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姓是“朱”,那明朝人怎么称呼猪呢?现代人都会叫错!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封建社会,其中皇权更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这便有了不能直呼皇帝的名讳,但凡跟皇帝的名字有关系的字全部都要避讳,以免侵犯至高无上的皇权。 猪 众所周知,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在明朝有“郑和七下西洋”扬我国威,恩泽诸国,还有“万历三大征“同样也扬我国威,宣告大明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但是,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封建社会,其中皇权更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这便有了不能直呼皇帝的名讳,那么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姓朱,也就代表了明朝这一朝“朱”是国姓,不可随意直呼,那可惜朱又与猪同名,这叫老百姓怎么办呢? 这样的例子其实早在东汉就出现了,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其中名字中有一个“秀”字,恰好考秀才又是汉朝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这可苦了给皇帝当差的人了,毕竟这皇帝的名讳可不敢乱叫,这以后可怎么叫秀才呢?于是便有人聪明的将秀才中的“秀”字改成了茂,从此汉光武帝这一朝将秀才叫为茂才,以避讳光武帝的名讳,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做法。 可是明朝不一样了,猪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甚至是人们每餐都会吃的食材,这可难坏了朱元璋和刘伯温了。 有一天,一个屠夫是专门杀猪为生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天乡里乡亲的问他:“干嘛去呀?”屠夫想都没想直接说了句:“杀猪去!”结果被人举报,被锦衣卫抓去诏狱使用残酷的刑罚殴打致死,因为他说杀猪去,锦衣卫怀疑是杀“朱”,杀皇帝可还了得?误以为他要造反,于是逼他交代出同党,被折磨致死。毕竟大明国姓是朱,平时还是不可以随便称呼乱开玩笑的。 朱元璋和刘伯温以及诸多大臣商议了好久,最终朱元璋下旨,规定大明朝法律将猪更名为“豕”和“彘”,在此后的十五位皇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猪这个字再也没有使用过,老百姓们买卖猪肉的时候也都称其为彘肉,经过这样的改动之后,老百姓们终于可以说是正大光明不用害怕的吃猪肉了。 不得不说这样的改变是十分聪明的,但是现在很多90后00后都会将“豕(shi)”和“彘(zhi)”这两字读错,快在评论区告诉小编你读错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