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姚宗勋时代的意拳:继承传统  融贯中西  形成意拳新体系

 hyxz_ljf 2020-02-21
解读姚宗勋时代的意拳:继承传统  融贯中西  形成意拳新体系

承前启后的一代意拳宗师姚宗勋先生

继承传统 融贯中西 形成意拳新体系

——解读姚宗勋时代的意拳

谢永广/文

姚宗勋先生(1917-1985),浙江杭县人。为中国当代著名拳学家,原北京市武协顾问,北京市意拳研究会会长。早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文学系。少年喜武,16岁拜于北京著名武术家洪绪如先生门下,苦练经年,登堂入室。1937年,归宗芗斋门下。姚先生精研拳理,刻苦练功,仅三年时间就成芗老门中之佼佼者。1940年夏,芗老在北平登报交流武学,以武会友,众多来访者皆由姚先生代师比武,未曾一负。后追随芗老学拳者亦由姚先生代师授艺。先生功力深厚,拳理精深,深为同门师兄弟所敬仰。1941年芗老赐名姚先生“继芗”,示为己之衣钵传人。并题诗赠扇曰:“老夫授受有宗勋,当知吾道不全沦”。

而在以后的武学道路上,宗勋先生继承芗斋先生“不拘门派、学以致用”的拳学思想,毕生谨遵师教,致力于拳学研究。先生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治学严谨,德武结合,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解读姚宗勋时代的意拳:继承传统  融贯中西  形成意拳新体系

姚宗勋先生演练意拳独立桩

(一) 勇于接受现代意识的挑战,对意拳技术进行系统的审视和定位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武术的教学和训练也需要量化。姚宗勋先生勇于接受现代意识的挑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唯物辩证的法则和精湛深厚的功底,对意拳训练体系进行了新的审视和定位。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用科学系统的训练理论和严谨规范的教学术语,把意拳站桩、试力等基本功以及推手、散手中的距离感、反应训练等各个环节和要点尽量的科学化、系统化。他将中国传统武术训练、西方搏击训练以及现代运动训练三者合而为一,将中国传统搏击技法融入现代擂台实战中,不断的提炼与整合,开拓出现代搏击与中国传统武术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使传统技法与现代擂台搏击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成功的培养了一批意拳精英和中流砥柱。

总结起来,宗勋先生对意拳体系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将整体浑圆力分解,形成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力分解的方法去摸索,使浑圆力的培养变得简捷有效。

当年芗老教技击桩一上来就让学生体会摸索“整体浑圆力”,很多学生都感到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姚宗勋先生也认为自己很笨,这样做根本体会不到,于是就偷偷的将整体浑圆力拆开来一个劲一个劲去找,先前后,再上下,再开合(左右)。单劲找齐了,再将前后、上下、左右的程序打乱,最后达到六面力同时摸劲儿,即芗老所要求的整体浑圆力。这种分对组合的摸劲方法使姚先生的劲儿找的最快最整,大大提高了意拳站桩摸劲的质量,也充分体现了姚先生的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将意拳训练体系系统化的一个良好开端,也可以说这是意拳技术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

(2) 将整体发力结合步法,形成了在动态中的活步发力,并将各种发力组合,更加突出了击打的频率和节奏。

前辈们讲,当年英格在上海青年会向中国拳师挑战的时候,就有一位形意拳拳师应战。这位拳师功力极大,一拳能将测拳器给打爆了。可在跟英格交手的时候,无论他的拳法劲力多么的爆炸,都被英格灵活的拳击步法巧妙的闪开。最后英格抓住机会一个有效的迎击拳将这位拳师击打休克。王芗斋先生也正是因为发现了拳击的长处,所以才让姚宗勋先生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拳击。姚宗勋先生对拳击以及其他的现代搏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析。他认为当今世界的搏击技术和训练方法都在发展,世界搏击擂台要求是上擂台打回合制,擂台实战中双方都是在不停的运动的,而且反应都很灵敏,定步搭手发力似乎不太可能。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移动中发力。所以姚宗勋先生打破了意拳原来定步推手习惯,将步法的移动训练融入推手之中,目的就是意拳的训练要跟上时代趋势的发展。

