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齐和北周双雄对峙,为什么最后的胜利者是北周?

 今古言堂 2020-02-17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两个帝国,东魏由高欢领衔,拥立孝年仅11岁的元善见为帝,即魏孝静帝,建都河北邺城;西魏由宇文泰领衔,拥立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即魏文帝,建都关中长安。

当然,不管是魏孝静帝也好,还是魏文帝也好,都是标准的傀儡皇帝,东魏和西魏的实权分别在高欢和宇文泰手里。

等到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就逼迫孝静帝禅位于自己,东魏覆灭,北齐帝国由此建立;七年后,宇文护迫使魏恭帝禅位给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西魏覆灭,北周帝国建立。

在北齐和北周建国前期,北齐对北周一直拥有着主动进攻的优势,所以每到冬季来临,北周统治者就会特意派兵将黄河上的冰凿开,以防止北齐的军队趁黄河结冰杀过来。

但后来,却变成是北齐统治者派兵将黄河上的冰凿开。但可惜的是,北齐的这一行为终究没能阻止北周的大军,于是在公元577年,北周大军攻破邺城,北齐灭亡,享国二十八年。

对于北周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很多人肯定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明北齐要更为强大,而且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占据明显的优势?其实,北齐没能竞争过北周帝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属于是客观原因,也就是据西北而统一天下,这是历史的传统。比如,在北周之前,秦帝国据西北统一天下,西汉帝国也是从西北起家统一天下;后来的前秦也是据西北统一天下的。在北周之后,隋朝和唐朝也是从西北统一天下的。

从这层意义上说,这么多王朝都选择从西北统一天下,这绝不是偶然,而是西北有着明显的地利优势。大家知道,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也就意味着从西北而东下,那是呼啸而下,势如破竹;而从关东向西北而行,那是一路上坡,崎岖坎坷。

在古代,后勤保障全靠人背、马拉、车推,如果是一路上坡路运输粮草物资,那是又费力又慢,其消耗是非常惊人的,后勤自然难以持久;但如果是一路下坡,那就是事半功倍,根本不用太担心后勤危机。

更不用说,西北因为地势高,周围都是高山险隘,一旦局势不利,完全可以凭险据守。反观关东地区,那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在这种背景下,当西北与关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质的差距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割据西北的政权,因地理而产生的优势会变得越来越大,这也是北周能够击败北齐的主要客观原因。

第二个原因,则是主观上面的原因,主要是北齐帝国的内斗实在太过惨烈,严重削弱了北齐帝国的实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齐的灭亡,恐怕在高欢时代就已奠定。因为,高欢的立国战略,就是把权力全部收归到自己家族中。所以高欢死前,整个帝国已没有人能与高澄(高欢长子)相提并论。

相比而言,宇文泰似乎有些失败,因为宇文泰死前,整个帝国能与他儿子相提并论的人,恐怕伸出两把手都数不过来。但是,这种结果,我们很难单纯的说,谁比谁更成功。因为,当一个统治者把权力都集中到自己家族时,我们可以说他的权力扩大了;问题是,这同时也意味着他的统治基础变窄。

因为,一个统治者想要把帝国的权力全部收归到自己家族中,自然免不了对那些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功臣权贵进行大清洗,同时让自己的儿子们都占据帝国的主要军政权力。在这种背景下,北齐帝国内,自然没有任何人敢与高欢一家相抗衡。

但是,高欢的儿子之间的矛盾,却因此变得不可调和,于是北齐开始轮番上演兄弟相残、叔侄相残的悲剧。与此同时,因为北齐对功臣权贵进行大清洗,不仅让北齐帝国在关键时刻无可用之人,更让北齐帝国内那些有能力有实力的军政大佬,都纷纷想要归附北周。

最简单而言,高欢时代最重要的军政大佬司马子如,在高欢刚开始打江山时,两人是以兄弟相称,高欢的儿子高澄那是跟在人家身后一口一个叔叔。

但是,等到高欢坐稳江山后,就开始让高澄收拾司马子如,把人家直接关进了大牢里。后来,高洋继位后,又对司马子如的儿子司马消难下手,直接把人逼得率领全家投降了北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件事对北周征服北齐,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因为,司马消难一家,作为北齐的开国元勋,最后竟然在北齐混得难以立足,最后不得不举家投降北周,这是个什么概念?更主要的是,司马消难投降北周后,马上又混得风生水起,他的女儿还当上了皇后,这是一个什么信号?

与此同时,那也没有逃离北齐的功勋权贵,都被一个个干掉。比如号称北齐帝国双璧的斛律光和兰陵王高长恭,就直接被北齐皇帝杀死,而他们被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太强了,皇帝担心无法驾驭他们。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看着司马消难、斛律光、高长恭等人的遭遇,北齐的功勋权贵们会怎么呢?恐怕是,这样的北齐,实在没有什么效忠的价值,北周可能才是理想中的帝国。尤其是司马消难投降北周的结局,更让感觉,投降北周帝国,也许是一个绝对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后来北周能够顺利征服北齐,就是因为当北周军队前来时,北齐帝国境内,直接掀起了一股空前绝后的投降潮,北齐的军政大佬们纷纷阵前倒戈,最终导致北齐灭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