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准备放大招!买车好时机到了?

 昵称m5Gu5 2020-02-20

摘要

终于,在疫情中损失惨重的汽车行业迎来好消息!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20日称,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


疫情来袭 车企呼救



为什么要刺激汽车消费?因为,汽车行业实在太难了。

中新社发 胡卫国 摄

中国汽车市场这两年本来就不太景气。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同比减少了8%,零售总额下降了0.8%,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有门类里唯一出现下降的,以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年中国消费增速时,还会专门发一个剔除了汽车消费的版本。

今年开年情况更不妙。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18%,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降幅。

新冠肺炎疫情此时来袭,对车企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为了自救,各大车企前段时间已经出了不少“奇招”。

比如放低KPI。一汽—大众奥迪表示,针对疫情之下客流减少,已全面启动动态调整销量目标、不考核2月销售目标、为经销商一线人员发放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帮助缓解经销商伙伴的经营压力。

比如从线下转到线上。广汽集团各整车企业搬出了“VR看车”“智能展厅”,让顾客能线上看车、线上选车、线上买车。一汽奔腾品牌也联手全网200多家经销店统一在网上开业,可24小时在线提供车辆相关服务。

暂时“转行”也不失为一个选项。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现在都在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

再比如,给车主发福利送“红包”。长安福特日前宣布,疫情防控期间,车辆质保、原厂保养服务套餐到期的,统统可以顺延;如果需要到店,车辆和个人物品都可以免费消毒。

不过,与其他行业相比,汽车产业链更长,对供应链“严丝合缝”的要求也更高。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链条都有可能面临冲击。

这意味着,汽车行业要想从疫情打击中尽快恢复,仅靠企业“花式自救”还不够。


促汽车消费 哪些政策可期?



要推动汽车产业加快复苏,除了各地加强复工政策协调,缓解产业链不同环节复工进度不一给车企造成的困扰外,鼓励汽车消费也是选项之一。

一些地方已经出手。佛山日前公布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升级的措施,包括同一消费者如果一次性购买大、中、重型客运、载货汽车(车辆单价不少于50万元)达到5辆及以上,每辆车补助可达5000元;如果消费者购买新车,补助金额为2000元。

实际上,梳理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不少地方已经把汽车消费作为推动消费的一大着力点。

例如,河南提出推动老旧家用汽车、公交车等更新升级;广东要求积极推动汽车消费升级,鼓励以旧换新,着力解决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湖南也明确表示,要挖掘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潜力。

各地蓄势待发,部委加油助力,刺激汽车消费新政料将“开足马力”。

今后还有哪些“大招”可期?国盛证券分析师认为,以前中国推行过减免减购置税、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节能车补贴等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从效果上来看,开放限购、补贴、税费减免对汽车拉动内需的效果较为明显。


买车热潮将至?



如果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加快落地,人们会不会扎堆买车?

对此王斌坦言,目前汽车销售网点开门营业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恢复较为迟缓,短期内汽车销售还将受到一定影响。

但他同时也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汽车消费需求依然旺盛。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后期汽车的补偿性消费需求将显著增加。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短期内汽车市场仍将低迷。如果更多利好政策出台,突击购车现象有望出现,预计车市2020年将呈现“前低、中高、后强”走势。

一些车企也认同这一看法。

比亚迪称,疫情结束后,暂时被迟滞的购车需求会有释放,3月销量就有可能爬坡。

长安福特负责人也认为,只要疫情得到控制,汽车消费很快会有改观,因为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还在。

但也有业界人士表示,如今消费者购车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报复性买买买”预计很难在汽车行业出现。

一汽-大众奥迪称,中国汽车市场历经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经由增量市场迈入存量市场,主力消费群体也更加理性,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出现消费需求的大规模释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