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他们|南风凉哩哩

 风吟楼 2020-02-20

这题目有点不伦不类,“他们”是谁?

他们,是一群潮州歌册的作家,一群不留姓名的潮州闲人,民间高手!

少年时喜欢阅读,但在乡下,能找到的书很少,见到一位姑母每天都在绣花间给同寅姐妹、厝边婶姆们唱歌册,也取来看看。这一看不得了,长大以后从事文化工作,接触更多潮州歌册,对那一群不留姓名的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名利二字历来与舞文弄墨者挂钩,似乎所有写作者都为名而为。本来,一个作家出名了是好事,因为那是客观的评价,像林大钦那样文章写得好,要不出名也难。但因有些喜欢写作的人,一开始就动机不纯,为的是追逐名利,更有人不择手段钩名钓誉,令人弃嫌。因而那些隐姓埋名而写出好作品的文化人,就受到广泛的敬重。

潮州歌册现存刻本大约300部,都没留下作者姓名。经有关部门和热心人的捞撬,查到民国时期创作的作品,其作者有潮安浮洋的潮剧艺人洪舜,写过《刘龙图骑竹马全歌》;潮州府城人柯逸士写过《刘成美》《曹翠娥》《许友若》;还有位叫余芝伯的记账先生也写过歌册。这位先生到底是姓余名芝伯,还是叫余芝的阿伯,无考,都是听说据说。大量清代刻本,则找不到作者一丝痕迹。这些人,不为名,也应该不重利,实在值得尊敬。

这一群作者之值得敬重,还不在于隐姓埋名,而在于他们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语言天赋、人生阅历为旧时代最底层的弱者,即妇女们营造了一个精神乐园。

这些人被时人称为“无路秀才”,他们就生活在那些底层劳动妇女中间。旧时的中国妇女,受到封建礼教束缚,“三从四德”,一生只为别人活着,完全没有自己,这些“无路秀才”对她们充满同情,希望给她们沉闷的生活吹去一阵春风。也许是听到妇女们闲时也唱唱潮州歌谣或者偶尔看过一次大戏而兴致勃勃谈论了一年半载吧,突发奇想,要把戏台搬到妇女家门口、淋钱下、绣花间。在长篇叙事民歌(像《百屏灯》《百花名》)的基础上,受到外来弹词的启发,用方言改编戏曲故事、民间传说,供识点字的妇女唱念。

这些“秀才”太难得了,他们从选材到行文,完完全全为妇女着想,甚至是为大量不识字的妇女着想。要让她们从歌册中学到历史知识、文化知识,获得人生启示、世情世理,欣赏到文学艺术。因此,落笔时每一个字都为妇女们设计。首先,用方言口语,是妇女们日常挂在嘴边的口语,那些七言韵文,令只识几个字的妇女认得二个就可读出全句。比如:“慌忙走出门楼前,头毛无梳如扫筅,一身涂垢亲像鬼,脚緾行路绊死鸡。”(《朱买臣》)

汕头的文化学者马风先生认为:通俗性和地方化是潮州歌册创作的两大特点,极具见地,这里可见到歌册作者的良苦用心。

他们之用心良苦,更表现在歌册内容的选择上尽量满足妇女的需要。历史故事反映朝代更替、宫廷斗争、忠奸角力。旧时潮州劳动妇女,知道中国历史有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几乎都来自歌册和潮州戏:还有许多反映清官断案的公案内容,满足人民盼望清官的心理。更大量的是才子佳人,追求婚姻自主的故事。当然还有当地的民间传说等等。

我认为歌册作者为旧时代底层劳动妇女这个最为弱势的群体写作,是一个伟大的扶贫工程,营造的精神家园,是一所让她们学到历史和文化知识的学校,是一位启迪她们人生的良师,是一座欣赏文学艺术的殿堂。从清朝中叶出现潮州歌册之后,歌册在民间,包括华侨所涉足的东南亚,影响之大,几乎非其他文艺品类可比!

我们总说高手在民间,这些歌册的作者,就是一群民间高手,他们的作品,至今成为我们的“非遗”,多少人在尽心尽力传承着。但他们没有留下姓名,若在今日,每个作者都值得评上个“大师”。

我向他们致敬!


不知今日的'致敬他们'

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