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亚平宁强邦到地中海帝国,击败迦太基后的罗马为何执意东征

 有魔气历史 2020-02-18

      布匿战争发生于公元前264年到前146年之间,前后一共分为三个阶段,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为了争夺地中海西部的控制权而展开的一场著名战争。在百余年间的漫长对峙中,第二次布匿战争后期,罗马在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的攻势连接取得胜利,并成功逼迫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离开意大利,从而占据了战略层面的绝对主导权。

      战后不久,罗马人出于对迦太基经济复苏的担忧,要求其交出汉尼拔,迫使汉尼拔自我流放到西亚地区,先后效力于塞琉古王朝、亚美尼亚王国和比提尼亚。罗马之所以在战胜之后继续保留迦太基残余,一方面源于急需休整被汉尼拔摧残的意大利本土、并重新征服半岛上的反罗马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迦太基与罗马约定了长达50年之久的战争赔款期限。当然,50年期限一结束,罗马再度发起对迦太基的征服,并将北非迦太基城夷为平地。颇为有趣的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在刚刚掌握了地中海西部控制权的时候就迅速将目光对准了其东侧的希腊世界。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罗马发起东征,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将地中海囊括成为自己内海的呢?

安全驱动:向伊利里亚和马其顿亮剑

      自亚历山大帝国瓦解之后,整个西亚及地中海东岸地区就处于长达两百多年的继业者战争中,最终占据西亚的塞琉古王朝、割据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和坐拥爱琴海地区的马其顿安提克王朝构成了希腊世界三足鼎立之势。然而不同于其余两个王朝,马其顿安提克王朝所处的爱琴海地区,因山地密布、海岸线犬牙交错,其地缘板块并不利于建立一个真正集权的国家。正因如此,在安提克王朝的势力范围内依然充斥着许多独立的城邦,征服这些城邦就成为马其顿维护自身霸权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之下,当公元前220年至前217年马其顿应亚该亚城邦同盟之邀派兵击败斯巴达人之后,顺势也将这些独立城邦纳入势力范围甚至领土。

      正当马其顿人为巩固自身霸权而努力之时,罗马人也于前219年发起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伊利里亚位于希腊半岛西北部的亚得里亚海沿岸,与亚平宁半岛隔海相望,虽不能算作希腊世界的一份子,罗马跨海登陆此处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护亚得里亚海的航行安全,却也对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产生了一个危险的信号。毕竟,谁也无法保证罗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在哪里。所以,当公元前22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后,马其顿也开始见机行事,一方面想要趁汉尼拔屡屡击败罗马的机会,通过与迦太基结盟取得登陆亚平宁半岛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想要效仿亚历山大大帝统领全希腊人东征的先例,率盟友西征罗马以进一步巩固霸权。基于此,马其顿参与了汉尼拔构筑的从伊比利亚、亚平宁到巴尔干的“封锁罗马之弧”。

      正是源于地缘安全层面的考虑和自身霸权地位的需求,马其顿在与汉尼拔正式达成同盟协议后不久,便于前216年夏天派遣海军袭击罗马羁縻之下的伊利里亚,史称“第一次马其顿战争”。马其顿之所以放弃从陆路跨越山脉出征伊利里亚,而是通过组建海军达成这一目标,是因为跨海讨伐罗马才是他们的真正想法。最终,马其顿和汉尼拔双双落败于罗马人之手。既然马其顿曾在汉尼拔军队肆虐意大利半岛之时趁火打劫,那么当罗马人得以腾出手来之后出兵向马其顿复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经济驱动:征伐希腊世界和掌控地中海

      事实上,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的版图已经从亚平宁半岛扩张至了伊比利亚以及地中海西部的众多岛屿上,这也导致海洋商贸经济自罗马社会中的比重急剧增长。曾经的地中海贸易霸主迦太基已经衰落,希腊人也因此成为罗马在商贸层面最大的竞争对手。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对外扩张、经济飞跃和人口保障,曾经赖以生存的“拉丁姆”地区,其耕地面积愈发难以承载起罗马的体量了。寻找新的农耕区域,即有利于维持罗马农业经济的运转,同时这些新的农业产地(也即商品输出地)被罗马自己掌控也符合罗马新兴商人阶层的利益。

