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略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行业,也是门槛比较低的行业,同时,也是人才辈出的行业。但如果因为“门槛低”而把营销想当然地看成是一个非常容易成功的行业,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你从事一项工作,一直是“门外汉”的状态,这样的人肯定不会有什么价值。而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内行人士”和“专业人士”,成为行业高手,才是你要追求的方向,也是你职场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基础所在 (1)盲目崇拜“木桶理论” 成功的核心关键点是什么?答案是:发挥优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性格,每种性格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同样也会有自己的弱势。优势指的是你天生就比80%的人都要表现得优秀的地方;弱势则是指你比80%的人都要做得差的地方。你要想成功,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因为你在这一方面天生就比80%的人都要优秀,因此,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打败他们,这样做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而要想弥补劣势获得成功,就意味着你要打败80%比你强的人,而这样的努力肯定是事倍功半。即使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短处,你最多只可能做到与那80%的人达到同一水平,不太可能比他们更优秀。既然如此,你又凭什么获得成功呢? 很多人埋怨自己有很多缺点,并想因此而改变自己,其实是大错特错的。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关键是看你是否用对了地方。衡量一个人是否用对了地方,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这个岗位是否能够发挥他的优势。用人所长,也是优秀人才管理的核心要义。
或许你会问:“我自身也有很多弱点,并且因此而吃过亏。如果我们改变观念,发挥优势获得成功,那么,对于这些弱点应该怎样对待呢?”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发挥优势,并不意味着对于自己的弱点视而不见,只是这其中有一个精力分配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要把80%的精力放在你的优势上,将其发挥到极致,努力打造成你的核心竞争力;把20%的精力放在你的弱点上,将其弥补到及格,不要让其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这样的精力分配才是合理的。
拿自己的弱势与别人的优势相比,无异于鸡蛋碰石头。而木桶理论最致命的缺陷就在于教导人们把100%注意力放在弥补自己的弱势方面,对于自己的优势反倒视而不见!这样的理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2)把销售当成救命稻草 在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的案例中,这样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很多人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于是就在困惑、迷茫、无聊中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黄金四年。在这种状态下,根本就不要提职场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及自身素质的综合提升。于是,毕业就失业,是早已就注定的结果。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投了1200份简历,各个行业、各个岗位都投了,竟然连一份面试通知都没有收到。
于是在这种就业压力下,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把目标瞄准了销售。我就问他们:明明你们不喜欢销售,也不适合做销售,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他们的答案是:销售行业门槛低,专业的影响又不大,实在找不到工作了,只好选择做销售。(同时,大学中普遍流行且不负责任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也在极大程度上助推了这一错误想法的漫延。无论对学生,还是对于公司,这一做法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也是本人一再强烈反对的。)
(3)急功近利,认为做销售短期内可以赚大钱 很多人认为做销售可以赚大钱,而一旦他们坚持了一两年之后,发现并不是如他们当初想像中的那般美好。于是,那种赚钱的动力就没有了,他们对于销售的兴趣也随之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