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亲子教育指南:父母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

 阿布的书柜 2020-02-20
家庭亲子教育指南:父母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闫明:TMCC国际认证高级管理教练导师、清华、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导师

家庭亲子教育指南:父母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又赶上孩子开学的延迟,很多学校选择网络教育即“停课不停学”,平时没有时间陪孩子的父母们,这次可有了大把的时间陪伴和辅导孩子学习,虽然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短暂的关爱,同时大多数家长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无不碰了“一鼻子灰”,如:孩子厌学、不听话、不主动写作业、手机控等等,这些令人懊恼与无奈的现象,究竟是孩子自己的问题?还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也或许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出现了脱离时代的现象等等,接下来就让各位家长带着众多的疑问与闫明一起来探讨与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之道。

一、相信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天才”,这一点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坚信,我们对人才有了一个精准的衡量与认知:即世界上没有垃圾,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宝贝。从这一点来说,家长朋友们要从指导性教育转变成发现性教育,世界上是不存在着全才的,所谓天才就是某一方面很突出,而在另一方面可能就是白痴,所以父母要用发现的眼光去洞察孩子们的优点与特长,并在孩子的优势特长部分加以引导与完善,而不是一味地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更不要随意的拿自己家的孩子与邻居家或亲戚家的孩子比,我们经常是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家孩子的缺点比,最后的结果自然是父母很受伤,同时也大大的打击了孩子对自己的自信心。

从相信孩子、到发现特长,再到孩子自我发现,这是一个家庭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

同时,我在这里也要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们,“相信孩子”并不是让父母盲目的夸奖孩子,如:“你很棒!”“你很优秀!”“你是个天才!”而是父母要对孩子的表现给出最真实客观的反应,这一点就要求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表现不过激反应),给自己点时间,也给孩子的成长一些时间,并掌握更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沟通技巧。

家庭亲子教育指南:父母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二、科学的家庭教育三部曲:辅导+训练+测评

父母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时,会经常发脾气,根本原因就是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你的预期。父母经常用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表现,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病态心里,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们说:“我都给你讲了八百遍了,你还是不会,你咋怎么笨哪!”“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学不会,一点都不用心!”等等,这种现象除了父母预期过高之外,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上出了很大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详细的解读一下科学辅导孩子学习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是辅导:辅导的意义在于给孩子耐心的讲解所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掌握与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与理论,最好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或和孩子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如某某小动物等),更易于孩子们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要领。

如果你没有教孩子,就希望孩子对所学知识能够熟记或运用,这是不现实的,很多家长容易发脾气就是这一步出了问题,这一道题老师不是讲错了吗,还是不会,急于批评教育,这就涉及到科学家庭教育的第二部分的内容。

科学家庭教育第二部曲:即训练。训练重点在于“锁定目标,专注重复”,孩子学东西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的快,忘得也快,所以要想让孩子熟练掌握知识点,就要不断的让孩子重复的训练所学知识,其一可以巩固孩子的所学知识点;其二、可以大大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在训练方面,家长可以运用情景模拟或角色转化的方法,如:让孩子做老师,让孩子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你,孩子做老师,你做学生,这样孩子就会比较容易兴奋起来。谨记你不要每次都答对,要偶尔错上一两道题,孩子才会有兴趣跟你继续玩下去。

我记得有一个父亲,自己小学都没毕业,结果教育孩子却很成功,都考上名牌大学,有位记者就问他,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位父亲就很实在的说:“我小学都没毕业,我能教他些什么!”但记者朋友并不放手,继续追问,这位父亲最后很随意的说了一句话,我对他的学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你把你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回到家之后,要把我教会!”

