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体思维的构建与思维维度的划分

 gm63 2020-02-18
                立体思维的构建与思维维度的划分

  1、立体思维的概念:像、意、道

  世界是精彩的,但又是令人烦闹的。人们尽管为精彩纷呈的世界赞叹折腰,但也为无法真正认识和应付这个世界而苦恼不已。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希望能为人们消除心中的疑惑,累积至今学说流派已数不胜数,但人们在面对现实世界时,内心依然还是惴惴不安,难以找到片刻的宁静。

  系统全面地观察世界的立体学说刚好解决了这个认知难题,不仅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也延伸了人们的认知深度,现在就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依次介绍给大家。

  要想进入浩瀚深邃、趣味无穷的立体思维空间,必须先认识“像”、“意”、“道”三个重要的概念。

  大家知道,《易经》中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象征天、水、山、雷、风、火、地、泽八种事物,这八种事物就是八卦的卦象。在立体思维中将八卦卦象统称为像,不过像的内涵在传统八卦卦象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代表客观世界的所有事物,不仅可以代表客观存在的事物,还可以代表虚构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只要能进入意识,即可成为像。立体思维的像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变幻的容器,装得下世界的一切事物,这种事物可以硕大无比,也可以毫如尘埃;可以具体清晰,也可以虚无飘渺,总之,世界的一切在意识中的存在,在立体思维中都可纳入像的范畴。

  在八卦中用坎卦象征危险、巽卦象征无孔不入的特点等物体的外在表象特性和艮卦象征制止、坤卦象征包容等物体的本质特性,也就是说,在使用八卦的卦象时既可使用象征事物的本质特性,也可使用象征事物的外在特性。在立体思维中,当像指向具体事物时,将把像的本质和外在表象两种特性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每一种特性统称为像的一个侧面属性。可以看出在立体思维中,像是抽象与具体的结合体。

  在立体思维中,一方面所有的像按照概念内涵大小的排列顺序在意识空间中呈层次状展开,所有具体的像都包含很多更具体的像,同时也包含在其它像之中;另一方面,所有具体的像被分解为各种属性,像的本体可以想象成一个拥有各种属性的 “透明”意识容器,成为思维空间中的一个指示符,这样就可以把像简化为一个单纯的意识,便于我们在思维空间中同时想象大量的物像并连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六十四卦中的上卦和下卦的“阴-阳”辩证关系在立体思维中称为意,即代表世界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意是像的各个侧面属性的具体表现,是一个辨证的概念:一方面包含正反两个方向的联系,另一方面还是相生融合与相克对立关系的结合体。在立体思维中,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具体直接的,也可以是抽象简接的,不过尽管意的定义非常宽泛,但也不能脱离人类意识可以捕捉的范畴。

  像和意是立体思维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对应哲学概念“物质”和“联系”,所以通篇研究像意变化规律的立体思维也称为意像思维。在立体思维中,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像和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意被当作像时,像便成为了意。

  在研究像意规律时,有两组特殊的像意概念是无法回避的,即“有-无”和“肯定-否定”。有和无、肯定和否定都可以作为像,其中无为空像、否定为否像,在思维中都占有一个像的意识,但为了研究需要,在同一个思维空间中构建完整的意识空间时也把有和无、肯定和否定中的一个当作意,如把无当作意,则有为像,把否定当作意,则肯定为像,反之亦然。

  提起研究物质运动的规律就必然会想到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立体思维中也有“道”的概念,但与老子的“道”有了很大的区别。读过《道德经》的朋友都知道,老子的“道”很抽象,就是指摸不着看不见的规律。立体思维中的“道”是对像变化发展的一个指向,不仅包括老子所描述的“道”的意思――抽象规律,还包括所有由相异意识点连接而形成的轨迹,可以是具体的,如道路、轨道及线条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思路、发展道路及学习进展等等。

  上文介绍了像、意和道三个概念,三个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抽象的特性,又有具体形象的特性,立体思维的这一特点一方面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另一方面,将抽象和具体相互转化,有利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理解。

  2、立体思维的维度划分

  当我们遇到复杂的情况时,往往会因为信息太多太杂而一筹莫展,无从下手。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没有作全方位的分析和理解,在头脑中无法形成清晰有序的像意体系造成的。立体思维通过对思维进行维度上的划分,巧妙解决了这一难题,为思维向广度和深度的扩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将像的外延提升到无限的高度时,世界万物就变为了同一类事物。外延无限的像在立体思维中称为点像,点像虽然有点的形体,但内涵为空,类似于数理中的变量,可以代表世界所有事物。

  若干个像通过意连接后形成的像通称为道像,道像包括由点像连接而成的线像、由线像连接而成的面像和由面像连接而成的体像,而点像可以理解为特殊的道像。道像有时会体现时间特性,有时会体现空间特性,有时两者兼有,有时又两者兼无。