解读姚宗勋时代的意拳:继承传统  融贯中西  形成意拳新体系

姚宗勋先生演示意拳拳法

(3)将意拳基本功训练与推手实战训练相结合,使二者相互弥补不足,整体提高。

现在很多练习意拳的朋友感觉自己每天站桩的时间几个小时,劲力很足,可一推手就感觉变化跟不上,体力太差。什么原因呢?因为很多人误认为,实战是放在最后练习的。所以,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基本功训练上,对于对抗在感觉基本功不扎实时是不敢越“雷池”的。可基本功怎么才算扎实也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而姚宗勋先生认为意拳提高的快慢关键还是训练方法的问题。他认为在基本功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要同时进行对抗的训练了。在对抗中发现基本功之不足,下来再去补充。基本功提高了反过来又促进了实战的水平。如此使基本功与实战同步进行,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促进。这种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实战的训练水平。

(4) 将意拳传统训练方法和西方搏击训练方法结合,把传统武术技法移植到现代擂台搏击体系中,使传统武术与世界搏击接轨。

姚宗勋先生在意拳功力的训练上,除了站桩以外还将体能训练与之结合。站桩为内,体能辅外,一个能有效增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使神经反应更加灵敏;一个可提高心血管和心肺功能,增强耐力以适应擂台竞技的激烈强度。在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所进行得强化训练中,就合理的运用了这种内外合一的方法,在站桩、试力的同时结合了跑步、跳绳等各种素质练习。使队员的内在功力和体能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除了功力求取之外,姚先生对意拳的拳法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姚先生在对拳击深入研究之后,发现拳击的拳法是所有武技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技法,于是他将意拳的拳法与拳击技法结合,将拳击组合拳法、连续击打、迅猛爆发的特点结合意拳浑圆力,并在外型间架上更有利于防守反击,从而形成了独具风格,更似拳击般简捷、凌厉、冷脆的现代意拳拳法技术体系。这种改良后的拳法在实战中更加的注重出拳的频率、速度和爆发。

虽然意拳在拳法融合了拳击的技术,但在击打时“形曲力直、顺力逆行、螺旋爆发”的原则与拳击的击打截然不同。例如直拳,向前的同时还包括左右上下的力量,不管是前手还是后手,碰到哪儿都会有强大的打击力。这种打击力就是浑圆力“整”的体现。意拳出拳的击打包含有上下、左右、前后的争力呼应,即浑圆力蕴含其中。所以说意拳拳法训练与意拳站桩、试力、发力等基本功的训练时不能分开的。

与此同时姚宗勋先生为了进一步提高意拳训练的实效性,他还大胆地将沙袋、拳靶、护具、拳套等现代搏击训练用具引入到意拳训练中来,并佩戴秒表卡时间打沙袋和进行回合制的实战训练,较好的将西方搏击训练中先进合理的方法与意拳相融合。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姚宗勋先生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意拳推向现代搏击擂台。在当时那种信息闭塞的年代,姚先生就已经敏锐的察觉到,意拳最终的发展是要走职业化的道路。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培养一批能够运用中国传统武学技法同国内外搏击高手进行擂台对抗,并能发挥出中国传统武术技法特色的实战高手。把具有中国传统武学特色的意拳功夫展示于世界。可见其超前的意识和可贵的创新精神以及对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良苦用心。

解读姚宗勋时代的意拳:继承传统  融贯中西  形成意拳新体系

姚宗勋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指导弟子们训练,为弟子们示范身法动作意拳神龟出水试力!

