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口中学(10):奇事!

 南山乔松 2020-02-20

秋口中学(10)

/南山乔松

46

初三1尖子班准备进行人员调整了,所谓的调整就是把所谓的不认真学习和学习成绩不好的人清理出去,再补充几个学习好的进来。

一切为了升学率嘛,可以理解。

当然,做这些,学生是不知情的,一切都在悄悄进行。

突然有一天,班主任俞×旺宣布尖子班不要谁谁谁了。无毒不丈夫,为了政绩-升学率,不狠不行。

被叫到名字的都懵圈了。这些被清理的人大约10人左右,其中有我一个。

我被学校与老师处理惯了,没什么反应。也不敢有什么反应呀!学生是弱势群体,是砧板上的鱼肉,是待宰的羔羊。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说不要我了,我就走。

但有不想走的,比如程×焰等人。结果,班主任把他们的书本呼嚓一下给扔到门口去。不想走也得走。

时隔多年后,大家聊起此事,他们都说自己被调整不公平公正,比如什么云云。我在想,他们真早熟啊,初三就能看明白社会上的事了,这么一比较,我简直太单纯了。

当然,我觉得,不排除他们有感觉没面子、下不来台的因素。

但,终究是要走的。

47

被从尖子班里清理出来,去哪里呢?

旁边初三(2)班班主任王×祥老师听闻后大气地宣布:只要你们尖子班出来的,我都要!

有地方读书就行,在哪不是学习!

因此,1987年3月份,我从初三1尖子班来到了初三2班,班主任是王×祥老师,教我们数学,语文是毕×雪老师,同桌是程×发。教室在初三1班隔壁,新教学楼C2西2间。 

不过,从尖子班被清理出来,对于一个15岁的懵懂的初中生来说,还是觉得尴尬的,心里打击还是有的。还好,这里的师生很欢迎我们,没有表现出排斥与讥讽,逐渐地抚平了我们稍微受伤的心。

毕老师有一个招牌动作,如果谁不认真听课,他就走过去,作咬牙切齿状,毛栗子高高举起,狠狠落下,在即将触及脑壳的时候,突然变力,轻轻触头。

这种毛栗子看起来很狠,打到头时轻柔,那种爱之切、恨之切、恨铁不成钢的情景跃然于前。

48

在初三2班学习了一个多月,有一天,我被告知去教导主任余×龙那。

我忐忑不安,心里直打鼓,每走近一步紧张加一分。因为被通知去余老师那里,一定有什么事。我一直在想,最近我犯什么事了吗?

到了地方一看,已经有几个人在那了。然后,余老师转弯抹角,循循善诱:

他先来一通学习好、考中专后能光宗耀祖、为家庭争光、为自己争气的意义解说。说得我激动万分、热血沸腾。

接着,他冷静而理性地分析了秋中历年考中专的状况、经验,更对我们学习的现状、将来的可能性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说得我频频点头,暗中佩服。

最后,他才话锋一转,说准备让我们转到初二去,然后重上初三,来年考中专。真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完了说让我们考虑一下,并回家跟家人商量一下。 

49

那时,中考后,先录取中专,然后才是高中。

而要从初二重新升初三,是因为刚刚出了个政策:从下一年开始,复读生不能靠中专。

当时,考中专、读中专,麻冲口飞出金凤凰,是几乎所有秋中人的梦想!

而考上中专,跳出农门,端国家铁饭碗,吃商品粮,那是所有农家子弟的梦想!也是我和父亲以及全家人的梦想。

因此,当余老师发表了那一番著名的演讲后,我的感觉是“正合吾意”,想马上表态。但我看其他人都默不作声,所以我也就没有说话。

可能怕余老师的讲话没有打动大家,曾×青老师插话说,只要你们同意留下来,明年你们英语我来教,一定给你们成绩搞好。并以我为例子说,是不是你的英语提高一些,名次就提高不少啊?

我连忙说,是是。说真的,事实确实也是如此,我最弱的学科就是英语。

曾经第一次英语考试为默写26个英文字母并几个单词,可这么容易的我居然没考到80分。自此,任何英语考试,我都没有超过这次。

这是一种多么的惨状!

提高英语成绩,我做梦都想。曾老师这句话,真的很温暖人心!

后来,果然是曾老师教我们补习班的英语,果然我的英语成绩提高不少。这是后话。

50

后来,陆陆续续有人被劝说留下来,并得到了大部分人的相应。

于是十多人被从初三分回初二的3个班。来到初二3班的人最多,我就是其中一员。

因此,1987年4月份,我又从初三2班留到了初二3班。班主任是孙×炎老师,教我们数学。同桌为李×姿,又和女生坐一桌,我就那么顽皮吗。教室在新教学楼C2一楼东2间,即上楼梯左手边。 

一个学期的短短三个月里,我经历了三个班:初三1班→初三2班→初二3班,真是奇葩!空前绝后啊!

初二3班里,秋小(秋口中心小学)和秋中初一初二时的同学很多,比如张×国、俞×保、俞×发、俞×峰、赵×春等,还有苗圃一些同学。

可是这个时候,同村从小和我一起读书的,已经全军覆灭。郑×树、郑×根都在初二读了一个学期后就辍学回家了,真不懂,为什么呢。

可能毕竟在初三2班和初二3班呆的时间短吧,都是2个来月;也可能仗着成绩好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对这两个班的各科老师印象都不深。

反而在初二3班,对那次李坑口摘茶印象特别深。

更多秋中轶事,请看下集。 

备注:这张照片是87届初三1和初三2两个班(部分人)的毕业合影,本来应该没有我,因为此时我在初二3班呢;但巧了,合影时我在,就去照了,因为我曾在初三1和初三2两个班都呆过,有我又很合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