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负荆请罪后的廉颇:客死他乡心系国

 德明书斋 2020-02-19

禀性难移犯旧错,

客死他乡心系国!


图、文 ∣ 山野村夫 

负荆请罪获美名,身居要职屡建功

廉颇居功自傲,因不满蔺相如位居自己之上,口出狂言,背地里谩骂蔺相如不说,还扬言要当众羞辱。好在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一句“先国家之仇而后私仇也”,让廉颇“负荆请罪”,结下刎颈之交。至于人们所说此为“将相和”,将为廉颇不假,但在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却无蔺相如为相的记载。

自此之后的几年中,廉颇攻魏伐齐,也算军功显赫。再后来,秦国讨伐韩国,两国交战于阙与,赵王问廉颇能不能解救,廉颇认为到阙去的路,不仅路途遥远,而且险峻狭小,阙与救不了。人外有人,既然廉颇救不了,阙与又必须要救,于是乎,赵奢登上了赵国的历史舞台。赵奢果然不负重托,胜利而归,获得马服君称号,与廉颇、蔺相如相同的官阶。尽管如此,廉颇在赵国的地位也不差。

成也长平,败也长平

赵孝成王即位七年后,著名的长平之战吹响了号角,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又病重。太史公司马迁没有细说,赵王派廉颇披挂上阵是否是无奈之举,总之,既然秦兵来犯,自然要出兵迎战。这一仗,廉颇并不像先前讨魏伐齐那样,连战连胜,而是屡战屡败,后来干脆固守垒营不再与秦兵交战,摆出打持久战的阵势。秦国的军队远道而来,只想速战速决,不愿打持久战;赵国的国力也不无法支持持久战。这个时候,秦国的间谍出现了,偏偏赵王就听信了秦国间谍的话,也认为秦国所惧怕的只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而不是廉颇。伴君如伴虎,赵括就取代了廉颇,成为将军。

只会纸上谈兵,尚未实战经验的赵括肯定不是秦军的对手,挂帅不久,便被射杀而死。长平之战五年后,燕国来犯,赵王无将可用,只能起用廉颇。廉颇的英勇再次显现出来,杀死了燕国的主帅,包围了燕国的国都。廉颇因此获封信平君,代理相国之职,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禀性难移犯旧错,客死他乡心系国

物极必反,廉颇也不例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怎样。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悼襄王即位后,让乐乘接替廉颇。原因为何,司马迁没有说。廉颇也想不通,臭脾气又犯了:之前蔺相如位居他之上,仅是骂骂而已,这一次不同了,乐乘不是位居他之上,而是要取代他,那还了得。于是,廉颇想杀了乐乘,乐乘也不傻,逃走了。廉颇自知闯下大祸了,相国再大,也大不过赵王啊,再来一次负荆请罪也是行不通了。三十六计,走为上,他也逃跑了,逃到了魏国的大梁。真是禀性难移啊,居功自傲,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哪有那么多蔺相如来原谅他呢!

逃到魏国后,魏国并不任用廉颇。这一点无可非议,一个背叛自己国家的人,还曾屡次攻打过魏国,魏国的国君不杀了廉颇就算好的了,怎么可能还任用他呢。而此时,秦国屡次攻打赵国,赵国多次受挫,赵王想起了外逃的廉颇。相比亡国,出逃叛国也不算什么事,可毕竟是逃到外国的人,赵王不得不怀疑廉颇的忠诚。先派个使臣探探虚实吧,一是探探廉颇的忠诚,二是看看身体如何,能否再堪重任。可怜廉颇老将还以为可以回国建功立业了,见到使臣,竟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想借此显示自己忠心犹在,身体很好。他哪里知道,这个使臣已经被不知道什么和自己结下私仇的郭开收买了,饭量再好也没有,只换得“顷之三遗矢”,就被断送了回国的路。宋代辛弃疾曾写下词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此感叹自己报国无门。相比之下,廉颇虽有人来问了,可惜仍旧报国无门。

后来,楚国将廉颇接走,虽任用为将,但是廉颇并无功勋,最后客死他乡。用廉颇自己的话说,“我思用赵人”,心里仍旧想着为赵国而战。


作者@赵仁亮笔名山野村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