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直在,春天之美也一直在。春天不理会疫情,疫情也奈何不了春天和春天将要带来的改变。 故事原文 杨朱之友曰季梁。季梁得疾,七日大渐(人之将死,古人谓之“大渐”),其子环而泣之,请医(人之常情)。季梁谓杨朱曰:“吾子不肖如此之甚,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寓哲理于歌加以开导)” 杨朱歌曰:“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匪佑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医乎巫乎(指能够沟通天地的人)?”(杨朱作为道家高人,唱出了左右人类生命的是什么。) 其子弗晓(普通孝子而已。不如其父有道),终谒三医。 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三位医者既体现医者不同水平,更体现的是我们对待生命的三种人生态度) 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渐,可攻也。”季梁曰:“众医也(根据患者症状能诊断清楚何病,这种普通中医也是稀缺了),亟屏之(jí,急。亟屏:让他赶快退下吧)。” 俞氏曰:“女始则胎气不足,乳湩有余(dòng,比喻后天喂养)。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弗可已也。”季梁曰:“良医也,且食之。” 卢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药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医也,重贶遣之(kuàng,赐与)!”俄而季梁之疾自瘳(chōu,病愈)。——《列子·力命篇》 ()内为简单注解 故事后 故事到底想说什么, 列子从不会给出具体答案。读列子故事,全凭各位读者君根据文中给出的线索自己思考。以后各位读者君再看到有说我们中国的教育是填鸭式教育的就可以无视了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面对始发于武汉的疫情,恐慌,无益于遏制疫情,过多关注网络各种迎合大众心理趋向,喜好趋向、性格趋向的诱导信息实不利于阅读者自己的身心健康。如何坦然面对社会的突发事件,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婴孩要展示给大家的。它也是中华民族每当面对生死考验所原本具有的心理硬核实力。 春天早已来临,迎春花早已悄悄绽放于蓝天下。玉兰花、牡丹、芍药、樱花和无数不知道名字的花儿也将依次笑盈盈于春风里。美一直在微笑着看着我们,春天也一直在默默的守护着我们,疫情终将结束,中华大地必将又迎来新一年的春花秋实! 白话一下 杨朱的朋友季梁得了病,七天后,眼看就要不行了。季梁的儿子都围着季梁哭,主张找医生。 季梁对看望他的老朋友杨朱说:“我的儿子很不像样,你何不替我唱支歌,开导开导他们?”杨朱于是接受了季梁的委托作歌唱道:“天都不知道,人又怎能通晓?不是天能够保佑,也不是人把业造。我啊你啊,又怎能知道? 医生啊巫师啊,又哪里能知晓?” 季梁的儿子没听懂。父亲得病快要死了,当然要请医生来救治。他们也没错。于是请了三个医生矫氏、俞氏、卢氏,来诊断他父亲的病。 矫氏对季梁说:你这病是寒温虚实失于调节,再加上饥饱无度,贪色纵欲,精神忧虑,心情烦乱所致,并不是什么被鬼迷了,或是上帝菩萨使你生病。虽然目前你病到了最后的关头,但是还有希望。 季梁是有道之人啊,一听,这个医生是一般的好医生。吩咐家里的人赶快给诊费,请他走路,我不需要吃药。 第二个医生俞氏告诉季梁:你先天胎气已经不足,后天营养又太过了,把身体搞坏了。你的病啊,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来源已经很久了,据我判断,不能治了。季梁一听,说:这个医生比较高明,招待他吃饭,吃了饭不要他下药,就请他走吧! 第三位医生卢氏对季梁说:你的病不是由于天,也不是由于人,也不是由于鬼,你既然承受了生命和形体,就有个确定力量在制约着,通达的人也有懂得这个道理的。药石又能把你怎么样呢? 季梁一听说道:这个是神医啊,走时送一笔礼金给他。这一下,季梁的病自己又好了。 计1581字 传承经典 传播美与安宁 尽在雅兰在世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