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王曲云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逗孩子厌学赏识教育“教育必须 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陈鹤琴(1892—1982) 智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什么样的孩子聪明?调皮动手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有个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区功能 旋转的舞女图右半脑发达的人在知觉和想像力方面有可能更强一些;而且知觉、空间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强一些。在各种动作上相对 更敏捷一些。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不拘泥于局部的分析,而是统观全局,以大胆猜测跳跃式地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在有 些人身上,直觉思维甚至变成一种先知能力,使他们能预知未来的变化,事先做出重大决策。左脑的记忆回路是低速记忆,而右脑的是高 速记忆,左脑记忆是一种“劣根记忆”,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处理简单的语言问题时人们左脑相对活跃;左脑发达的人 处理事情比较有逻辑、条理。对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左脑的重要性大于右脑智力开发越早越好只要方法正确,孩子就会变得更聪明智力发 展的一般规律1、0-2岁初始阶段(自然刺激)孩子出生后,每个细胞都在待命,等待更多的信息刺激,把孩子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 下,就会让不同的细胞兴奋,10-15个细胞会形成一种信息反射丛,稳定地处理一个信息,并终身服务于同一个信息。神经系统的特征:当它 能用最简单的分类来处理时,它就用最简单的而不用复杂的。语言的进入使得大脑动用的细胞细胞会大大减少,脑力水平也会下降。心理活动从感 知觉开始: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现在我们主张人类文化对2岁孩子的教育和刺激不要超过1/4的比例,3/4 要在自然中形成。2、3~7岁是右脑高度发展的阶段(实体教育、游戏教学)这个阶段的儿童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包括他的游 戏。感觉—概念(从现实、具体、事实、生活出发,尽量避免想象,让孩子分清楚现实和想象)从具体—抽象、从个别—一般关键期问题 3、7~11岁是左右脑共同发展期这时候右脑越来越饱满,左脑开始欣欣向荣,他可以认识大量的文字并将其归类,7岁以后的孩子遵守规则 变容易了,但让7岁以前的孩子做到这点很难。在左脑没有形成的时候,用理性科学教导孩子是困难的。孩子11-15岁时右脑几乎发展饱满, 右脑的发展特征和左脑不同,右脑发展不能用分类、系统、完整的文化去刺激,要用散乱的、片断的、零散的、边缘化的、非中心的、非系统的方式 去刺激。右脑不是学习而是刺激,任何知识需要有未分类的方式去引进才能保障右脑饱满地成长,左脑是我们人类进行分类或者进行归纳抽象的大囊 。4、15岁以后是左脑的高速发展期16岁以后人类的智力结构成形15岁以后,这个时期每个人都喜欢模型,喜欢推理,孩 子学数学、物理学变得非常轻松。为什么在中学有物理学,是因为儿童已经受到大量存在的物理现象的饱满刺激,可以开始归纳、分类和逻辑理解了 。高中生多半显现出自己的学习特色,无一例外,只有会学习的孩子才能进入好的高中,也只有能在学习中感觉良好的孩子才可能会学习。智力 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超常儿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