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波等离子体废固裂解装置,属于微波应用技术领域,第一屏蔽外壳内部和第二屏蔽外壳内部通过截止波导管连通;第一屏蔽外壳侧面设有第一馈口;第一微波源用于向对应的第一馈口输入微波,使设于第一屏蔽外壳内的废固裂解;点火器设于第二屏蔽外壳上,用于向第二屏蔽外壳内部产生尖端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第二屏蔽外壳侧面设有第二馈口;第二微波源用于向对应的第二馈口输入微波,使从第一屏蔽外壳输入的气体分子裂解;出气口用于输出第二屏蔽外壳内的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波等离子体废固裂解装置,利用微波快速裂解废固,再将大分子气体在等离子体撞击下分解为易处理的小分子气体,大大降低气体对环境的危害。
Microwave plasma solid waste cracking device【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波等离子体废固裂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应用 ,具体地说涉及微波等离子体废固裂解装置。 技术介绍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或传染性,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目前还没有一个符合国家规范的专业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上述不能回收综合利用的化学废物暂时处于一种自行分散处置状态,处置方式为简单贮存、简易焚烧、外运焚烧、或直接排放,部分化学废弃物直接混入生活垃圾,这些都存在严重地环境安全隐患,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到当地的投资环境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现有固废处理技术有安全填埋法、焚烧处理方法、微波裂解法。安全填埋法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是否能阻断废物和环境的联系便是填埋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安全填埋潜在风险的所在。长期的填埋将导致废固堆积,废固的堆积严重的影响生态平衡,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不友好行为。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分解反应,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中氧化、热解而被破坏。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但是容易产生二恶英、呋喃、重金属、酸性气体、烟尘等有害二次污染物。区别于焚烧,微波裂解技术是在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热能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裂解为分子量相对较小的易于处理的化合物或燃烧气体、油和炭黑等有机物。微波热解法和焚烧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焚烧是一个放热过程,而裂解需要吸收大量热量。焚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裂解的主要产... 【技术保护点】 1.微波等离子体废固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火器(1)、第一屏蔽外壳(2)、第二屏蔽外壳(3)、截止波导管(4)、出气口(5)、截止波导(6)、至少一个的第一微波源(7)和至少一个的第二微波源(8);所述第一屏蔽外壳(2)内部和第二屏蔽外壳(3)内部通过截止波导管(4)连通;所述第一屏蔽外壳(2)侧面设有与第一微波源(7)一一对应的第一馈口;所述第一微波源(7)用于向对应的第一馈口输入微波,使设于第一屏蔽外壳(2)内的废固裂解;所述点火器(1)设于第二屏蔽外壳(3)上,用于向第二屏蔽外壳(3)内部产生尖端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第二屏蔽外壳(3)侧面设有与第二微波源(8)一一对应的第二馈口;所述第二微波源(8)用于向对应的第二馈口输入微波,使从第一屏蔽外壳(2)输入的气体分子裂解;所述出气口(5)用于输出第二屏蔽外壳(3)内的气体;所述截止波导(6)用于减少第二屏蔽外壳(3)内的微波从出气口(5)逃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波等离子体废固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火器(1)、第一屏蔽外壳(2)、第二屏蔽外壳(3)、截止波导管(4)、出气口(5)、截止波导(6)、至少一个的第一微波源(7)和至少一个的第二微波源(8);所述第一屏蔽外壳(2)内部和第二屏蔽外壳(3)内部通过截止波导管(4)连通;所述第一屏蔽外壳(2)侧面设有与第一微波源(7)一一对应的第一馈口;所述第一微波源(7)用于向对应的第一馈口输入微波,使设于第一屏蔽外壳(2)内的废固裂解;所述点火器(1)设于第二屏蔽外壳(3)上,用于向第二屏蔽外壳(3)内部产生尖端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所述第二屏蔽外壳(3)侧面设有与第二微波源(8)一一对应的第二馈口;所述第二微波源(8)用于向对应的第二馈口输入微波,使从第一屏蔽外壳(2)输入的气体分子裂解;所述出气口(5)用于输出第二屏蔽外壳(3)内的气体;所述截止波导(6)用于减少第二屏蔽外壳(3)内的微波从出气口(5)逃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等离子体废固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波源(7)至少为两个;若存在一对第一馈口位于第一屏蔽外壳(2)两侧,则该成对第一馈口位置错开且/或成对第一馈口输入的微波极化方向不同,用于减小成对第一馈口输入的微波互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等离子体废固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对第一馈口输入的微波极化方向正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