  点像、线像、面像和体像其实就是在各个层次上对像的认知,认知内容依次从简单逐渐丰富。立体思维根据点像、线像、面像和体像的认知结构将思维分为0维、0.5维、1维、1.5维、2维、2.5维和3维,下面对各维度作详细的介绍。

  一、0维维度 0维维度着眼于孤立的点像,是一种直观的整体性思维,所有认知都产生于具体事物带来的感官刺激,是一种纯感性认知。具有0维思维的人对外界刺激的感受特别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极其细腻和深刻,感性认知异常丰富,但对事物概念内涵的理解却几乎为零,所以在立体思维中用点像来表示0维思维的事物。0维思维的不足之处是过分相信和依赖自己的直觉,认知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思维容易固定在某个观点或对象上面。

  二、0.5维 0.5维是将两个点像进行关联的思维。0.5维关联是两个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而且对这种联系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直觉上。尽管0.5维思维的人对事物的认识还是0维的整体性认知,但已会做简单邻近的关联性思考,不过这种思考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与片面性,而且对事物联系的认知也还是比较粗浅,缺乏细节性内容。

  三、1维 1维就是点像在意的连接下形成线像的过程。1维思维开始对整体性认知进行分解,有了整体与局部的区分,事物之间的联系在理解上仍停留在0.5维,不过已经可以对事物进行连续的联想思考。具有1维思维的人比较依靠以往经验、历史传统和现存规则处世,对不同意见常采取抵制排斥的态度。

  四、1.5维 1.5维就是对两个线像进行关联的思维。1.5维的关联在概念使用上仅指两个线像之间的简接性关联,也称第1.5维,但在理解上还包括两线像内部点像之间的0.5维关联,也称全0.5维关联。1.5维已经采用了简单的抽象思维,初步进入了思考跨度更大的理性空间,对世界的理解开始向纵深发展。

  五、2维 2维就是由线像在1.5维意的关联下形成面像的过程。在概念使用上2维仅指线像形成面像的过程,也称第2维,但理解上2维包含由点像连接成线像和由线像连接成面像两个过程,是典型的二层思维,也称全2维。在两个过程中,由点像连接成线像的意一般以感性认知为主,表现为直观具体,而线像形成面像的形状意则变得抽象宽泛,难以捉摸。2维思维只是在事物的某个侧面上形成的由感性认知和抽象认知相结合的二层思维体系,认知容易受观察视角的束缚。

  六、2.5维 2.5维就是对两个面像进行关联的思维。2.5维关联呈现立体结构,在概念使用上仅指两个面像之间的关联,也称第2.5维关联,但在理解上2.5维关联也称全2.5维关联,情形比较复杂,除了面像与面像之间的关联外,用得比较多的是两面像中各线像之间的关联:面像中各线像之间发生关联,形成2维维度结构,同时与另一面像中的线像构成1.5维度关联,称为2.5维线像关联。2.5维思维要同时掌控两个2维和一个1.5维3个时空中的意像关系,要将里面所有的信息同时梳理清晰实非易事,培养2.5维维度的思维能力对摆脱认知视角的束缚以及处理特别复杂并且有极高难度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七、3维 3维就是由面像在2.5维意的关联下形成立体的过程。3维在概念使用上仅指面像形成立体的过程,也称第3维,但在理解上包括由点像连接成线像、由线像连接成面像以及由面像连接成立体三个过程,形成三层思维,也称全3维。在由面像形成立体的过程中,所有的关联组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面像在闭合关联的作用下形成立体,而面像则成为立体的侧面特性。3维思维完会摆脱了认知视角的束缚,形成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完整认知,是研究和利用事物特殊属性的思维方法。

  其实从0维的点像到3维的立体,都是对事物的一种认知,只是认知的结构层次不一样而已。从认知内容的角度来理解,由0维到3维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对事物由简单认知到复杂认知的演变过程,不过从认知内涵的角度来理解,由0维到3维的过程又可以看成是对事物由抽象认知到具体认知的演变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思维维度是一套完整的整体,不能死搬硬套,随便分割使用。立体思维中,为了研究世界万物的各种形态以及事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将思维维度堆叠使用,我们平时看到的精彩梦幻的艺术世界就是2维、3维与其它维度的完美结合。

  3、汉字与2维维度

  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产生于五千多年前,共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七个阶段的漫长演变。

  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笔画,其中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弯、钩” 八种,笔画和笔画之间经过平行、相连、交叉等方式组成部首,部首又通过上下、左右、包围等结构组成汉字。
  中国汉字因为其独特的形态构造成为了立体思维中思维维度的展示载体。

