升气少,得之淡渗之品,是降之又降,更益其阴而重竭其阳,必用升阳补气之剂,同升、柴、羌、独、防用之,所谓湿寒之胜,以风举之,又曰下者举之”之言,在辩证基础上,加入升阳之药。二者一升一降,千差万别,不可混淆。

中药教材书《中药学》载车前子用于暑湿泄泻,有失偏颇,分析车前子的药性,言其适应症为急性水泻,则更为妥当,不知对否,尚祈高明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