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豫鄂交界处乡民们的泪奔故事

 我的大脑袋 2020-02-17

乔彬 王中献 杨振辉 科技日报记者 乔地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是河南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面积约2.66万平方千米,差不多相当于北京、天津两市面积之和。人口超过一千万。它的南边与湖北随州、襄阳、十堰、丹江口接壤,被称为河南的“南大门”。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豫鄂交界处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区域,也上演了一幕幕让人泪奔的故事。

豫鄂交界处乡民们的泪奔故事

从河南孟楼到湖北孟楼

“今年发生了疫情,我就没回湖北老家过年。”小高说,可是父亲2月10日打来电话说,家里遇到特殊事情,需要他赶紧回家一趟。他就从北京西站乘火车往家赶,在12日晚上6点40到达河南邓州火车站。

在火车站出口,小高和其他旅客排队接受车站工作人员的一系列检测:出示证件、测量体温、消毒、接收疫情告知宣传单等。

因为疫情防控,湖北、南阳各地相继“封城”,南阳火车站和襄阳火车站关闭,去往湖北省襄阳市和老河口市的旅客只能在南阳邓州火车站临时下车。

豫鄂交界处乡民们的泪奔故事

小高的户籍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他和另外一名湖北籍旅客一起,被工作人员引领到附近的一个帐篷内休息。里面摆放着折叠床、被褥、桌椅、茶水和方便面,还有电暖扇等。

“先在这里休息,喝点水。如果饿的话,可以泡点方便面,吃个火腿肠。”

“请你及时给家人联系一下,看能不能过来接你。”

“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免费帮你送到邓州孟楼镇路口,先在那里的宾馆住一夜,明天再回去。你看行不行?”

豫鄂交界处乡民们的泪奔故事

在车站值班的辖区古城街道办事处党员突击队员丁品一遍又一遍,交代完这交代那。末了,还不忘问一句:“还有啥事需要我们办的,你一定说。”

等了不到一个钟头,大概7点半的样子,一辆轿车停在了帐篷前。丁品嘶哑着声音对小高说:“上车吧!给你送到孟楼。”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又遇到好几处卡点,询问登记,测量体温,车辆消毒……司机小侯说:“最近几天,接送的乘客比较少了。通常白天需要来回两三趟,一部分乘客送到构林镇魏集和湖北襄阳交界处;另一部分就送到邓州市孟楼镇。”

晚上8点多,终于到达邓州市孟楼镇。

在孟楼镇疫情防控值班处,镇派出所所长路德超接待了小高。“咱们到前面的云聚地宾馆先住下,明天你们可给家人联系再回去。”路德超从值班帐篷内拿出几包方便面和几根火腿肠递给旅客说道:“送给你们,别饿着了。”

云聚地宾馆,已经属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了,距河南邓州市孟楼镇的疫情防控卡点不到50米远,打开围挡大门,几步即可抵达。当地群众有“一脚踏两省”的说法。

豫鄂交界处乡民们的泪奔故事

世世代代,湖北省的孟楼和河南省的孟楼,两地地界相接,群众互相往来,和睦相处,早已融为一体。

在云聚地宾馆值班的王冬娟说,就这个宾馆,房屋主体部分属于湖北,但是后院的小房屋就在河南地界上。她有几家亲戚就在河南,相距只有几百米。

路德超一边招呼小高上楼休息,一边叮嘱王冬娟:“做好登记,测量一下体温。”“房间消毒没有?”“有没有热水?”。

安排小高住下后,已是晚上9点多。黑夜如漆,云聚地宾馆的灯光温暖明亮。宾馆旁边界碑上的“湖北孟楼”字迹依稀可辨。

豫鄂两省友谊桥

一条“孟渠”隔开了豫鄂两省,当地村民管“孟渠”上的两省分界桥叫“友谊桥”。桥这头是河南省新野县判官庄村,桥那头是湖北省襄州区翟湾村。

豫鄂交界处乡民们的泪奔故事

疫情发生后,每隔三五天,这座“友谊桥”上,就要上演动人的一幕。

每当这时,判官庄村村干部王新金和党员张建堤,就会拉一车方便面、面条、馒头、蔬菜、肉等食品,经过严格消毒、登记后打开疫情防控卡点大门,把货卸下来,人车返回后再次消毒。5分钟后,翟湾村的张建聚开车把货拉走,分给翘首以盼的村民。