(二) 积极运用西方运动训练的理论,对意拳拳理进行科学的阐释和系统的解析

在姚宗勋先生的青年时期,正是“西学东渐”的时代,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接和碰撞,必定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受新思潮影响,使姚宗勋先生在练习中国传统武术的同时,对西方体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西方运动生理和运动训练等理论都有研究。而在以后的不断实践过程中,更是积极地吸收和借鉴和运用西方运动训练的理论来对中国传统武术进行可科学系统的阐释。

不可否认,历史上很多老拳术家自身的功夫都已达到了至高的化境,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对练功中出现的各种感觉进行合理的解释,一些老拳论把武学境界写的玄妙之极。一些高深的拳论为传统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让很多人感到传统武术是神秘不可测的,严重的阻碍了传统武术的推广和普及。

姚先生凭借自己对现代运动学、生理学、运动力学、神经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加之自己的武学修为,对传统武术训练中所出现的各种功感进行合理的阐释,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予以验证。拳劲儿时拳术的灵魂,浑圆力是意拳的训练核心。当今很多人练习意拳的主要动机便是迷恋于意拳搭手飞人、一触即发的拳劲儿。遗憾的是今人很难达到芗斋先生“周身鼓荡,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争力适中”的境界。芗斋先生解释这种劲力为:“心到、意到、气到、力到。”其训练方法就是精神假借,意念诱导。而姚宗勋先生对此的解释为:“拳劲的本质是由神经支配肌肉纤维能力的大小所决定的。其支配能力越强,越完善,爆发的力量也就越大,拳劲也就越饱满。因为任何肌肉的活动都是靠神经支配的,而神经又是直接受精神意念影响的。因此,精神、意念的控制是首要的。”意拳在拳劲的训练中,早已从传统套路的训练中解脱出来,而采用站桩、试力、发力等简捷系统的训练,使周身整体在“精神假借,意念诱导”之下,通过不动、微动、大动的运动轨迹中,摸索和培养周身整体神经肌肉的协调均整之力。由于用此种方法训练拳劲儿,目的明确、动作清晰,方法合理,所以训练效果要优于套路招法的训练。正因为意拳在训练方法上的遵循科学、合理、系统之原则,所以诸多前辈们才达到了“一法不利,无法不容”的拳术化境。

对于拳论中“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描述,而姚先生解释道:“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建立在正确的条件反射上,而条件反射首先需要一个健全的中枢神经系统,只有不断地强化正确的条件反射,最终达到自动化阶段,才算掌握了一项运动技能。《拳论》中所说的高级化境阶段,其实质就是自动化阶段。因此,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不能只凭肌肉的运动,而更应该注意神经意念的支配,从而达到与肢体运动的高度协调,即拳术上的‘整’。而化境的实质就是精神、意念、肢体内外的高度协调,在拳术运动中随心所欲,即所谓的‘拳拳服膺’,这就是科学地阐明了拳术化境的形成机制。”

解读姚宗勋时代的意拳:继承传统  融贯中西  形成意拳新体系

姚宗勋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指导弟子们训练

(三) 及时把握现代医学和现代竞技体育的脉搏,对意拳训练进行更广领域的尝试与探索

芗斋先生曾曰:“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以后伟大的事业。”所以意拳训练始终主张先养后练,在休息中锻炼,在锻炼中休息。这种“养练结合”的理念对于发挥人体的潜在能力和探讨人体运动生理机制及益寿延年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姚宗勋先生继承和发展了王芗斋先生的健身理念和具体方法,运用意拳站桩功为在广大病患者辅助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医学工作者的充分肯定,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医学体育医疗方法的内容。意拳站桩功简便易学,健身治效果明显,无偏差弊端,因此流传很广,现已编入国内外大部分体育医疗及气功教材之中,并引起了人体科学基础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与此同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姚宗勋先生与北京市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意拳研究组,系统地研究意拳及其训练方法和思想体系,并把意拳的训练方法广泛地应用到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当中。姚先生多次合作进行意念对人体生理影响以及练功态下人体脑电、心电、肌电、皮肤电等生理指标测试的实验,从而为现代体育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做了一番科学探索。并尝试将意拳训练方法的核心,具体而巧妙地运用到游泳、举重、田径、射击、足球等现代体育运动的训练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比如,训练射击运动员时,运用意拳的“精神杠杆放大”的训练原理,就是使运动员手中的枪杆与靶心直接连索,提高了命中率,使几名运动员成绩大幅度提高,在一次全国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 在继承芗斋先生拳学思想基础之上,大胆探索,勇于革新,将意拳体系系统化。

