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纳兰词|当时只道尽是伤,如今想来是寻常

 德明书斋 2020-02-19

当时只道尽是伤,如今想来是寻常


文 ∣ 山野村夫 

读了纳兰性德的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有些感触,整理成一篇小文《读纳兰词 | 当时只道是寻常》,转发至朋友圈后,有一好友评论“当时只道尽是伤,如今想来是寻常”。整理文章时,我沉浸在词韵里,觉得纳兰的悲,也是我的悲,随着他的痛而苦。好友的点评,与纳兰词中的感情截然相反,把我从词韵中拉出来,仔细琢磨,好友的点评也不无道理。岁月,能磨平所有的伤!哪怕当时觉得有多大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被岁月磨平,到头来,只剩一句,“生活还得继续,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用情至深纳兰痛,当时寻常今是伤

纳兰性德在《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悲与痛,来自对亡妻的思念。生死别离之痛,在于被思念的一方永远不会再出现了,不像分隔两地的思念,还可以通信、相聚。阴阳两隔的人,别说相聚了,就连通信也是做不到的,虽说日游所思,夜有所梦,但是梦中的情景,绝对不是可以预设、控制的。苏轼曾因梦中相遇亡妻,写下《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中“不思量,自难忘”说出了未亡人对已亡人的感情态度——尽管没有刻意去想,但是从来就没有忘记。纳兰独处一室,看见窗外西风扫落叶,触景生情,陷入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当中。所想之事,无外乎与妻子共处时的平常之事。郎情妾意,夫妻情深,那些平常事自然是欢乐与幸福的,然而,这种欢乐与幸福都随着妻子的去世而远离了纳兰的生活。从思念中抽身,眼前只是孤零零的自己,还有随风飘落的黄叶,不免悲从心来。

人本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谁也无法永远停留。跟随时间游走,总会经历许多事,遇见许多人。然而,时间不会停止,经历的事会越来越多,唯有那些给我们影响至深的事,才会停留于记忆中。不经意间遇见相似的情景,那些往事就会重现,或欣喜,或悲伤。人都是有感情的,在我们所遇见的人中,总有一些人是用情至深的,总有一段情是刻骨铭心的。任凭时间流逝,这些人、这段情,怎么也抹不去。纳兰与常人不同,他不愿再接纳别人,心里住着的只有亡妻,他不愿忘记,而是时时回忆。亡妻虽然已经远去,但在纳兰心里,却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模糊,反而更加清晰,就连散步赏花,饮茶对诗的平常往事,都似刚刚发生的一样。往昔的夫妻双双的欢愉,而今独自一人的孤寂,强烈的反差,让他苦不堪言。


一座城有一段情,离开之后便封存

可世间哪有这么多用情至深的人,我们也无法在一个人,一件事上耗费太多精力。

人最易动情,该是读书时代。那时无需担心未来,无需考虑生计。除了读书作业,大把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足以让情思萌动。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可一毕业,哪怕情深似海,也难敌油盐柴米。不少爱的死去活来的青年男女,只能各分东西,哪怕不分离,也被被迫将许多时间和精力交给工作。感情最耗时间苦心经营,最需要长相厮守,可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年,时间似乎早已被分割,早就被安排好,而绝大部分时间分给了工作和学习。

因为某种原因,到了某座城市,经过几年的时间,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要好的朋友。除非定居那座城市,除非彼此永远不会分开,那么情感只会因频繁的相聚、交流而不断加深。一旦其中一方离开了,有了新的圈子,原有的感情就会被时间冲淡。一座城有一段情,这段情也仅属于那座城里的那些人。离开后,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无法再便捷的交流,无法再随时相聚。即便再相遇时,哪怕相谈甚欢,也只是靠过往封存于那座城市的回忆来维系了。

当时以为,分别是无比的痛苦的事;当时认为,此生最好的朋友非他莫属。可是,一旦不在一个城市了,相聚的时间少了,感情也就搁浅了。生活还得继续,时光将你远离原先居住的城市,原来熟悉的人,自然也会将更多的人安排到你的生活里。新的生活会被许多人和事充斥着,让你无暇回忆,无暇思念。那些曾经以为割舍不掉的情,那些曾经以为难以愈合的伤,如今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生活还在继续,总有人离开,总有人进来,唯一不变的就只有你自己。用情至深能怎样?刻骨铭心又如何?敢问几人能和纳兰性德一样,无需为生计奔命,无需为车房埋单,也无需考虑家庭责任,只沉浸于感情,只迷醉于诗书?

时光会为一切埋单:当时只道尽是伤,如今想来是寻常!


作者@赵仁亮笔名山野村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