通过科学家庭教育的第一部曲“辅导”,让孩子理解与领会所学知识的核心要领;再通过科学家庭教育的第二部曲“训练”,进一步强化孩子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与提升(即回头看);最后通过科学家庭教育的第三部曲“测评”,来完成孩子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并能及时发现孩子所学知识的盲点与误区(及时补漏堵缺),使孩子能够灵活掌握,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问题能够举一反三。(独立提出问题,并解决)

家庭亲子教育指南:父母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三、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勇于担当的人’

孩子就是父母的未来,关注孩子,赢得未来。

今天,女儿不小心把牛奶洒在地上,衣服上也都是牛奶,她很紧张,这时我说:“没事的,自己洒的,自己去拿拖把拖一下。”女儿很快就拿来拖把,正拖的时候,还和我说了一句话:“爸爸,我害怕妈妈吵我!”我说到:“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担,妈妈就不会吵你了!”(我提前和她妈妈讲了,她妈妈也没吵她)

教育孩子要从核心价值观开始,让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责任一定不是被动的承受,而是一种主动的追求。孩子犯一点错,父母就无休止的责怪,其一、孩子会变的很胆小;其二、孩子心里会想,我犯错了,是我不对;你批评我了,就扯平了,还是不会去主动的承担责任,甚至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即我不犯错就可以了,那我就尽量的不做事,或者直接把责任推给别人)。

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健康的心智模式。

抱怨是推卸责任的一种的表现。

在这里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孩子喜欢哭,小孩子的哭与大人的抱怨其实是一个意思,小孩子喜欢哭是因为哭的好处太多,一哭有奶吃,一哭爷爷、奶奶就围着转,一哭就有求必应,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大人也哭……。以后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还想用哭得到一切,只不过这种“哭”转变了一下形式变成了“抱怨”,结果是社会上的领导、同事、朋友不是你爹,不是你娘,不能有求必应,慢慢地就形成了扭曲的心智模式(即:不公平、命不好等负面情绪)。

所以,小孩子的心智模式是从小开始建立的,父母及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孩子心智模式的成长造成深远的影响。

家庭亲子教育指南:父母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

家长们一定要牢记:孩子不会听你在说什么,而是在看你在做什么。孩子最早的学习对象就是从模仿家长的行为开始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逼孩子写作业或学习,而自己却手机不离手,孩子自然心有不甘,更不会主动的去学习,因为他看到得的与听到得不是一回事。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的一言一行,你的行为都会在孩子的眼里被无限的放大。

孩子如果不想写作业,我们可以换以一种沟通方式。我记得有一次女儿拖拖拉拉有点不想写作业,我就问她:“今天,是不是作业很多呀?”

女儿回答道:“是呀!”

“你是不是有点不想写?”我接着问。

“嗯”女儿答到。

“如果真不想写,那咱就不写!”这个时候女儿眼睛里都是发光的,过了一会儿,我又问道:“如果你不完成作业的话,老师一般会如何惩罚你们哪?”

“有时罚没有写作业的同学站后边,有时罚他们把作业抄写三遍。”女儿回答。没过一会儿,她就又开始写起了作业。

父母须牢记:教育不是让父母们去改变孩子,而是要有效的引导孩子让他(她)自己学会改变,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被人改变,但任何人都不会拒绝自己改变。

孩子学会自己改变,有两点好处:其一、主动而非被动,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其二、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问题,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我女儿非常喜欢听我讲故事,她就问:“爸爸为什么你讲的故事那么美妙?”

“你说哪?”我反问道。

“是因为爸爸看书比较多,还有爸爸想象力很丰富!”女儿说。

“那你要想学会讲故事,应该怎么做哪?”我接着问。

“我也要多看书,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女儿说。

孩子的兴趣是从好奇心开始的,父母要好好的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不要轻易的否定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既要培养孩子的目标感,目标是孩子的希望,又要培养孩子学会勇敢的去面对挑战,把困难变成挑战,孩子就会乐在其中,而不是眼睛一种盯着困难,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恐惧感。

因此,父母不要轻易的否定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学会自爱自爱才能自律,自律孩子才会拥有自主心(即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有了自主心,孩子做事情才会对自己有自信心。(本文闫明老师原创,勿侵权)

点击关注闫明老师头条号,更多精彩原创等着您。

家庭亲子教育指南:父母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