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扎针怕疼,吃药怕苦,怎么提高免疫力?

 清杨婉兮TJ 2020-02-17

引言

厚朴中医诊所远程医疗经过半个多月的运行,得到广大新老患者的大力支持和反馈,远程诊疗、咨询既解决了老患者不能持续治疗之苦,也对新患者的不适状况给予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徐文兵老师针对中医爱好者的音频节目的播出,给了大家提高免疫力、战胜疫情的信心!“北京厚朴中医诊所”的公众号和微博先后推出的几篇案例解析,目的也是希望大家参照不同的案例引起对健康的重视,希望大家在这个非常时期,静下心来了解和思考:中医所讲的免疫力是什么?来自哪里?怎么提高?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对免疫力的认知,然后再教给大家几个切实可行的小方法,希望在这个非常时期能帮到您!


中医对免疫力的认识


1

先从气的层面来理解,虽然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如果能理解“一团和气”“杀气腾腾”就可确认气是存在的


2

气又分为正气和邪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是大家极熟悉的文字,它出自《黄帝内经》的《素问·刺法论》中。何为正气?经云:“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故而所谓邪气正气,就是当位与非位的区别。简单的说就是以你为坐标,是你的就是正气,不是你的就是邪气


3

正气就是中医讲的卫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免疫力)。《灵枢经·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闔者也”。

卫气是巡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属阳,与营气相对。


4

卫气的三个来源:

1)先天肾精所化

2)脾胃运化水谷精气

3)肺呼吸自然界的清气所化


5

卫气的功能:

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3)调节控制汗孔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恒定

综上所述,中医对卫气(免疫力)的认知和来源更加全面和具体,提升它的方法也必然会多种多样,针刺、汤药、艾灸、按摩、刮痧等手段都可以达到提升它的目的,可是对于“扎针怕疼,吃药怕苦” 的人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厚朴中医为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特别推荐几个小方法,让您不扎针、不吃药也能提高免疫力!

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01

柔脊:

易筋经是厚朴三年制床班修身教授的功法,其中“柔脊” 被称人体自愈力的“金匙”。

柔脊是通过主动运动,拉伸、压、前后挪移各节脊椎,而刺激到骨骼、韧带、肌肉,以及循行于脊椎棘突下的督脉穴位。

督脉奇经八脉之一,阳脉之海,统一身之阳气。将这条“大龙”舞动起,对阳气生发,提高免疫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具体做法如下:

双脚立,脚尖向前,与肩同,保持自然、中正、放松

力从足底起,由下而上,柔和慢的,由脚至膝,由膝至腰,由腰至背,由背至,由至头,一的放松自己的脊椎。

小技巧:在柔至胯部的时候,尾椎骨向前上方卷动,更有助于动脊椎放松。

注意:身体要保持中正,适度活动脊柱即可。切不可用蛮使狠,一切以自己舒适度,不限次数,活动至身体发即可。

如果得不好操作,可以在海里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在海水中随波摇摆的海草,或是一只正在向上蠕动爬行的毛毛虫。以此像,便于理解。

02

搓耳朵:

耳朵上有人体骨骼、腑、四肢、经、气血的全息反射。

从下可以看出,脊柱在耳朵上的对区域一条突出的隆起。医学上的名称对耳轮体,即色箭头标识处。

揉搓耳朵上的这个部位,同样能够起到提振阳气,升阳外的效果。

当孩子受到惊吓时,大人也可以通过拽耳朵来刺激这个位置,进而缓解孩子受到的惊吓。

耳朵上还有一个横左右的明隆起,即绿色箭头示处,医学上的名称:耳轮脚,它代表着身体的膈肌。在它的尽头就是是胃在耳朵上的功能分区,即圈处。

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功能不好,五谷精微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气血供应就会不足,人的免疫力、抵抗力也会下降。所以,脾胃的正常运与人体免疫力息息相关

将揉搓耳上脊椎及胃区作日常的功。每次搓至耳朵发、发即可。若在初感风寒,畏寒发冷时及时揉搓这些部位,能够快速提振阳气,驱邪外出


03

摩腹:

临床上我们的中医大夫在做手法治疗时,经常使用摩腹帮患者解决问题,方法虽然简单,但往往收效甚好。居家操作也简便易行,而且不受场地、工具的限制。摩腹不但能够用来作为日常保健和提升免疫力的小方法,若碰到发烧、腹痛、积食、便秘等常见急症时,也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尤其对儿童效果更明显。

操作方法很简单,隔一层纯棉衣服,施术者以患者肚脐为中心,肩和手基本上呈一条直线,全掌置于患者的腹部上画圈,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大圈小圈可交替进行,大圈覆盖全腹,小圈局限在脐周。可每两三分钟左右手交替一次。力量重在沉透,完全将肩肘腕的重量施加于患者腹部即可,无需额外施力。每次摩腹操作30分钟左右,摩到患者腹内发热,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就很好。

小结

总结一下提振身体阳气,提高免疫力的三个方法:

1.    柔脊

保持身体中正,力从足起,由下而上,一的放松脊椎。

2.    搓耳朵

揉搓耳朵上的脊椎及胃区,揉搓方向从上而下,搓至发红、发热即可。

3.    摩腹

以肚脐为中心,力量沉透,腹内热即可。

以上方法,多提升阳气之避免影响睡眠,建大家在白天练习,要把它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提升免疫力,改善体,并不能一蹴而就,持之以恒才是王道!

声明

文中介绍的小功法均为养生保健之法,并不能代替专业的治疗和药物,对患有急慢性传染病、血压过高、精神类等中重度疾病的患者并不适用,请及时就医为要。

大家对厚朴中医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