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大智慧:才华都是逼出来的,没有谁能随便成功!鬼谷道02-18 21:08优质原创作者关注

 步步清莲书屋 2020-02-19

02-18 21:08

人们普遍认为苏秦、张仪二人拜师鬼谷子以后,就飞黄腾达,纵横天下了。真相是:并没有。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苏秦或许曾经也是个读书无用论的受害者,比如他年纪轻轻就四处闯荡,到处求职,结果以失败告终。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是读书少了,于是他干了一件事:自学。史料记载:苏秦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把自己关在家里自学,博览群书。广为流传“锥刺股”的故事其实也发生在这个时候。所谓很显然,读书是件让人发困的事情,苏秦也不例外,为了防止自己睡着,就拿着锥子戳大腿。

通过一年的勤学苦练,苏秦终于学有所成,给日后的纵横天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是心里有货,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毕竟,连鬼谷子都说“口者,心之门户”,你的口才,跟你的内心的思想深度有直接关系。

其实,除了苏秦“锥刺股”的故事以外,还有“张仪折竹”的故事,典出《拾遗记》。张仪是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年轻时替人家抄书,遇到没有见过的好句子就写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久而久之,就集成册子。后人遂以“折竹”或“张仪折竹”形容勤奋刻苦学习。

你没看错,苏秦、张仪二人之所以能功成名就,跟他们能够刻苦攻读有直接关系。

很可惜,如今世人却再没有了苦读的精神,甚至连“量子速读”的鬼话都有人信。实际上,学习从来是没有捷径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才华都是熬出来,本事都是逼出来!

你看想苏秦、张仪这样坏人都这么努力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偷懒?

咱们在讲个正面形象吧——王阳明。众人皆知王阳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猛灌一碗又一碗的鸡汤,想从王阳明身上找个成功的捷径,殊不知王阳明治学也是没有捷径的。

1507的夏天,遭人陷害的王阳明到达贵州龙场。初到龙场时,王阳明无处落脚,便在一个天然地下溶洞里居住,过一段时间后才在洞侧搭建了一个草棚。然后干嘛呢?读书!

比如,王阳明在洞内研究《易经》和四书五经,并郑重其事地将溶洞命名为“玩易窝”,实际上也正是在这种艰难的修行中,使得王阳明能够在龙场顿悟天道。

同样,修行王阳明心学如果没读过四书五经,是很难读明白的。举个例子,王阳明说过: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果你从字面理解,是很难领悟王阳明的思想的。但若是你读过《大学》里说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便会恍然大悟,原来王阳明说的正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所以,如果想真正领悟王阳明的思想体系,如果对四书五经一窍不通,就如跪在乾隆皇帝面前的侍卫们,根本不知道被人在说什么。

不管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上,人们总是希望能够找到捷径。这不难理解,毕竟学习是反人性的,是让人痛苦的。

也正如此,所以人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有人放下尊严躺下来过活,苟苟且且。有人吃得“苦中苦”站起来过活,顶天立地。毕竟,一个人能吃得多大的苦,才能享多大的福。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不过是让我们活着不那么窝囊,仅此而已。毋庸置疑,修行是辛苦的,但如王阳明就说:越是艰苦处,越是修行时!

不过我还是觉得李敖说的更通俗些:

不怕苦,吃苦一阵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