豫鄂交界处乡民们的泪奔故事

疫情防控以来,豫鄂两省在“友谊桥”两头先后建立了疫情防控卡点,因为翟湾村村民平时生活购物都是在新野县五星镇的集市进行,往来就成了大家的“烦心事”。

“没想到疫情这么长时间,要不是河南那边隔三岔五送来粮食、蔬菜,还真要饿肚子了。”翟开俊这一段老念叨这样的话。

翟开俊是湖北襄州区翟湾村的村民。他和妻子常年在外务工,儿子儿媳和孙女常住襄阳,平时只有老母亲一人在家。母亲年迈体弱,吃穿用度全部靠买。想着春节就回家与母亲欢度一下,也没有购买太多的食物,谁知道疫情把他们封在了老家,春节前准备的食物早已吃完。

面临同样困难的,还有翟广华一家。年前,他们一家5口回翟湾过春节,本想节后就出外务工,原来准备的吃喝用品所剩无几。

翟开俊、翟广华两家的情况,肯定不是个例。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大家都没吃的怎么办?翟湾村村干部张建聚立即掏出手机,给王新金打电话:“新金啊,我这边,翟湾村都快没吃的了。给你商量个事,你在集市上给我们买点米面油菜,可好?”

王新金是河南省新野县判官庄村的村干部。他一口答应:“这几天,我们正想着你们那边都没法出来买东西,咋吃饭呢!”

放下电话,王新金立马召集村委会干部一块商量。最后定下来,根据翟湾村的需要,每隔三天或五天,统一到集市上采购一批,送到友谊桥上,由翟湾村的村干部拉回去,分给大家。

他们把这个意见给湖北那边一说,张建聚就在电话里大声叫道:“太好了!太好了!我们村委负责把需要的东西,啥品种、多少,都报个你。”

为了帮助解决翟湾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难题,又不影响两地群众的疫情安全,判官庄村决定在“友谊桥”上建立“午间集市”,每3-5天开放一次,统一集中转送翟湾村村民所需生产生活物品。

判官庄村村干部张六合说:“为保证湖北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不被疫情所困,我们主动与翟湾村两委结合,由翟湾村及时统计群众需求、列出清单,我们再统一采购,消毒后送到‘友谊桥’上,他们接收拉走。”

整个交易过程中,双方都是电话或微信联系,人不见面,钱不经手,往返及时消毒。

防的是病毒,不是湖北人

“往年来客要办好几桌,今年只能打电话、发微信拜年了。”胡云芝说。

胡云芝是河南省邓州市构林镇董家村人,她的娘家就在董家村对面的石黄村,却属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胡云芝说:“董家村和石黄村,亲戚摞亲戚,全村683户,有200户左右有亲戚来往。往年春节,两个村之间相互走亲戚,热闹得很。”

1月22日,腊月二十八。得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当天晚上,张汉卫和石黄村支书石荣亮进行了紧急磋商,达成共识:春节期间两个村子的亲戚们不再相互走动,“今年不走亲戚,为了年年走亲戚。”

第二天一大早,两村之间竖起了挡板。

看似绝情的“封村”,并没有隔断两村之间的情谊。石黄村医疗物资短缺,董家村为他们送去了84消毒液,教给他们配比使用方法。还为他们送去医用口罩,将村组干部武装起来。两个村子同时开始消毒,共同抗击疫情。“帮助他们也是帮助我们自己,他们没有疫情了,我们也安全了。”构林镇党委书记郑小涛这样告诉大家。

