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炸茸技师马兴泰

 铁血老枪 2020-02-19
soso_tc_slider_img

  工人收取鹿茸上的血,鹿茸血也是名贵药材。 

soso_tc_slider_img

  割完鹿茸后,鹿角伤口被敷上止血药。 

soso_tc_slider_img

  锯茸师傅用注射针筒给梅花鹿注射麻醉剂。本版图片 身体周刊记者 徐晓林 

  身体周刊记者 石毅

  东北的方言管某一行当的大户人家叫“趟子”,养鹿的就是鹿趟子。后来闻名东丰的炸茸技师马兴泰就曾是养鹿大户赵家趟子的长工。

  根据东丰县志载,在清朝光绪皇帝时,东丰县及其周边已经有48家鹿趟子猎户私猎圈养梅花鹿,其中赵家趟子的父子还是清朝皇帝封的养鹿官,分别为七品和六品,比当地县官还大,显赫一时。赵家趟子的鹿场在东丰小四平镇的北山脚下,据说选址在此是因为赵家认为此地后有山前有水,四面八方的山头连成花瓣状,有灵气。 

  出生于1899年的马兴泰,原是山东东平县人,19岁时因为家里生活贫苦而跟随他的大哥来到东丰小四平谋生。他先是做了赵家趟子的长工,为赵家养鹿,成立国营鹿场后,他便成为国营鹿场的炸茸技师,随着鹿场的搬迁,举家迁往临近小四平的横道河镇居住。

  马兴泰的贡献在于创立和规范了炸茸方法,使东丰鹿茸闻名南北,而他还将这一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几位徒弟,形成了今天东丰一带排血炸茸的格局。

  马兴泰的二儿子马广兴一家,仍然居住在横道河镇的老宅中。老宅原本只有两间房,马兴泰去世后,儿子买了隔壁人家的屋子,扩建为4间。房屋建在田埂边上,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见到马广兴时,他和妻子正坐在炕上拉家常,儿孙都外出打工,老两口也养了十几只梅花鹿,鹿圈就在屋后,如今他们每天的生活重心就是这些鹿。

  马广兴说,马兴泰在世的时候对学艺的徒弟极为严格,“他这人性子直,有话就直说,他的徒弟被说了都不敢吱声,但是他说得重回头就忘。”

  马兴泰曾经跟儿子提到,他在赵家趟子做长工原本只是给梅花鹿喂喂饲料。赵家从天津请来一位大师傅炸茸,可是大师傅干了一年就回了老家,第二年说什么也不愿再来,到了锯茸的季节,赵家上上下下都很着急,这时马兴泰就自告奋勇,担起了炸茸的工作。

  马兴泰原来也没有学过炸茸,只是天津师傅来的时候在旁边看过几眼,至于要炸多久、火候如何掌握,个中技巧和诀窍都是靠着后来自个儿摸索出来的。没想到他在这方面极富天赋,琢磨出了不少门道。他炸出来的茸比别家的都饱满,有形、有色、水头足,没有血线,质量都属上乘,很快就出了名。

  “原来吉林的鹿茸都要拿到天津去卖,我父亲炸的茸出了名,天津市场上鹿茸的价格都要看我父亲炸出来的茸来定,马兴泰的茸不出来,市场价格也不好定。”马广兴说。

  后来赵家趟子家道中落,连工钱都发不出来,就以鹿充钱,拨给马兴泰十几头鹿,让他自己立业。新中国成立后,马兴泰进入国营鹿场,做了炸茸的大师傅,不仅自己勤勤恳恳工作,还教出了不少徒弟。

  马家的后人手艺可没有马兴泰如此精湛,他的儿子们从鹿场退休后,孙子辈已再无人从事相关行业。

  在东丰,马兴泰的手艺已经传到了第四代、第五代。马氏炸茸第四代传人王文是横道河鹿场炸茸车间的负责人。他曾经也在老家县城的鹿场工作,改革开放后,辗转于不同的私有鹿场之间。不过他坦言,过去掌握的炸茸技艺并不成熟,后来到了横道河鹿场,跟着马氏的第三代传人刘贵军,才学到了精髓。

  “外人一看都是一样的炸茸方法,可是细节上有许多差异,这就是马氏炸茸制作出来的鹿茸的不同之处。”

  王文的儿子原本在长春打工,到了锯茸的季节,他便让儿子给公司请了假,到鹿场来学习炸茸技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门手艺活儿,学好了以后总不怕丢了工作。”

  在四壁通风的风干车间,他年轻的儿子光着膀子,正在打理晾晒中的鹿茸,上百只鹿茸齐刷刷地挂在房间里,甚是壮观。  SosoImg

  标签:马兴泰 炸茸 茸技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