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简单说,我们现在追求“热闹”,根本原因先卖个关子。 色彩对中国画的冲击,一定要热闹的现代山水画。现在是五光十色的世界,可不止五颜六色。 很多人就喜欢,大红大紫,或者眼花缭乱。 齐白石的《双寿图》如下 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如下 这些画在古代是不多见的,也不会成为主流的。 现在是不是很多像这样色彩浓重的中国画。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西方绘画的进入,很多从西方归来的画家带来的影响。 还有一个原因,提倡雅俗共赏,提倡破除传统。 自那时到现在,中国画,需要有色彩。 花鸟画我们今天不说,说说山水。 为什么没说技法,因为研究传统技法的人太少太少了,会的就更少更少了。 山水画,尤其是古代文人山水画。文人心中是孤高,是慎独的。不管是不是真的这样的内心,想做文人或者装文人,都会有这样的样子出来。 在文人画中,有一种叫浅绛山水,是颜色比较多的。 我们欣赏一幅,清朝著名画家,石涛的《月翁作山水》 这个已经算是,古代颜色最丰富的山水画,视觉冲击力强不强,不强吧。 有人说,青绿山水,颜色不是更多嘛。其实不是的,青绿山水,包括金碧山水。颜色并不多。颜色种类和色彩渐变并不多。 《千里江山图》部分,视觉冲击力剧烈吗? 青绿山水,颜色并不多,也不会大喇喇的直接刺激我们的眼球。 我们看看现在,山水行画。大部分喜欢这样 还有 现在的山水,山能立体最好立体,要有水,要有太阳。吉祥的都可以有。 最主要的是看上去要热闹,我个人理解的热闹,就是堆砌,怎么有视觉冲击力怎么堆,怎么吉祥吉利的一起堆。 一人感受我个人不太喜欢色彩非常多,对比非常浓烈的山水画。 但是我知道,这种装饰画,确实很方便,有些还能有“门面”,这是事实。 当然要存在,存在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学习传统中国画,山水画的。不要被市场的审美给引导了,古人山水画是宝藏啊。 我们的古代山水画家,很大一部分他们并不需要刻意,讨好其他人画。也不是这样简单的靠色彩搭配,刺激的眼球。 真的希望,还有人在继续,依循古法,画山水。 一幅画一眼就看尽了。只能看一眼,也只能骗一眼。 左为:张大千《桃源图》 右为:宋代的范宽《溪山行旅图》 如果有兴趣可以比较这两幅画。 事物总是随着时间,向前发展的吗? 艺术可不是这样,东西方文化中,很多艺术的最高峰都不是我们现在。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的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