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春捂”?

 武鸣小老头 2020-02-17
2月16日 20:3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已编辑


俗话说:“春捂秋冻,到老不病”。又说:“春不减衣,秋不加帽”。那么,为什么要春捂呢?春捂的目的是为了防寒。可是为什么又说秋冻呢?难道秋天就不需要防寒吗?

从中医来分析,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则,春天木气疏泄。

立春开始,天地之间阳气生发,人气亦生发,木气疏泄,则容易下元不足。从整年四时来看,春天是人气最虚的一段时间,也最容易感冒寒邪;而秋天阳气收敛,暑气下降,反而会神清气爽,此时人的体质最旺,所以秋可冻而春不可冻。

秋天适当冻一冻,除了因为不容易生病外,最关键的是,秋冻有助于阳气敛藏。总之,春天捂着比冻着更健康,而秋天则冻着比捂着更有益于健康。

二则,春天下元易虚。

人生天地之间,自然禀天地之气。天为阳,地为阴;天无形而地有形;天在上而地在下。人通过鼻与肺来呼吸,以得天气;通过口与肠胃饮食水谷,以得地气。人得天气而更聪明,得地气而更健康。四时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夏地气上升,以养心神;秋冬天气下降,以养肾精。

一年四时,春夏阳气生长,秋冬阳气收藏。阳气越收藏,下元越旺,人就越健康。相反,阳气越疏泄,下元越虚,人就越容易生病。

自冬入春,去年禀秋金而收敛、禀冬水而闭藏于地下的阳气开始向上疏泄,越是疏泄,地下闭藏的阳气越少,人的下元就越虚。由此说,春天要注意避寒,否则,非常容易患病。

三则,春天尤当避风。

春天风大,风性疏泄。内则有肝木的疏泄,外则有风气的疏泄,内外相合,这样会导致人气向外而内阳渐虚。更兼立春后余寒未尽,春寒料峭。一方面,风为阳邪,易伤营阴;另一方面,寒为阴邪,易伤卫阳。风寒外袭,营卫受损,导致疾病发生。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无孔不入,最易伤人。且春天由风木主时,风气旺而百病易生;且风主动,动则阳气外泄,若兼有虚火上浮,则见头晕、失眠、烦躁等不适。历代医家反复强调:避风很重要,如《内经》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混俗颐生录》讲:“避风如避箭。”春捂,即有避风之意。 

由此说,立春后即使天气变暖,亦不能马上减衣,当注意保暖避寒,否则,容易患病。

四则,春捂,如何捂?

春天阳气生发,要重视养阳。足和下腹部为阳之根,一定要保暖。且寒从脚下起,春捂的重点在于足和腹部,七分裤、矮腰袜子、漏脐装都不适合于春天。另外,春天风大,风邪易袭太阳经,故要重视后背部和后项保暖,在有风的天气里当尽量避免穿低领的衣服,可减少感冒几率。

冬春交替,气温忽冷忽热,若过早穿短裙,或衣服单薄,寒邪很容易入侵身体而致病。女孩子爱美,但我认为健康比美更重要。否则,寒邪外袭,在表则成感冒、发烧;入筋骨则成各种关节炎;入于胞宫则成月经失调、痛经,甚至不孕;入于五脏,而为各种三阴大病。春捂秋冻,这是祖先传下的观点,值得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