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自我的“方法论”

 每日优言 2020-02-19

春节即将来临,按照春节传统习俗,不管是一年工作如何,很多人都是要回到老家陪家人团圆的。这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一次大的考验。

前些日子,听一位朋友说回家最怕家里人“催婚”,感觉自己不结婚就像是对不起家人似的。有这种感觉的人我相信不在少数,这确实已经成为了很多单身朋友的一大“心病”。

但是今天,我不准备就“如何巧妙化解‘催婚’”或者“如何应对父母的追问”这类话题进行阐述。我要提出的是前面的一个问题:那些还没有结婚的朋友,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详细的询问了身边的很多朋友。基本上得到了下面几条答案:1、自己目前条件不好,找不到合适的或者没人愿意交往;2、自身性格原因;3、之前感情有创伤,还没有调整好;4、目前在交往,但是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当然,因为笔者身边朋友有限,归纳的不一定全面,但基本上也涵盖了几种主要的情况。

壹 | 是现实还是自己?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每个人面对“为什么单身”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原因在于,每个人寻找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打个比方,你的现状不好,每个月挣的钱只能养活自己!所以,你觉得单身是因为你的现实条件的原因。但是,我们反过来想:还有没有和你差不多情况的人,已经不是单身了呢?

肯定有吧!

或许你会说,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当然,社会肯定是现实的!这点我个人很赞成!社会的现实不是某一个人的现实,大家都是处在同一个社会场景之中,身边也总有条件不好但是脱离单身的人。

我想说,我们没办法改变现实,能改变的始终只有我们自己。




贰 | 认知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我们今天只是借用“单身”这个话题做一个引子,并非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

西方世界最伟大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日本有个著名的作家说过,人基本上一辈子都在惯性前进,唯有三种情况,可以出现人生之突变:大病不死,牢狱出释,中年离婚。内在逻辑就是:春风得意与不痛不痒的时候,人是没有多少自省智商的;只有在大难后,或许可以发现昨天的“自己”是多么的“小丑”。从而从改造自己开始,日日做新我,才能确立些许世俗功业。

网络
大多数时候,我们面临很多的困惑。面对职场关系,你不知道如何自处;面对家庭矛盾,你不知道如何面对;面对别人误解,不知道该不该辩解……

才华横溢的李白只能独坐敬亭山;一心要为百姓造福的陶潜只能采菊东篱下;满腔抱负的苏轼却早生华发。在这些大才子心中,自己很有才,很有本事,好像就应该驰骋官场,封侯拜相;大展宏图,扶摇直上。

但是,如果真的把他们放到官场上去,结果会是怎么样呢?李白得到唐玄宗的一点赏识,就轻狂孟浪;陶潜受了上级的一点责难,倍感难堪,便辞官而去;苏轼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却因为母亲和父亲相继离世,守孝了十年,只能看着弟弟平步青云。

这三位胸有大才,但是就是不能在官场上前进些许,这其实就是对自己不够了解,没有认清自己。

叁  |  突破自己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我认识自己了,那怎么改变呢?

回到今天我们的主要话题:突破自己的“方法论”。

这里说的突破,不是指很多武侠小说里面,内功的提升达到质的飞越。而是指改善和改变。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每个人的性格一旦成型了,是很难改变的。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脾气秉性,那是比登天还难的事。

所以我们说突破自己,并不是改变自己。那既然我们要提方法论,那肯定是要有基本的节点和指导规则的。我们的主要指导规则来自于《九型人格》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叫海伦·帕尔默,他是‘全球九型人格’的创始人之一,九型人格专业培训项目就是由该项目举办的。海伦以国际九型人格协会创始主任的身份共同主办了1994年第一届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国际九型人格会议。

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读者可以自行去搜索相关信息。

首先,我们要说说“九型人格”这个词的来源。

九型人格的符号是由葛吉夫(George Gurdjieff)在1900年左右引进至西方内部,Oscar Ichazo首先将九型性格的教导与其图形互相结合,并阐明每种性格的主要特质,而精神病专家Claudio Naranjo将其发扬光大,提出搜集九型性格特质的核心方法。

关于“九型人格”的起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研究者都一致认为它的起源非常久远,可能要追溯自西元前二千五百年或者更早。

肆  |  九型人格

书中详细介绍了“九型人格”的划分,基本上将人格分为了九种不同的类型: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自我型、理智型、忠诚型、活跃型、领袖型、和平型。

每个人的人格必然属于其中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就是你的基本人格。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类型是不会变的,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些因素,而有了种种变化,但即使你的基本人格型态可能有某部份的隐藏或是调整,却不会真正改变。

比如,某个人是属于活跃型,符合活跃型人格的描述,那活跃型就是他的基本人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多出了其他类型人格的某些特性,但是还是属于活跃型人格。

虽然人的人格不会改变,但是随着每个人不同经历的增长,不一定这一类型的描述就能完全概括这个人的特质,原因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每个人都会根据环境、经历、社会的影响进行改变。

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例子:

书中所述的“完美型”人格描述是这样的:

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 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 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但是也不喜欢别人说他、对别人的批评会耿耿于怀; 注意力在对错上,关注细节容易忽略全面; 重视成果多于重视良好的工作关系,情感世界薄弱,理性思想主导,缺乏灵活性; 为达到自己的标准,不断改进, 要求高效能,不能容忍低效率,容易给身边的人造成压力和没有成就感,比较不容易去夸奖别人; 不惧强权,敢于向权威挑战。

“完美型”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包拯

但是包拯不仅仅只有“完美型”的特质,还有“理智型”人格的特征。所以“九型人格”中提出不同人格之间会衍生出不属于该类型的某些特质。

另外,九型人格中没有哪一种人格类型是专属于男人或者女人的。所有人格类型都能运用于不同性别的人群。

因为每一个不同的人格类型,都会或多会少的含有其他类型的特征。所以在九型人格里面,没有哪一个类型更好,哪一种更差。所有人格类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有人会问了,既然都没有好坏,那分析出来有什么意义呢?

九型人格之所以在应用心理学范围中运用,除了因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九型人格揭示了人们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而不是表面的外在行为,真正做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所以这套学问被广泛的应用到个人成长、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亲子关系、企业管理、销售技巧、教育、心理辅导等诸多领域。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九型人格,不仅仅了解自己,还能了解别人。因为只有了解了别人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才能适当的调整方式和方法。这在为人处世上,是非常有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