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件】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

 久离rrh2z6c2a9 2020-02-19

类别

项目

基因

染色体

生殖过程

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形态结构相对稳定

存在

体细胞

成对

成对

配子

成单

成单

体细胞

中来源

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感知考题】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在探索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答案]C

 【高分点拨】

(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但没有证明这一结论,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的关系:为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必修2 P37第一段文字改编)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为芦花性状,雌性均为非芦花性状。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

B.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表现型雄鸡有一种,雌鸡有两种

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

答案:C

【突破】      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

(1)如果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则致病基因的遗传特点是父传子,子传孙,男性全患病,女性全正常。

(2)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则致病基因的遗传特点是连续几代遗传、交叉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人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总结】

(1)男性X、Y的遗传规律:男性个体的X、Y染色体中,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Y染色体则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

(2)女性X、X的遗传规律:女性个体的X、X染色体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母亲,则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3)姐妹染色体组成分析:若一对夫妇生了两个女儿,则两个女儿中来自父亲的一条X染色体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一条X染色体不一定相同。

【伴性遗传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1)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伴性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2)伴性遗传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作者:高中生物学习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