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币上的“贰”这个汉字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写法:其中的构件“二”既有在横线下的,也有在横线上的;还有其中的“贝”也有繁简两种写法。钱币与人们的生活如此密切,竟出现这样的汉字混乱,人民币上的“贰”出现错别字,实属不应该。那么,“贰”字到底该怎么写? 根据《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根据汉字的构造原理,以及当代的权威字典,“貳”和“贰”是规范的写法,前者是繁体字,后者是简体字,其他的形体则是错别字。 人民币上的“贰”这个汉字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写法:其中的构件“二”既有在横线下的,也有在横线上的;还有其中的“贝”也有繁简两种写法。钱币与人们的生活如此密切,竟出现这样的汉字混乱,实属不应该。 在钱币的汉字选择上应该贯彻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实行统一的简体字。可是一直到最近,2分钱的硬币还是写成“貳分”,而其他面值的钱币早都已经采用简体字了。这种繁简混用现象应该也是钱币设计者的一个疏忽。 弍,古文二字。 貳,副、益也。从貝弍聲。 “贰”的最早意思是“副”,例如: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貳。(《周礼·天官》)“弍”是正字,此外还有“弌”和“弎”,分别表示“1”和“3”的数目,它们都 是基于同一造字原理。不过这三个古字都已废弃不用了。 把“弍”写成“貳”的始作俑者是唐代白居易,这个别字始自其文《论行营状》: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貳拾柒捌萬贯。后来就习非成是,“貳”就取代了原来的“弍”。造成这种结果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使用汉字数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改写,那么笔画较多的“貳”自然有其仿冒优势。 汉语博大精深,学习使用要慎重。 上个世纪80年代后印制的人民币的“贰”字仍有三种不同的形体。这是不应该的,最起码应该保持一致的字形,因为货币的设计印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和面子。那么应该以哪个字形为准?这就涉及到如何遵循汉字的构造原理问题。 人们必须搞清楚这两个错误的字形不属于异体字,因为它们违背了汉字的构造原理。道理是这样的,“贰”的繁体字是“貳”,而“貳”是在古字“弍”的基础上添加“貝”而 构成的。“弍”才是“二”的古字,此外还有“弌”和“弎”,分别表示“一”和“三”的古字,它们都是基于同一造字原理。即汉语中没有“二”放在“弋”左上角的字形。也就是说,把“二”放在左上角的写法破坏了汉字的构造原理,应该加以摒弃。港币和台币都是采用繁体字“貳”,它们皆符合汉字规范。 “弍”的本义是“二”,“貳”的本义是“副”,两者的意思是不同的。白居易把“弍”写成了“貳”,后来都沿用白居易的写法,这可以看做文字通假,即因为同音而造成的文字改变。这种现象是允许的,汉字有不少同类现象,比如繁体字前后的“后”原来为“後”,而“后”在古汉语指皇后,这是因为汉字简化而造成的通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1db2600102vgib.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