  汉字中的笔画“点”对应立体思维中0维维度的点像,其它笔画对应立体思维中1维维度的线像,整个汉字则对应立体思维中2维维度的面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对应立体思维中0. 5维维度的线意,线与线之间的间隔对应立体思维中1. 5维维度的形状意,下面详细介绍思维维度和汉字的对应关系。

  既然汉字中的点代表点像,距离代表意,那么也不难理解,汉字的构成就分成了两个层次,第一层为若干个点像在线意的关联下构成笔划像,第二层为若干笔划像又在形状意的关联下形成字像,如图

  

  在云字中,笔画1和笔画2通过形状A进行关联,笔画2和笔画3通过形状B关联,笔画3和笔画4通过形状C关联,笔画4又和笔画2通过形状E关联。这样,笔画像1、2、3、4在形状意A、B、C、D、E的关联下形成了“云”字像。

  很明显,形状意A、B、C、D、E组合后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平面整体。

  4、汉字的双管齐下与2.5维维度

  本篇来谈一谈汉字的双管齐下,双管齐下在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文献来自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谈到了一个双管齐下画画的故事,说唐代著名画家张璪画松树时手拟两笔同时齐挥,一支画生枝,一支画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让世人赞叹不已。看起来,双管齐下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活动,有着神秘而复杂的技术,得有非凡的才智才行,所以但凡有一点挥动双笔能力的人都能夺人耳目,象张璪这样双手挥毫自如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自古就有一心不可二用的说法,那么张璪画松树时又怎么做到双手同时挥笔的呢?其实人有很多潜能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能不能做到一心二用不好说,但做到两管齐下还是有理可据的,一方面人在无目的或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意识在神经中呈波形传播,可以同时向全身发布信号;另一方面当双手同时挥笔时,双手收到的信号呈量子纠缠现象,由一手的信号可同时推知另一手的信号,所以尽管两笔齐动,其实只需感知其中一只手的信号即可,这样两手执笔就转化为了单手执笔,只是信号感知需要在两手间交替进行,得多多练习方能掌控自如。

  中国的书画一脉相承,双管齐下的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下面介绍汉字双管齐下练习方法,绘画亦可按此进行。

  双管齐下的难处不是左手或右手不会写字,而是左右手执笔一起在纸上移动。我们的左右手分别由左右不同的大脑控制,在各自大脑所属的时空中运动,平时两大脑在同一时空中同时使用的机会很少,更不要说同时挥动两支笔书写不同的笔画了。由此可知,双管齐下的关键是需要在原有思维时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两笔同时移动的思维时空,寻找左右手同时挥笔的感觉以及两笔移动的关系。这样,双管齐下就出现了三个思维时空,即左手时空、右手时空和左右手齐动时空。左右手的移动必须同时考虑三个时空中的像意关系,这对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

  下面介绍练习方法,假设左手时空为A,右手时空为B,左右手齐动时空为C,而且还有个前提是左右手都会单独写字,步骤如下:

  1、先进行C时空的练习,首先练习目测纸上的距离,培养距离感,再用感觉引导双手在目测距离的两端落笔,接着按照预定的两个笔划间的形状意的边界走向用意念引笔,勾勒笔划的形状,逐步熟练后再加入笔划的轻重及书写速度。

  2、进行A、C时空结合练习,进行C时空练习时逐步增加A、B时空的其它笔划,用余光同时目测A时空及C时空笔划间的间距,延着形状意的边界以意念引导左手的移动,右手则可测重C时空的形状意,放任B时空的笔划间距。

  3、进行B、C时空结合练习,这一步的练习和上一步正好相反,将注意力侧重放在B、C时空,放任A时空的笔划间距。

  4、待2、3步练习熟练后进行A、C、B三时空结合练习,在C时空运笔时,在A、B时空中同时增加笔划,并且用余光同时扫视A、B、C三时空中的笔划间距,用意念引导双笔在目标轨道上移动,等到熟练后再加入笔划的轻重和书写速度,双管齐下的功夫就练成了。

  当然,以上介绍的只是常规的练习方法,要想练出唐代画家张璪的境界,光靠这些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其它的认知造诣,这会在介绍像的特殊性时提到。

  很明显,上面介绍的双管齐下的练习过程其实就是2.5维维度的思考过程,图示如下:


  

  在上图中,界的笔画1和笔画2在界的2维空间中由形状A相关联,闵的笔画1和笔画2在闵的2维空间中由形状B相关联,界的笔画1和闵的笔画1在两者共有0.5维空间中由形成C相关联,其它笔画依次类推。

  双管齐下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是培养我们真正拥有立体思维能力的一块敲门砖。在立体思维中,2.5维维度有着特殊的时空涵义,就是演绎两个复杂体系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其中点像与点像之间的直接感性关联、线像与线像之间的简接抽象关联以及面像与面像之间的简接抽象关联分别从属于不同的思维层次,具体的代表含义将在研究像意的特殊性中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