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症儿童总是重复语言?这五个应对方法别错过

 AISHUYIBAINIAN 2020-02-17

自闭症儿童大都有明显的语言障碍,这种障碍可能会发生在孩子学习语言的各个环节上,比如孩子总是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发一些稀奇古怪的音、重复一些无意义的词语。这种情况在无语言和语言能力较弱的孩子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听不懂的“火星语”时总是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

1.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孩子总说“杯子掉了”,家长以为孩子说的都是无意义的话,其实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所有的问题都是有前因的,孩子因为自己将杯子不小心碰掉了以后,妈妈斥责过孩子一次,孩子当时的心情是紧张,害怕的,于是孩子把紧张,害怕和“杯子掉了”这一个事件联系到了一起。孩子说“杯子掉了”的时候,其实在表达的内在含义是“我现在很紧张,很害怕”。

这时我们才真正了解了孩子的内心想法。想要和孩子沟通,我们先要学会观察。这时候就要让孩子放松,做自己想做的事,找自己喜欢的东西玩。当孩子找到喜欢的东西时,我们可以开始借助这个东西和孩子玩起来,建立感情以后再慢慢沟通,最后再介入学习内容。

2.模仿孩子所说的话

模仿能力与发音是息息相关的,大部分发音是需要孩子去模仿完成的。如果孩子没有模仿能力,那么就需要去帮助他建立模仿意识。不要放过孩子偶然的一个发音机会,只要儿童发出某个音节后,立即模仿他刚才发过的音,并且观察他是否对你刚才发出相同的音做出的反应。

家长模仿儿童无意识的发音,让儿童模仿而再次发出相同的音,使孩子无意识的发音转化为有意识的音,再从头开始模仿一个固定的音,然后转变为另一个音,以至更多的音。

3.提高孩子持续注视的能力

 

在训练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口型与发音都需要保证孩子持续性关注的基础上才能学会。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好,那么孩子的语言康复进度就会缓慢一些,发音与口型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他们的参与程度、训练的接收方式、能力也都与注意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运用一定的物品或按他们的要求给予他们满足,让他们能按要求去做,以此提高孩子的持续性和注意力。

4.扩展、泛化孩子的语言

很多孩子经常会发出一些单音节词,比如“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娃娃”。但是他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是不会正确使用的,甚至按照指令也无法正确说出。这是因为有的孩子说话没有节奏,无法区分具有类似音节的词语。家长可以将孩子所会的音进行组合,比如“娃娃爱爸爸,爸爸爱妈妈,我爱奶奶”等,提高孩子的口型转换能力和应用能力。

5.从熟悉和接近生活的内容入手

只有熟悉和接近生活的语言才是儿童所熟悉的,只有熟悉的内容才有利于儿童练习,这会带给他们比较多的语言刺激和语言复习的机会,才能给他们提供运用的自然环境。也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从生活入手,从实际入手,这是训练内容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的选择才能达到迁移训练的目的。

纠正孩子的无意义语言,塑造功能性语言,在提高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能力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孩子与外界、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家长需要把握上述六个方面的内容,对孩子的沟通行为仔细的进行观察,并及时调整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帮助孩子将无意义的语言转化为有意义有情境的使用,渐渐的孩子的无意义语言就会变成“合适”的语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