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毒会不会通过蔬菜、水果传染?外卖还可不可以点来吃?12条你要掌握的生活常识,不看不知道

 小毛头书屋 2020-02-20

农历新年已从我们身边离去,但是狡猾难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却依旧如乌云一般笼罩在我们上空。

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7万的数字足够让人惊心,每日成千上百的新增患者数量依旧在告诉我们这场旷日持久的 “抗疫之战”还远没有结束。

图片截取自腾讯新闻

但让人稍感安慰的是: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与高点相比,2月17日,全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2000例以内,湖北省外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内,全国单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内,实现了“3个首次”,疫情形势进一步出现向好变化。

所以当下的我们首先要坚信伟大的中华民族最终肯定能赢得这场“战疫”;其次作为个体,我们要掌握更多日常疫情防控中的小细节,保护好自己,也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因此小水滴给大家收集了一些疫情期间需要注意的生活小常识,希望能对大家的健康生活起到帮助。




01




 

建议外出后用75%洒精擦拭手机

外出回到家后,建议关闭手机电源,蘸取75%的酒精或用其他对电子产品没有损害的消毒纸巾擦拭手机表面。如果外出没有使用手机,就不必对手机表面进行消毒。




02




 

外出归来鞋底无需消毒,保持清洁即可

飞沫沉降后,鞋子就算有可能沾染到病毒,量也非常少。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对鞋底消毒,保持清洁即可,建议回家后在门口换鞋后再进屋。




03




 

开车外出后无需对车进行消毒

车的外表面,包括车身、车轮等,几乎不存在病毒。有的地方在车辆进小区或单位时,对着车轮喷洒消毒剂,属于过度消毒。




04




 

洒精不可用于大面积擦拭和拖擦消毒

酒精消毒,最好用在手消毒上,或用在面积较小的物体表面。如果用在空气喷雾消毒或是大面积的擦拭和拖擦消毒,一定是有安全隐患的,应该杜绝。




05




 

口罩不建议消毒或蒸锅加热后再利用

用医用酒精、消毒剂等喷洒口罩,会使防护效率降低。用微波炉、电烤箱或蒸锅加热口罩,会造成口罩内部结构破坏,不建议再次使用。




06




 

共用洗机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小

新冠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还是呼吸道飞沫近距离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国内外调查提示潜伏期有传染性的可能性比较大,有待进一步确证。但共用洗衣机传播病毒的可能性极小,大家可以放心。




07




 

家里没有密切接触者,卫生间一般清洁就可以

如果家里没有确诊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或密切接触者,卫生间做一般的清洁卫生就可以。如果家里有密切接触者,可用含氯的消毒剂清洁厕所,并用消毒液擦拭马桶的按钮、圈垫、马桶内部及厕所门把手等。




08




 

病毒不太容易附在蔬菜、水果和肉上

病毒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方式污染到蔬菜、肉和水果的几率很低。但买回家后,还是务必要先用流水清洗后再处理食用。




09




 

复工后去食堂吃饭如何尽量避开病毒感染

病毒在温度56℃状态下、30分钟就能被杀死,而炒菜等温度能达到100℃甚至更高,一般的烹饪手段基本可以杀灭病毒。所以首先相信食堂、餐馆的饭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但是如果复工后必须要去食堂或餐馆吃饭,请牢记:错峰就餐,避免扎堆;避免面对面就餐,吃饭时尽量不说话;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如果可以,尽量打包带回。




10




 

做好清洁消毒和防护,外卖传递病毒可能性低

配送外卖时盛放食物的容器,在平时清洁消毒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频次,配送员的交通工具应进行消毒等。做好清洁消毒和防护,病毒经外卖传播的可能性比较低。

取外卖时务必戴好口罩。建议进行无接触配送,告知配送员把货品放在指定地点,无需双方面对面签收。取外卖时,可戴上一次性手套,或者在拿取时用纸巾隔开手和包装袋。




11




 

开工后如何饮食才能降低感染风险

尽量自己做饭、带饭;若去餐厅或点外卖,建议点热食,不点冷食;有条件的话,在食用前对食物进行再加热,保证熟透;时刻谨记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容易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




12




 

发热、乏力、干咳仍是最重要最现

通过对病例临床表现分析表明,不管患者消化道症状是初发症状还是并发症状,发热、乏力、干咳仍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所以平时还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出现长时间可疑症状的话应去医院做好检查,以防万一。

水滴筹希望所有人都能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保护好自己,一起加油打赢这场“全面战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