在漫长的拳学探索和实践中,宗勋先生将芗斋先生所构建的方法体系进行科学系统的剖析,并不断的加以完善和补充。例如他结合自身的拳学经验,对基本功训练与实战进行有效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训练的效果;他将西方运动训练的科学的理论融入意拳的教学和训练之中,丰富了意拳的理论体系。他师古而不泥古,在继承传统中用于求得创新,提出在拳术训练中,要使训练手段、训练护具、用具更接近实战状态,尽可能地缩短训练与实战的距离感。强调要养练结合,打练结合,总结出一套更为简捷、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使意拳在养生和实战两方面的功效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具体方法的采用上,为提高实战的训练效果,姚先生大胆地引进现代搏击训练护具和方法,并合理的与意拳中传统训练方法相融合。对意拳站桩、试力、发力、试声、走步、推手、散手等每一步的训练方法都做了有益的梳理、探索与提高。将意拳每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对整体训练的作用效果都做了鲜明有效的对比、归纳和总结;同时还要反过来综合认识意拳的整体训练效果对每一个阶段训练内容的具体要求。要从多维度、多视角中看待、研究和分析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后通过综合归纳方法去反复验证。对意拳整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先进性与合理性进行全面归纳、科学解析和系统总结。

解读姚宗勋时代的意拳:继承传统  融贯中西  形成意拳新体系

姚宗勋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指导弟子们练功

在意拳教学中,姚先生突破了芗斋先生传统的“点拨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姚先生所担心的不是技术的泄露,而是惟恐学生掌握不了。所以他尽心竭力,倾其所长,积极主动地去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弟子们能直接领悟到意拳的内涵和要义,使意拳思想得到了更大的普及和发展。他主张学习意拳在初级阶段“要与师合”,随着水平的提高和理解的深入后“要与师离”。“与师合”,才能得到师父的亲传;而“与师离“,才能在更开阔的武学视野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姚宗勋先生在晚年还著书立说,还致力意拳理论的研究。其著作《意拳——中国现代实战拳学》一书已在海内外出版发行。由于此书理论观点科学系统,语言文字质朴无华,得到了武术界认识的高度赞誉,被称为“拳学指南”、“意拳典范”。此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统一了意拳技术和理论的体系框架,填补和完善了意拳教学和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为广大意拳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入门的理论依据,奠定意拳体系系统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解读姚宗勋时代的意拳:继承传统  融贯中西  形成意拳新体系

姚宗勋先生演练意拳降龙桩

如果说王芗斋先生的意拳体系是一副意境朦胧、气势恢宏的写意山水画,那么姚宗勋先生的意拳体系则可以说是一副笔法细腻、条理清晰的工笔花鸟图。跟芗斋先生学习意拳,像在修禅,“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一笑又是何等的妙境;而跟姚宗勋先生学习意拳,则好像是登山,前方已经为你开辟了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成败与否就在于自己的悟性和用功。

可以说姚宗勋先生将王芗斋先生的武学事业进行了全面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他是当之无愧的意拳体系系统化科学研究的奠基者,是把意拳理论和训练方法科学运用到现代体育及其他领域的第一人,是名副其实的具有超前意识、开拓精神的武学巨匠,是具有远见卓识和非凡成就的拳学理论家、改革家和教育家。实事求是、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的现代精神在姚宗勋先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