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慎字画鉴别审判方法诀窍

 博搜艺术 2020-02-18

 1,书画的时代风格。书画作为文化艺术,既有其自身的积累和师承,也有自己发展的历史,是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物质条件及生活习俗的影响和制约。不同时代的绘画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如果一幅绘画不符合时代特点,那很可能是赝品。

 2,对于利用纸张或是绢素来判断绘画真伪以及鉴定作品年代,现在也与高科技的手段相结合。丝织和纸张研究的专家,曾对一些古绢和古纸做过高精度电子显微镜摄影,积累了一些丝质编织结构的图像资料、纸张的材质和纤维组织的图像资料,为绢纸的时代鉴定提供了基础性的科学数据。

 3,洗由于陈旧的画心是自然泛旧色,除用化学试剂清洗外,毛茬不会褪色,湿水后也不能随意提取。新做裂口的画芯,一般来讲事先都是做了旧色的,毛茬过水以后,泛灰白色至白色(上面那幅对联就是如此),湿水后也易提取。

 4,当前书画作伪技术已经非常高超,因此传统经验鉴定与现代科技检测相结合是书画等鉴定发展必然之路。作为书画收藏家、鉴赏家,也要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鉴定方法。借助现代仪器如艾尼提高分辨显微镜,不要怕被别人嘲笑"外行",掌握了新的鉴定技术才是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5,字画收藏,五大乱象扰人心

 一乱:名家大师满天飞。过去,即便是成就很高的书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生前也不敢妄称“大师”;现在,有些人的“头衔”高得令人生畏——联合国某某书画大师。

 二乱:赝品书画泛滥成灾。书画市场的赝品交易已成常态,各种制假作假手段应有尽有,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从绘画、题款、制印、裱贴到销售“一条龙”制假售假产业链,运作缜密,分工明确。

 三乱:书画鉴定以职谋私。一些书画鉴定家被利益所熏,睁眼说瞎话,丧失了书画鉴定的权 威性。

 四乱:拍卖公司坐收渔利。在拍卖公司公开声明的条款中,拍卖公司对所拍赝品不担责任,而是把风险和责任都推给委托方和买方。有的拍卖公司为赝品大开绿灯,甚至为赝品出具“身 份 证”,使买家误入陷阱。

 五乱:谁的字画好卖,谁的作品就满天飞。艺术批评家刘传铭曾计算过,齐白石就算每天画,留存下来3万张作品了不得了。但是,目前艺术机构、收藏家、美术馆和市场上的齐白石作品约有35万张。

 6,一般在讲,仿作是没有蓝本的,作伪者凭自己的想象,仿学某人笔法结构,自 由写作而成。大都是因为缺乏古本临摹,就不得不这样作,当然容易露出作伪者的本相来,或与时代风格不相符合。但因为自然活泼,也有容易欺人的一面。还有虽有原本,但作伪者略取大意,不予照临,亦可谓之仿。

 7,看到画上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大家公认是真迹,此卷无款识,鉴定依据除书画本身的时代风格外,张著的跋也很重要。张著金时人,泰和五年(1205年)受监御府书画,离张择端的年代不远,他的话可以令人相信。后人的题跋对书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