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天津老建筑 天津物质文化遗产之风貌建筑

 爱笑的小妹妹 2020-02-18

看天津老建筑,见证新天津,天津旅游最大特色之一就是那此保存完好的好建筑,浓浓的历史感,仿佛穿梭回去那个年代,令人十分神往。如果一座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即使新盖的建筑物再多,也是苍白的。而老建筑、老房子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城市文化。“老房子”也有它们的“生与死”,也有自己的“灵与魂”。

看天津老建筑 天津物质文化遗产之风貌建筑

作为一座有记忆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而在一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民族风格的古建筑和如此众多的西洋建筑,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中都是不多见的。建筑作为一种有形的文化形态,承载和延续着城市的历史。天津拥有一批具有相当价值的历史风貌建筑,原九国留下的上千洋楼和现存历代传统建筑交相辉映,这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城市资源。天津全市现有英、法、美、俄、意、奥、比、德等国的历史风貌建筑872幢、156万平方米。

看天津老建筑 天津物质文化遗产之风貌建筑

天津的风貌建筑独具特色,各类建筑相对集中呈现街区性。同时建筑风格纷呈,建筑艺术多样,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等多种风格并存,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天津人通常把那些西洋建筑称之为“小洋楼”。而即便是异国情调的小洋楼,建在这片土地上,也或多或少植入了中国的传统韵味。这些被保留下来的建筑们见证着天津日复一日的变化与发展。在此,我们筛选出一些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风貌建筑,做以抛砖引玉,供广大旅游爱好者以及对天津这座迷人古城满怀好奇的人们细细品味,深入探究。

金汤桥

金汤桥位于建国道西端与水阁大街之间的海河上。桥名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意。桥长76.4米,总宽10.5米,面积802.2平米。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

金汤桥原为浮梁舟桥,由13条木船联缀而成,桥面铺设活动木板。初名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 青州分司孟周衍详请盐院郑禅宝营造,故又称孟公桥。到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10月,因铺设从东浮桥至东站有轨电车路轨,由津海关道和奥、意租界领事署及比商天津电车电灯公司合资改建为永久性的钢梁铁桥,存留至今。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时,在金汤桥胜利会师,因此该桥也称为“会师桥”。原来也是用电力启动的开合桥,1970年第二次大修时,开启设备才被拆除。2005年10月,金汤桥大修提升完成,桥面铺设绿色钢化玻璃,水面设音乐喷泉造景,桥两侧有几年解放天津额大型雕塑。该桥作为历史文化名桥,定时开启演示,供游人观瞻。

看天津老建筑 天津物质文化遗产之风貌建筑

看天津老建筑 天津物质文化遗产之风貌建筑

起士林大饭店

天津起士林大饭店位于浙江路33号,始建于1901年。由德国人阿尔伯特·起士林以自己的名字创办,据传他曾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宫廷厨师,曾任袁克定(袁世凯长子)的西餐厨师。1907年,起士林在法租界中街首办起士林点心铺,后迁到德租界威廉街(现解放南路)光路影院对面。1940年在现址建摩登式、钢混结构四层楼房,原为“维格多利西餐厅”。该建筑面积4756平方米,平面呈扇形,外观为弧形,大理石镶面,大玻璃窗。解放后改名起士林大饭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驰名中外,声誉显赫。

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南开区东门外大街,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1326年(元泰定三年),历经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宗教建筑。建筑群坐西朝东,面向海河,从东向西,主要建筑包括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主体建筑是大殿,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中间面阔3间,进深3间,7檩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悬山顶凤尾殿,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木结构建筑风格。该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天后宫之一,也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之一,属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1860年后,英法联军进驻该址,曾把佛像运出,把大殿作为兵营。“五四”运动以后废庙兴学,庙产统归天津县学善产,曾开办过“天后宫小学”。在近代该址曾作为商业会所。1985年进行了大修,近几年来又不断进行整修。现为天津民俗博物馆。

每年天后诞辰,以天后宫为中心举行大型民间酬神庙会活动,沿河船户、周边信众亦纷纷到来,各地商贾云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业街——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荣。

天后宫位于天津古城东门外,始建于元代。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而天津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宫(当时叫天妃宫)于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没钱的也来求财,没儿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灾。这是古人无法克服海洋、江河险难而求助神灵的消极表现,也反映了苦难民众的古朴文化心态。

看天津老建筑 天津物质文化遗产之风貌建筑

北疆博物院旧址

北疆博物院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天津外语学院院内,始建于1914年,建筑面积1640平方米,使用面积1000平方米,由当时著名的比商义品公司建筑师比奈设计、监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了防盗门和双重窗户。平面呈“工”字形,北楼南楼均为三层,两楼之间用跨空封闭式天桥相连。陈列室采用中心牛腿柱框架结构,设计独特的建筑风格。初名为“黄河白河博物院”,其标本搜集范围界定为黄河流域和白河流域的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故称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的创建人为曾获法国科学院博士学位的传教士、博物馆学家梨桑,中文名桑志华。虽然当时是一所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但由于和工商大学同在一个大院里,互通互补,犹如一体。1930年又在办公楼南首增建新楼,南北二楼又以通道相连接,博物院遂形成完整的格局。1952年天津市政府接收北疆博物院,1957年更名为天津自然博物馆。

北疆博物院是北方地区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建立时间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在北疆博物院陈列馆建成之前,桑志华将一些珍贵的植物标本赠给巴黎博物馆、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标本仍保存在这些博物馆中,也使欧洲人从这些展品中了解到了东方的地质和植被。还激发了法、俄、瑞典、比、奥等国专家学者来华考察的愿望。他们与桑志华共同进行标本的收集、研究和整理分类工作,其中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参加了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牙骨的鉴定工作。

看天津老建筑 天津物质文化遗产之风貌建筑

看天津老建筑 天津物质文化遗产之风貌建筑

没有什么比历史遗留更有厚重感,那些天津老建筑就是历史的见证,仿佛当年发生的人和事就在昨日,令人感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