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下辨之战”的失利,看马超在蜀国的地位

 二岸猿声啼不尽 2020-02-18

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因此在谈及三国故事之时,众多读者总会将目光聚焦在蜀汉政权。蜀汉名将辈出,而四方将军(关长马黄)更是天下闻名。但蹊跷的是,在蜀国一流名将之列,马超的表现却平平无奇。

从“下辨之战”的失利,看马超在蜀国的地位

马超年少成名,曾经纵横陇右地区。从渭南之战马超的表现来看,他也当得起有勇有谋。对此,曹操无不感慨:“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当时马腾在许,即便马超兴兵关中,曹操也始终没向马氏一族痛下杀手。由此可见,曹操还是希望能取得马超的效忠的。以马超之勇略,刘备本该重用于他。可事实上,马超在入蜀之后鲜少出现,甚至没有一次单独领军作战的机会。那么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一、浅析下辨之战的失利

读《三国志》可知,马超归蜀之后,的确有过一次亮相。地点发生在下辨,算是汉中之战的前哨战役。不过很可惜,马超的发挥差强人意,还给刘备带来了巨大损失。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另外,据《华阳国志》记载,益州豪族出身的雷铜,也战死在此役当中。

下辨,属于武都郡。此地与阴平郡相邻,是陇右地区与汉中之地的交界处。后来邓艾入蜀,便是偷渡阴平小道,故而此地战略性不言而喻。刘备令吴兰、雷铜等人顺沿嘉陵江向上占据下辨,可还是不放心,继续委派张飞、马超二人为之策应。刘备的安排比较合理,在此地安排一支伏兵,可截断曹操退出汉中的去路。

从结果来看,刘备这个打算落空了。不仅如此,蜀汉还损失了吴兰、雷铜与任夔三员大将。《三国志集解》中提到:“张飞屯固山,曹洪破吴兰,飞退走。是飞虽勇猛,亦时为强敌所败也。”不难看出,后世史学家多将目光放在了张飞身上,而忽略了马超的作用。可在笔者看来,马超才应当为下辨之战的失利负责。

从“下辨之战”的失利,看马超在蜀国的地位

《三国志·曹休传》记载:

“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可以看出,张飞在下辨之战中,只起到了骚扰敌军后方和虚张声势的作用。作为与张飞同等级的大将,马超自然要另坐镇一处,不难推测,他应当是负责正面战场。由此可见,马超肩负的责任应当更重要一些。

二、自导自演贬马超

有没有一种可能:马超不被刘备重视的原因,便是此战之失利呢?以笔者观点,这正是刘备“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刘备派兵去下辨驻守,这无疑是一个高明安排,可当中也存在着几个疑点:

其一,双方实力不对等。上述记载可见,马超、张飞等人的对手,是曹洪、曹休等人。尽管此二人表现平平,但他们统领的却是名震天下的虎豹骑。这支部队不仅善于奇袭,而且有很高的机动性和杀伤性,可谓是曹魏第一精锐。对此,刘备不可能不知道。而从吴兰领导的蜀军来看,多为私人部曲,他们的战斗力远逊色于虎豹骑。

从“下辨之战”的失利,看马超在蜀国的地位

其二,张飞为何绕后?张飞和刘备都出身于涿郡,多年征战下来,两人的关系不言而喻。可在下辨之战中,本应备受刘备信赖的张飞,却只是被安排去骚扰敌军。从张飞的战斗经历中,也不难看出他完全就是在“打酱油”。因而当下辨之战失利之后,战败的主要责任便归咎于马超身上了。

此战失利,也不单单是损失了三位大将而已。曹操退出汉中之后驸马杜袭当时留督汉中军事,“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馀口”。另根据《三国志·张既传》:“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张既劝说曹操以利益相许,后者欣然允诺,“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可以看出,曹操将汉中百姓迁往中原,便是从武都郡而走。而刘备花费大代价打下汉中,却没能如愿掠夺人口,这无疑是更大的损失。

对此,负责镇守武都下辨的马超,自然要负上一定责任。刘备拿下汉中后,马超虽然进位左将军,但始终在边地驻守,这显然是不受重用的表现。从本质上来看,刘备不相信马超的主要原因,是后者的“强而无义”与“勇而无仁”。但刘备向来以仁厚大气、唯才是用而著称,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他当然能以这个理由便贬黜马超。故而马超在下辨之战中失利,便成为了刘备贬他去边地(马超为凉州牧)的绝佳借口。

从“下辨之战”的失利,看马超在蜀国的地位

说到这,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既然下辨的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刘备为何不能加派人手驻守呢?难道为了开罪一个马超,刘备就甘心放弃整个汉中的人口吗?在笔者看来,刘备显然更想要守住下辨。可从当时局势来看,刘备集团经历连年征战,已经无力再调派出更多人手。毕竟主战场位于阳平关、马明阁等地,刘备与曹操已经相持了一年多。甚至远在荆州南郡的关羽,也听令进攻樊城、襄阳,以缓解刘备在汉中之战的压力。

三、威武并昭镇羌胡

在《上刘备为汉中王表》中,马超位居首位,可知他在蜀中的地位和名望,要远高于一般臣子。可因为一些不义不忠之举,导致世人对他的看法,基本上都是“强而无义”。对此,刘备自然不敢对马超重用。可马超的威名摆在那里,刘备也不能拿他如何,索性便只给马超高位,而不给军权。刘备进位汉中王,马超为左将军,地位略高于张飞;待到刘备称帝之后,马超又升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一职,进封斄乡侯。

刘备攻打益州时,马超前来投奔,于是“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裴注《典略》亦记载:“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

从“下辨之战”的失利,看马超在蜀国的地位

这件事证明了马超的声名之高,原本难攻的城池,马超只是在城下露了一面,刘璋就开城投降。不难发现,刘备看重的只是马超的威名,而不是他的勇略,马超在刘备这里也只是一个“挂牌将军”罢了。这正如刘备对他的评价:“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

在刘备看来,马超身上唯一的价值,不过是“威武并昭”,对羌人有着极为强大的威慑力罢了。身为一代名将,马超却无法单独领军作战,这是何等的讽刺?正因如此,马超在蜀时也常怀忧惧,年仅47岁便郁郁而终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实在叫人唏嘘感慨。

从“下辨之战”的失利,看马超在蜀国的地位

参考文献:

裴注《三国志》

常璩《华阳国志》

卢弼《三国志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