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齐名,病死率很高

 姿势分子_ 2020-02-18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恐怖的埃博拉病毒,相信看过那篇文章的朋友,都对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和患者的惨状有了深切的感受。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埃博拉病毒的“兄弟”,和它齐名的恐怖病毒——马尔堡病毒。我们作过介绍,人们根据病毒的危险性将病毒分为四个等级,级数越高,代表危险性越高。即便是艾滋病和SARS,都只能排在3级,而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并肩,归类为4级病毒。

那么,马尔堡病毒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事情还要从1967年说起。

当时,德国的一些医药医疗机构从非洲采购了一批非洲绿猴,以用于研究治疗小儿麻痹的药物。按说当时的人们也知道,野外的猴子是可能携带病毒的,所以在出口之前,都应该经过检疫。但是,为了赚钱,出口公司经常会选择性遗忘掉检疫,把看起来没什么大毛病的都给予通过。其中,有几只绿猴,就被送到了马尔堡的一家医药公司。

负责照顾这些猴子的饲养员很快发现,在大部分猴子都愉快地玩耍时,有两只猴子蜷缩在一旁。当他仔细查看的时候,发现这两只猴子有点恐怖,眼眶深陷,眼球充满了血丝,呈现出恐怖的红褐色,就像中了邪一样。当他想要伸手去抚摸它们的时候,这两只猴子突然狂躁起来,狠狠地咬了他一口。

饲养员悻悻地离开了,他以为这两只猴子患了狂犬病,而自己公司做足了充分准备,定期打各种疫苗,所以并没有在意。

接下来,他就发现自己发烧高到离谱,头痛欲裂,精神萎靡,不断呕吐,一度吐到一点食物没有,开始吐血。他不得不去医院检查,而医生也不知道他到底得了什么病,最终他凄惨地死去。

接下来,他的同事、其他接收了绿猴的机构的人员,一共有31出现了这些症状,其中7人因此丧命。

科学家意识到,这是一种全新的疾病。经过检验分析,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了这个——

这就是著名的马尔堡病毒,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这样长条状的病毒,它和不久之后发现的埃博拉病毒都被归类为丝状病毒。

和埃博拉病毒一样,马尔堡病毒在感染患者之后,首先攻击免疫系统,切断T细胞的信号来源,导致其无法形成抗体,然后攻击巨噬细胞,将其消灭。接下来,马尔堡病毒会攻击淋巴系统,进而对肝、脾等内脏下毒手。

从患者的症状来说,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也比较相似。它会导致患者发热、无力、全身酸痛、上吐下泻、牙龈等处出血,甚至在呕吐和排泄的时候都会伴有出血的现象,十分可怕。

因此,在治疗马尔堡病毒感染者的时候,必须要针对各个方面加以治疗,因此难度很大,导致感染者死亡率很高。比如1967年第一次传播,31个患者死了7个,病死率接近1/4。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平均病死率为50%,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88%(数据同样来自于WHO)。

而且,和艾滋病毒相比,马尔堡病毒的传播更加容易。比如受感染的猴子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其实也是病毒精心策划的传播渠道,可以让它更容易将自己传播到伤者的伤口实现传染。此外如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等,均可以传染马尔堡病毒。因此,在生物安全等级中,马尔堡病毒被排在4级,可见其恐怖之处。

对于马尔堡病毒,我们的了解也很有限。它的自然宿主是谁,我们也没有找到(只知道蝙蝠可以携带这种病毒)。如何研发疫苗、如何治疗,现在也不确定。实际上,我们对于马尔堡病毒所属的丝状病毒,了解也很有限,这种病毒的分类也是从马尔堡病毒的发现开始的。在1982年,病毒分类委员会才正是承认了丝状病毒的分类和独立学科。

从上面的内容中,大家可能已经发现,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具有高度相似性,不论是致病机理还是传播方式、死亡率,都如出一辙。另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来自于非洲。

包括艾滋病、登革热等烈性传染病,同样也是起源于非洲。那么,非洲为何会出现这么多传染病呢?其中有何缘由呢?我们下一期再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