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的《狂人日记》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之比较

 德明书斋 2020-02-20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不仅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在体式和构思上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仔细研究两个文本就会发现,两篇小说各有其深刻的内在寓意。当然,这不是我首先发现的,前人早有许多研究成果,鉴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本文试图从小说本身出发,按自己的思路对前人的成果进行梳理,以便深入了解两篇文章之内涵和学习前人的“比较方法”。

    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均提到“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受到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的启发”,在看了两篇小说的原文后,我对此也是赞同的。比如两篇文章在“主题上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披露(反抗)”,“带有普通人不同的狂人色彩”, “在艺术形式上有相同也有差异,都是日记体裁,都用第一人称”,“人物塑造方面(封建势力的帮凶‘科长’和‘大哥’,)和道具选用(狗)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可以证明这一点。然而,前人的研究成果里只认可“启发”,并非“模仿”“抄袭”这类,说明两篇文章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两篇文章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各有侧重;人物塑造上也有相似点,但各具民族特色。

网络搜索连接中有个叫“徐海霞”的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里<狂人日记>之比较》里说“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在于揭露沙俄时代封建统治制度对人的迫害,对小人物表示同情;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揭露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呼唤年青人站起来拯救未来。(这句话应该说的是两篇文章的主题,我表示认可)相同之处是都带有普通人不同的狂人色彩。不同的是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写的单纯是个人受迫害至疯的小人物,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写的是个人反封建的战士。主要表现在:①发狂的原因不同。果戈里小说中描写了发狂的原因是受不住俄国官僚等级制度,失恋、对科长的女儿(这里我认为是“部长的女儿”)单相思、痛极至疯,是因为个人受压抑发疯。鲁迅小说中的狂人是反封建统治受到迫害而发狂,旁边人把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看作是疯话,把他的反封建行为当作疯子行为,是痛极至疯。②发狂的程度,发狂的表现不一样。波普里希钦的行为是真正疯子,如:他能看懂狗写信……他以上等人自称,看不起下等人,认为自己是上等人,生活目的是为了当上校、将军,是只关心自己的卑微的小人物。鲁迅笔下的狂人是封建地主家的知识分子,敢于“成年流水”铺子(这里我认为是笔误,应是“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上踹上一腿,不是因为个人私利而疯,不为世人所容,精神压抑导致发疯,没有完全丧失理智。“语颇错杂无伦次”兼具发狂和清醒两重性,以清醒为主,用狂人做掩护,尖锐、泼辣地揭露封建本质,原型来自多个人。鲁迅塑造狂人形象既借鉴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但不以现实生活中的两类人原型(此语有误,我觉得应是“又与我国的现实人物相结合”较确切)。③对未来的要求不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此处应指“狂人”)最后清醒后发出悲哀的哭泣:“救救我吧!把我带走吧!”带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而鲁迅笔下的狂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是战斗作品。”以上对“狂人”形象之比较甚是贴切,既是鲁迅先生的创新之处,也是中俄现实背景、民族传统文化不同造就的。

二、两篇文章在艺术形式上都采用“日记体裁”“第一人称”,但都因各自的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的差异而独具风格。

徐海霞还指出两篇文章“在艺术形式上有相同也有差异,都是日记体裁,都用第一人称。但在日记体裁运用有两处不同: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性地加了个序,是阅读小说的钥匙,使作品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鲁迅的小说一改果戈里平铺直叙的手法,用倒叙的手法,为深化主题提供了条件。都写了狂人特有的心理活动和语言,都很注意剖析狂人特有的内心世界,都写了主人公多疑、敏感,都采用回忆、联想、讲疯话、幻觉这样一些手法表现疯人。鲁迅在展开狂人心理活动时没有大段大段心理描写,而是与行动联系起来了,通过医生的行动来揭露封建制度不仅在社会上相互残杀,而且适用于亲人。写梦境《日记之八》通过人物在梦中回答,在梦中交锋,使青年人麻木也想吃人。都以“救救孩子”作为结尾,果戈里的狂人道出“妈妈,救救孩子。”鲁迅笔下的狂人说认为“没有吃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果戈里的狂人是发自个人。都采取了“以狗喻人”的手法。果戈里通过人格化的狗揭露官僚的丑态,揭露等级制度泛滥,还把人间的等级制度带到狗的世界,将军家的狗看不起乡下的狗。鲁迅写了地主家的狗,象征为地主阶级效劳的走狗。鲁迅运用了象征、比喻、双关的手法与果戈里的不同。”此段以求“都是日记体裁,都用第一人称”之同,辨别其不同。我认为其不同的深层原因还是作者创作是中俄现实环境不一,受众不同。

三、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受果戈里的《狂人日记》的启发,有相似点,但相比之下我们更容易看懂和理解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究其原因我想是鲁迅先生在受启发的同时,很好的与我国当时的国情相结合,又有所创新。这样,我们就不难找出两篇文章不同的原因了

徐海霞最后指出“探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原因:①鲁迅对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有借鉴,有许多相似之处。科长与大哥都是封建势力的帮凶,道具上都用狗。②产生狂人的社会政治条件有相似之处,果戈里与鲁迅都生长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都认识到封建制度的毒害,能写出心理特征相似的狂人。③不同的是作者的世界观,中俄两国传统的差异。果戈里写于1834年,当时进步知识分子随“十二党人政治革命”失败,不少人被镇压。他拿文学当武器向旧世界呐喊,但不想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度(此处只是在文中找不到果戈里触动农奴制度的影子,至于“想不想”,有待考证),看不到群众力量。他的反抗只能是哀叹、抱怨,看不到光明,是一种悲怆、哀怨的伤感。鲁迅写于1881年,他已预示到历史发展趋向,看到新世界的曙光,所以他作品中的狂人有希望。俄国有描写小人物的传统,由于社会地位低下还要受达官贵人的鄙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本身就在反对旧文学上产生的,表现出更强烈的反抗精神(总而言之就是两国当时的国情不一样)。”此段进一步分析了两篇文章不同的原因,在异同比较研究中,寻找到了各自民族特色和独特价值。当然,两篇文章之所以不同,除以上徐海霞分析的原因外,我认为这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对封建制度所持的态度不一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