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伤寒-212

 白玛多吉8799 2020-02-18

             《伤寒杂病论》

                   ――第二百一十二条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注:①日晡所:下午三到五时。日晡,傍晚时分;所,约略。

  ②循衣摸床:患者神识不清,两手不自觉地反复摸弄衣被,多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

释义:(陽明腑实重证的辨治与预后。)

  伤寒当为广义,误施吐下,热邪不解,反伤胃肠津液,以致热结陽明,化燥成实。因陽明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故邪在陽明可持续较长时间。不大便五六日,甚至十余日,腑气壅塞既久,则腹胀而硬、疼痛拒按等,自在不言之中。日晡所发潮热,是为陽明腑实证的典型症状之一。以陽明旺于申酉之时,陽明热炽,逢其旺时而增剧,则发热有定时增高现象,如潮水之定时而至。不恶寒,指陽明外证而言,即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此陽明燥实内结之证,毕露于外。陰精受伤,火热上炎,扰乱心神,故若有所见,妄言妄语,声音高亢,或有惊呼,躁扰不宁,谓之“独语如见鬼状”。此与谵语同类,而语言乖妄更甚。病至如此,必以攻下为法,用大承气汤,泻其燥热,夺其实滞,以免津枯火炽。

  若因循失治,当下不下,坐失治疗时机,病情进一步恶化,则燥热伤津增剧,心胃火燔严重,由妄言妄语竞至神志不清、昏不识人、循衣摸床、肢体躁动不安、精神不宁、微喘直视等脏陰竭乏、陽不敛阳、神不守舍、气不归根的危候,甚而昏迷不醒,全无知觉。循衣摸床者,是当昏迷未深之时,双手无意识之动作;惕者,惊恐也。患者每遇微小刺激,即有惊惕之状,此系陽明热盛伤及心气之候,总由热极津竭、邪实正虚所致。微喘者,呼吸急促而表浅也,是胃热上炎于肺,肺失清润肃降,治节不行之象。直视者,目瞪而不能运转也,为津伤不能滋养筋脉所致。此时病情固属严重,然必参合脉象,而断其顺逆。若脉弦长有力,是病虽重,而其禀赋较厚,津液尚未全竭,正气尚存,还有生机,可作急下存陰之图,故曰脉“弦者生”。若脉见短涩,往来迟滞不畅,甚至三五不匀,至数不清,是正虚邪实,热极津涸,营血衰少,陰液将竭,胃气不存,生命难以为继,故曰脉“涩者死”。

  针对上述病情,需要特别提醒医者,当陽明燥热已成之时,就应该提高警惕性和预见性,虽仅见“发热谵语”,亦当用大承气汤及时泻下,不能延误时机,以防病情加剧或恶化。“微者”是与“剧者”相对而言的,是说病势尚未极重,而并非指腑实轻证。此外,还寓有“见微知著”之义,“微”时不警觉,“剧”便随即而至,与其“剧”时急下,莫若“微”时就攻。

  由于大承气汤是泻下峻剂,易生变乱,故又及时告诫医家:“若一服利,则止后服。”一服便利,寓有“体虚易动”之虑,既然燥热已下,就不宜再进峻猛之剂。强调中病即止,以免过剂伤正,防止另生他变。

己亥年八月初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