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象|我62岁,祖传膏药闻名乡里,打破陈规,手把手教3岁孙女辨识中药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0-02-21

#自拍我的故事# 《今日头条》的读者、网友们,大家好,我叫丁兆堂,今年62岁了,来自山东省日照市南湖镇樊家岭村。我家祖传的黑膏药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熬制出来的膏药可是远近闻名,许多患者驱车数百里专程来求药。我家的膏药对治疗蛇胆疮、蛇盘腰、腮腺炎(俗称痄腮)、疙瘩疖子、腰腿疼肩周炎、跌打损伤等有奇效。(口述/丁兆堂,图文整理/魅力视觉 拍摄于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

从我记事时候起,我就跟着祖父辨识中药,这些锦旗都是当年前来求医的人送给我祖父、父亲的。

我的父母一共生下了两儿三女,我是家里的长子。二弟丁永昌常年开工厂,生意红火也顾不上制作膏药了。我的父亲为了把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解除更多人的痛苦,打破传男不传女的陈规,将手艺也传给我的妹妹丁兆苗。我们这个大家庭非常团结,每年的重要节日、生日都要团聚在一起。这是我大姐过生日时的家庭聚会情景。

3年前,90岁高龄的父亲丁元记去世,临终前一再叮嘱我们兄妹五人要相互团结,把祖传100多年的黑膏药传承下去,治病救人最要紧。

我从小就在父亲丁元记的口传心授下学习祖传膏药的制作方法,一贴看似简单的膏药要用楸楸、蛇皮、穿山甲片、蜈蚣、蝎子、地丁、白芷等45味中药材按照恰当的比例,每一味药的用量都不能出现丝毫偏差,需要在香油锅中熬制6个小时,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读者朋友们猜一下,我手里的药材是什么?

这祖传的黑膏药用蝎子、蜈蚣、当归、鸡冠花等45味中药熬制而成。一些药材根本到药店买不到,需要自己去附近山上去采,还有的中药价格奇高还很难买到。这是我到药材公司买来的蝎子、蜈蚣,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

20年前,家在莒县洛河镇的一位左脚溃烂的男子,由三四个大男人抬进了我们家。年过7旬的老父亲小心翼翼的揭开患处,赫然露出了白森森的脚骨。听着患者痛苦的呻吟,父亲表示,“治不好你的脚,我一分钱不收。”贴上药膏的患者千恩万谢的回家去了。这是我的老伴在准备敷黑膏药。

10多天后,那位患者在2名家属的搀扶下,又一次登门换药,与上次被人抬进来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是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的踮着脚走进了房间。经过20多天的治疗,原先溃烂的左脚恢复如初。这是我在家里整理房间的情景。

第三次登门,那位患者是带着锦旗来专门致谢的。当年,我父亲最自豪的,是满屋子的锦旗。他总是叮嘱我们,不要增加患者的负担,20年前的一副药卖15元,现在各类中药材原料涨的厉害,但一副药膏也不过卖35元。这是我的老伴阚常花为前来求药的患者敷上膏药。

俗话说,神仙难化膏丹丸散!别小看这些黑药膏,治疗肩周炎、吊穿风还真管用!我的妹夫陈淑用(右)这些年一直在工地上承揽一些工程。2015年,他在一家建筑公司干了有五万多元的活,结算了四万元后,剩下的一万多块钱,虽经多次催要,但迟迟没有支付。中秋节前,妹夫陈淑用又一次上门,找建筑公司的老板要账。又碰了一鼻子灰,没成想,一句话又使事情有了转机。

妹夫陈淑用发现那位建筑商董老板嘴角有点歪,原来是因为吹空调,得了“吊穿风”(面瘫)一个月了,吃药打针都不见好转。“俺家有土方子,这个病保准给您治好!””第二天,妹夫陈淑用带着黑药膏,送到了董老板的办公室。过了10天,妹夫陈淑用不仅拿到了工程款,治愈后的董老板还要把一个300多万的工程交给妹夫去干。这是我妹妹丁书苗和妹夫在熬制黑膏药。

熬制黑药膏,对自然环境下的温度要求比较苛刻。春天是从清明节前后到五一,秋天是从秋分到霜降前。一年也就是这2个月温度比较适宜,15度到20度之间,能熬制20多锅,基本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地丁、白芷、龙血竭、蟾酥、蜈蚣、蝎子等45味中药,经过熬制去渣后,通过文火慢慢熬制成黑色的膏状,当有病人需要的时候就用温水加热软化后用手沾水捻成薄片后粘在早就缝制好的棉布上,然后贴在患处就行了。

在好多农村地区,都有传男不传女的不成文习俗。但我牢记父亲的遗训,不仅让我妹妹掌握这门治病救人的技能。我还手把手的让我三岁的孙女辨识各类中药材,让她从小就对古老的中医感兴趣。

我和妹妹丁兆苗一年大约能为2000多名患者解除痛苦,有的患者还不远千里,开着车前来。这几年,我的老伴帮我打打下手,给求药者敷敷膏药,让我感到轻快一些。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祖传的熬制黑膏药的手艺传承下去,让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解除更多患者的病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