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中见真____谈文学作品中的错觉描写

 江山携手 2020-02-19

错中见真

——谈文学作品中的错觉描写

在正常情况下,有什么样的外部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主观感受;但是,人们在实际的感知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会产生不正确的反映。例如,醉眼朦胧,会把酒杯中弓的影子当作毒蛇;精神紧张,八公山上的草木好象也是追兵。这就是错觉。根据引发错觉的原因,我们把错觉划分为:物理错觉、心理错觉。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错觉是应当排除或需要加以纠正的;但是,在文艺创作中,若能准确地把握并能巧妙地加以反映,就可以成为富有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对象。

   一、物理错觉,即由于受外物所处特殊环境(如方位、角度、距离、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觉。例如:

  1、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无名氏《摊破浣溪沙》)

   2、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1由于船行很快,使得坐在船上的人产生一种青山"走来迎"的错觉,由此也可看出主人公轻松而欢快的心情;2由于山中"空翠"很浓,从而给诗人仿佛要"湿人衣"的错觉, 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3由于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从而产生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上重迭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的错觉,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和高危。

   二、心理错觉,即在一定的心理状态的作用下而产生的错觉。例如: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6。彩虹/在喷泉中游动/温柔地顾盼行人/我一眨眼——/就变成了一团蛇影。(顾城《眨眼》)

  7、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鲁迅《狂人日记》)

4因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而产生了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的错觉,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也。例5因诗人身为一县父母官,深切关注着民间疾苦,所以才会把风吹竹响错觉为"民间疾苦声"6诗人因"在那错误的年代里"饱受不正常的刺激,从而产生了变态心理,正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才将"彩虹"错感为"一团蛇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这种心理。例7通过对"迫害狂"患者错觉的描写,无情地揭露了在"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尖锐地指出了一部中国社会的历史就是血淋淋的"人吃人"的历史。作者正是通过错觉的表现,达到了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最直接而深刻的控诉的目的,收到"歪打正着"的艺术效果。

    错觉,对于客观事物来说,是错误的感觉;而对于当事人自己来说,则是当时当地真切的感觉,是他所处处环境和内在心理及精神状态的真实表现。因此,作者可借""而现"";读者可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