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2000年前的苏格拉底早就告诉我们了

 南山梵境 2020-02-18

我们不能轻易相信进入我们头脑中的任何一个偶然观点。混乱、模糊和空洞的思想充斥着我们的头脑;我们有许多尚未充分理解的观点,甚至从未检查过这些观点,我们基于信念接受了大量偏见,而并不理解这些偏见的含义;我们做出大量任意的断言,而并没有为其提供辩护。

事实上,我们根本没有真正的知识,没有真正的信仰;我们将理智的大厦建立在沙土上,除非我们重建大厦的根基,否则整个大厦就会坍塌。

我们最迫切的任务就是使我们的观念明细,理解术语的真正含义,正确定义我们所使用的概念,准确地知道我们正在谈论什么,然后我们还应当为我们的观点提供理由,证明我们的论断,要思考而不是去猜测,要用事实证明我们的理论,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纠正。

以上是2000年前苏格拉底在追求真理时遵守的原则,也是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的方法。

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有点陈词滥调,但是在当时的环境里,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所以他的结局是“悲惨”的。

如今,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交流环境,却时常感到没有值得我们称赞的交流氛围,键盘侠、喷子等一些无脑之人遍及各个角落。

我们每天花费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浏览着各种信息,只是为了调动起我们因上班而失去的激情。

那个谁今天结婚了、出轨了、离婚了……这些事能让我们高兴或者气愤半天,而看到开头那几段话时却感到有些厌烦,因为它并没有那么有趣和惬意。

有人说上班已经累成狗,下班了就要放空,然而结果却是我们的心灵被这些放空的方式吞噬了,长时间搞笑低俗的段子文章视频占据着我们的头脑,以至于一看到他们多巴胺条件反射的增加,而其他的更值得我们放空的方式却丝毫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放弃那些纯粹的无关紧要的放松方式,而追求可以丰富我们思想的方式,毕竟后者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精力。

只是我们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没了前者人容易变得呆板和封闭,没了后者人又容易变得肤浅和浮躁。

所以花费一半左右的业余精力去审视自己的观点,明确自己表达的意思,有理有据的反对别人,就成了我们新时期的任务。要想活出自我,要想独立思考,别无他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