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惜春心绪,有说不出之妙,小学必背古诗《春晓》

 小萌娃爱学习 2020-02-17

春季是一年四季中第一个季节,经历了漫长寒冷的冬天之后,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关于春天,每个人都有美好的记忆,每个人都能讲出一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大诗人孟浩然也不例外,他在诗里记录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大诗人 孟浩然

我们先来通读一遍,在诗里找答案。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诗文大意:

这首诗讲的是:在春天的夜晚,睡的真香甜啊,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到处都能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起昨天夜里风雨声不断,不知道外面的花朵掉落了多少?

诗文赏析:

诗的首句写道:“春眠不觉晓”这是在告诉我们春天里睡觉,感觉真舒服,一觉睡到自然醒;

“处处闻啼鸟”就是到处都能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虽然只有短短五个字,却把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描写的非常生动。春天到了,连小鸟都充满了活力,到处唱着跳着,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诗的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诗人醒来之后的一点小感想,他回想起昨天晚上外面下雨了,不知道花朵在风吹雨打中,掉落了多少花朵?花朵和春雨一样,都是春天的象征。从春雨联想到外面的花朵,一想到花卉在风雨中掉落,他就觉得舍不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孟浩然的这首春晓虽然是描写春天,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写春天有多美春天有多好,而是通过一些小细节,让我们自己去感受。

  • “春眠不觉晓”,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好天气;

  • “处处闻啼鸟”,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

  • “夜来风雨声”,可以感受到春雨滋润万物;

  • “花落知多少”,可以感受到春天百花盛开的美好景象。 


诗人的故事:

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位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注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时人的倾慕。 

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画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

可以说在孟浩然之前,还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气质的个性印记。

通读一遍这首《春晓》,同学们大概已经能感受到诗人在写这首诗时轻松愉快的心情了!

诗的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就告诉你春天天气太好了,睡得太舒服了,我睡过头了。正常情况下睡过头了,应该赶紧起床,该干嘛干嘛去。可是孟浩然好像一点儿都不着急,还挺高兴,他美滋滋的听着窗外的鸟叫声,写了这首轻松愉快的小诗-《春晓》。

他为什么这么清闲呢?要知道诗人所生活的唐代,人们大都早起,就连皇帝和官员都要在早上五点半左右上朝进行朝会,俗称点卯!

鹿门山-浩然诗院

而诗人之所以如此清闲,是因为孟浩然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鹿门山隐居。“隐居”就是找个环境优美离城市很远的地方住下来,一般是山里或者偏僻的小村子里,这些隐居的人称为“隐士”。

为什么人会去隐居呢?主要原因有三种:

第一种是不想再做官,只想安安静静读书写文章的人,比如:陶渊明;

第二种是特别想做官,想先成为一个有名的隐士等名气大起来,而皇帝为了表现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姿态,常常主动邀请他们出来做官,比如唐代著名道士吴筠、大诗人李白;

第三种人呢,是想做官,但是做不成,干脆就不做了。找个地方游山玩水,舒舒服服过日子。比如孟浩然。

孟浩然四十岁之前对做官兴趣不大,觉得在乡村生活轻轻松松的挺好。四十之后,他对做官有了一点兴趣,想通过做官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这个,他还跑去当时的首都长安参加考试,结果没考上。打那以后,他对做官这个事儿也就不怎么上心了回家继续开开心心做隐士!

不做官,没有工作压力,所以孟浩然可以轻轻松松地睡懒觉!一觉醒来不用着急起床,还能赖在被窝里听听鸟叫,回忆回忆昨晚听到的一场春雨,抒发感想。所以这首《春晓》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成了描写春天的千古名诗。 

春日趣闻:

关于春天,我们在平常写作文的时候,经常把春天比喻成“春姑娘”,可是你知道吗?在神话传说中掌管春天的神,并不是一位美丽的姑娘,而是一位叫句(gōu)芒的大叔。这位大叔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体,出门时的交通工具是两条巨大的蛟龙! 

神话中的句芒

像春天什么时候开始,树木什么时候发芽生长,花儿什么时候开放这些有趣的事情都归这位大叔管。

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迎春仪式都有份,后来竟一点影响力都没有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它:它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背诵方法:

故事听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背诵方法吧。这次我们用的是“尾字谐音记忆法”,也就是把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提取出来。

是什么呢?“晓鸟声少”,你可以开动一下想象力,想象一只小鸟时不时的发出一声,细细的叫声,把这个画面和“小鸟声少”这几个字联系在一起,是不是能串联起整首诗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