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怎样掌握平水韵的规律? 前言平水韵当然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对现代人用平水韵作诗来说,不足以辨认出所有字的平仄与韵部。所以如今作诗,基本上还是要通过查询来解决问题。 平水韵两个难点,一是四声,二是韵部 如果说规律,有几处可以注意一下。 一、 韵部1、无法区分的韵部 平水韵106个韵部,很多韵部如一东二冬,在我们看来韵母一样却分成两个韵部,这就比较麻烦。解决的办法几乎没有,主要靠查询。 这些韵部大多是邻韵,也就是做古体诗可以通押的韵部。但是作格律诗只有首句押韵才可以用邻韵。 例如:
以上是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归类的邻韵。但是要注意,(八)“覃、盐、咸”韵母是an,但是和“元、寒、删、先””不是一类。 这几组韵部,对我们来说几乎没有规律可循,作诗多了,可能会记住一些,但是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还是要以查询为主。 另外还有独用的韵部【侵】:侵寻浔临林霖针箴斟沈心琴禽....很难和【真】、【文】区分。 【麻】韵:麻花霞家茶华沙车....和【佳】韵中的部分很难区分:佳差崖涯....不过这些韵部常用字少一些。 2、易于记住的韵部 容易记住的韵部有【歌】:歌多罗河戈阿和[和平]波科柯..... 【尤 】:尤邮优忧流旒留骝榴刘由油游猷悠攸牛......... 这两个韵部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来分辨。可以看出来,大部分的韵部是很难分辨的。 二、平仄以上,仅仅是说的平声韵部。作格律诗的时候,上去入三个韵部的字不需要押韵,所以更不需要记住了。 但是在填词的时候,有很多词牌押仄声韵,词韵类似于诗韵的邻韵通押,所以也相对简单些,只是入声字就有点麻烦了。 1、入声 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字,入声字消失以后进入了其他三声:平上去。在现代汉语中,入声字在四声中都有,例如: 失,一声;集,二声;法,三声;阔,四声。 这些入声字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作格律诗和填词都需要明辨平仄,大部分的平仄问题都出现在入声字上。 入声字也有一定的规律,但是现代人学习作诗完全没有必要去背,因为我们毕竟不需要考试。当作辅助就可以了。 辨别的方法有:
-n和-ng结尾肯定不是入声;zi、ci、si没有入声;3、er和wei(-ui)没有入声字; m、n、l、r的阴、阳、上声没有入声字。
例如:1、zh、z、g、j、b、d,的2声是入声,但不是绝对,比如“鼻”不是入声字。
例如白,是入声:迫、珀、帛、伯、泊、柏、舶、拍魄、百、 陌、箔....也是入声; 及,是入声:级、伋、汲.....也是入声。 还有些入声,一点规律也没有,只好死记或者查询。 2、个别非入声字 平仄不同 例如筒,拼音:tǒng,平水韵中在【一东】韵,是平声。 [宋] 陆游《长相思》:
又如玩,拼音:wán,平水韵中在【十五翰】韵,是去声。 唐玄宗李隆基《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这些字中,常用的不太多,时间长就记住了,没把握就查询一下。 结束语其实古人作诗也有押错了韵的情况,甚至因此在科举中落榜。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还是以查询为主,没必要去背,因为即使背过也未必会做出好诗来。 很多的字,因为用得多了,慢慢就记住了。 @老街味道 |
|
来自: 理想192qoteiwo > 《格律诗词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