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的东大门,号称“入滇第一关”,景区名字听起来就威武霸气

 昆于东南 2020-02-19

云南的东大门,号称“入滇第一关”,那就是位于曲靖市富源县的胜境关,自元、明、清三个朝代以来,胜境关都是贵州进出云南的重要驿站,800多年来一直是由黔入滇的第一个重要关隘。

滇黔通道胜境关

云南省政府1987年公布胜境关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成立“胜境关风景区”并作为旅游景点开放。虽然不是什么大众热门景点,但是胜境关深远的历史文化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在旅游行业中独树一帜。

01胜境关名称的由来

滇南胜境界坊

来到胜境关,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座威武霸气的界坊,坊匾上书“滇南胜境”4个大字。胜境关位于云南省东部(简称滇东),这里的坊匾却书“滇南胜境”,而滇南却是指云南红河、文山等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滇南胜境坊匾

这要追溯到古代了,在古时人们称云南为“滇南”,云南简称滇,位于中国南部,所以就叫滇南。明朝时期许伯衡的《滇南札记》和兰茂的《滇南本草》中的“滇南”均是古时对云南的称谓。“胜境”意为风景优美的地方,“滇南胜境”就是云南风景优美的地方。因此这座始建于明景泰年间(1457年)的坊匾,竟成了胜境关这个名称的由来。


02西边日出东边雨

胜境关作为云贵两省的界关,按地理位置来分东边为贵州盘州市,西边为云南富源县。胜境关成了云贵两省气候的界关,有“西边日出东边雨”的奇特自然气候现象。也就是东边的贵州阴雨蒙蒙,而西边的云南却是艳阳高照。因此有“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的神奇说法。


云贵交界的胜境关界碑

胜境关风景区有以天为界的牌坊、以气候为界的石狮子、而且还有以地为界的小溪,这些都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人选址建界关的理由和依据。如此的选址“楚河汉界”,真的是泾渭分明。胜境关的界坊这种神奇的所在地也成为研究滇黔两省的气象特征的重要基地。

03浊泾清渭分草岭

胜境关还有一个奇特的自然现象,就是以“地”为界的分草岭。距景区界坊不远的地方,有一处以小溪为界的神奇景观,小溪两边泥土颜色各异,靠云南这边土偏褐,靠贵州那边土偏黑。更为神奇的是,就连地上的小草都分别向各自的境内倒卧,就像古代战场上的两国士兵一样,大有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势。古人大概也是惊叹这样的神奇现象,便形象地将地命名为分草岭。

胜境关城楼

04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胜境关作为新开放的旅游区,在界坊附近,还有古驿站、古城堡、关圣庙、石虬亭、古龙寺等古建筑。而最吸引人的当属胜境关村里的石虬亭,石虬亭原名万里亭,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

石虬亭

亭前有一处露出地面的石灰岩,状如两条虬龙盘卧。对此民间流传着一个美妙的传说:贵州老龙王的二公主向往胜境关奇特秀丽的风景,就变成一个妙龄女郎来游胜境关。没想到,云南老龙王的三太子也变成一个年轻后生来逛胜境关。两人一见钟情,就在亭前倾诉衷肠。不知不觉中,太阳已从东方升起,他俩再也无法恢复原身重返龙宫了,于是便化成了一对石龙,如胶似漆地拥抱在一块。

云南雄关——胜境关

胜境关作为云贵两省重要的界关,自元代以来成为中原内陆入滇、云南学子进京赶考的重要通道和驿站,引来众多文人墨客和英雄豪杰前来参观。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造访于此、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挥毫留下“日月之阴、径寸而移,雨场之地、隔陇而分"的经典词句。

在建的胜境关风景区商业街

800多年来胜境关曾多次修建,留下了各个朝代历史名人填诗作赋,撰联勒碑的痕迹,形成了如今的胜境关旅游风景区。景区主要由滇南胜境坊、石虬亭、胜境驿、关隘城楼、石龙古寺、鬻琴碑、古驿道、古炮台、胜境公馆等组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