“董家村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石荣亮感激地说,“等疫情过去之后,再好好表示感谢。”

同样要表达谢意的,还有从苏州返乡的湖北省老河口市的李萍(化名)。由于途经湖北的火车不停,李萍只有在邓州火车站下车。测量体温、登记身份、查看健康证明……之后,李萍和同车的其他人被送到了邓州市孟楼镇疫情防控监测点。

“我们在对面湖北孟楼镇租了宾馆,大家可以免费食宿一晚,等候家人来接。”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真的吗?”李萍觉得难以置信。

“我们防的是病毒,并不是湖北人。有的人是半夜到的邓州,必须让他们有吃的,有喝的,有住的。现在两省交界处虽然被挡板隔断了,但是我们的心总是连在一起的。”邓州市孟楼镇党委书记李爽说。

疫情防控期间,经过孟楼镇返回湖北的有四五十人,在当地包租的宾馆住宿的有一二十人。邓州市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和湖北接壤处多达7个乡镇,边界线长105公里。同样的爱心故事,也在其他乡镇上演。

李拥护是邓州市刘集镇李谦桥村三组村民,妻子的娘家侄子家住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温岗村,孩子刚六七个月,急需奶粉。“正月十四,从街上超市卖了3桶奶粉,让村干部送到地头,打电话说清奶粉放的位置。”李拥护说,“不见人,让他们自己过来拿。”

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杏山村,与老河口市纪洪街道袁冲村相邻,正在村里卡口值班的王田告诉记者,两个村的村民之间平时就有亲戚来往,“袁冲村村民需要米、面、鸡蛋、青菜了,给杏山村的亲戚打电话,送到对方卡口外边就返回,人和人不见面。同样,杏山村有人需要买药品和生活用品了,也可以给袁冲村的亲戚打电话。”

半道不能回家的武汉小伙儿

“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让我这个外乡人不至于流落街头!”2月6日,在淅川县人民医院,“流浪”到淅川的武汉小伙儿王强,被政府救助。

春节前夕,在安徽务工的王强准备回武汉过年。已经走到半路了,他母亲打电话告诉他武汉疫情严峻,劝他先不要回去。1月22日晚,王强便从西峡站下了火车,随后就“流浪”到了相邻的淅川县。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王强决定在那里来一次“穷游”。

但随着疫情防控等级的提高,淅川叫停存在明显交叉感染风险的公共聚集活动,关闭所有公共娱乐、文化活动场所、餐饮住宿及农贸市场活禽交易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场所,倡议广大群众不串亲、不聚餐、减少感染风险。

豫鄂交界处乡民们的泪奔故事

王强不能入住宾馆、无处就餐,很快便走投无路。2月6日,无奈之下,他拨通了110报警,说自己来自武汉,还谎称感染了病毒,急需帮助。

淅川县公安局接警后,立即会同医务人员将王强送到淅川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检查,发现王强虽有肺结核病史,但目前处于健康状态。鉴于王强为外来人员,急需排查其行踪路线及接触到的人员,并对其居家隔离14天。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王强道出了实底儿:“没地方住,也没吃没喝的,我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寻求帮助……”听了这些,辖区商圣街道负责人马翔二话不说,直接买来了泡面和水,让王强先垫垫肚子,并为他买来崭新的被褥。

身在异乡,小伙后续应该如何安置、咋隔离?“为躲避疫情而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小伙也是不容易,不过咱帮人,说啥也得帮到底。”随后,马翔及社区干部还隔三岔五地来看望王强,有时给他送点特意熬制的能增强抵抗力的中药,有时给小伙送三五百元现金,并鼓励他要振作精神,要坚强起来。现在还在淅川县王强,就一天到晚呆在房间里看电视、上网,时不时眼圈泛红,“来到这儿,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有啥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