      当时的罗马刚刚汲取了汉尼拔诸多军事战法和战略外交的思想,并迅速在巴尔干以及小亚细亚地区学以致用。前文提及,由于爱琴海地区零碎的地形特征,马其顿难以建立完全意义上的集权统治,故而给予罗马人很大的外交操作空间。公元前200年,刚刚取得第二次布匿战争胜利的罗马,就以帮助帕加马(小亚细亚爱奥尼亚地区)、罗得岛维持独立地位的名义发动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此时的希腊世界,其整体力量远胜于罗马,然而由于地缘因素导致长期的城邦林立传统,许多被置于马其顿管辖之下的希腊城邦为了重新获得独立地位,反而将罗马人视作全希腊的解放者,这其中就包括了曾经为了抵御斯巴达而引援马其顿的亚该亚同盟。

      就这样,罗马人凭借坚强的经济、军事基础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手腕,很快就赢得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的胜利。在迫使马其顿将自身势力退回到自己的领地后不久,罗马人又于前192年与塞琉古王朝发生冲突,即安条克战争。原来,当马其顿的势力从爱琴海沿岸退出之后,塞琉古王朝认为这是一次向希腊半岛扩张的大好时机,于是出兵色雷斯地区。然而就如同当初马其顿认为自己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撼动罗马对亚平宁半岛的统治一样,塞琉古王朝对希腊半岛的野心同样轻视了罗马人的实力和决心。最终塞琉古在海陆两条战线惨败,不仅导致罗马成为环地中海地区的唯一海洋强权,亦导致大夏和安息完全脱离了自己的统治,从此雄风不复。

地缘驱动:囊括地中海沿岸的霸主之路

      如果说早期罗马共和国向东征伐还是源于航行安全(两次伊利里亚战争)和战争威胁(第一次马其顿战争),此后也只是对耕地的渴望和对商路控制的欲望而做出的价值权衡(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和安条克战争),那么在迦太基、马其顿和塞琉古相继沉沦之后,罗马下一步征伐的驱动因素就更多的源于地缘层面了。公元前171年至168年,马其顿意图重新向色雷斯和伊利里亚地区扩张,遭到罗马的强硬反对,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爆发。此战之后,马其顿被分割称为四个自治共和国,在事实层面已经沦为罗马的属地。公元前149年,鉴于马其顿人对四个自治共和国的不满(也是对罗马统治的不满),罗马派兵镇压,并于前146年彻底将希腊地区囊括到罗马版图范围之内。同年,刚好完成50年赔款期限的迦太基遭到罗马袭击,北非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至此,地中海和北侧的欧洲沿岸、东侧的亚洲沿岸以及北非迦太基故地皆称为罗马共和国的疆域,如此就仅剩下偏安一隅的埃及托勒密王朝游离于罗马人构筑的环地中海世界之外了。埃及之所以被罗马放置到最后予以解决,是因为其本身就是地中海周边最为重要的商品(手工业品、农产品)输出地,其相对独立的地缘结构(主要竞争对手只有东北方向的塞琉古王朝,因而倾向与罗马结盟)又与罗马没有太大的地缘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埃及的粮食产量能够很好地弥补人口日益增长的罗马需求(贸然开战反而会引发罗马的粮食危机),这也是罗马曾协助埃及抵御塞琉古王朝,并屡次协调托勒密王朝内部权力斗争的根本原因。当然,后来当罗马的势力逐渐蔓延至黑海沿岸、高卢地区,甚至远及不列颠之时,基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地缘逻辑,埃及最终还是被并入罗马帝国的治下。

      综上所述,罗马在经历了皮洛士战争和布匿战争之后,开始向亚平宁半岛以外的区域扩张,并因此引发了布匿战争。为了保证亚平宁半岛东侧的亚得里亚海航行安全、剪除马其顿的战争威胁,罗马曾多次向巴尔干半岛派兵。后来随着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落幕,罗马得以腾出手来专心处理希腊方向的事务,并基于经济驱动因素积极参与巴尔干、小亚细亚乃至西亚地区希腊世界的事务,最终因地缘驱动因素而兼并了迦太基、希腊半岛、塞琉古西部沿海区域和埃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