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媒按:未来学家凯文·凯利曾经说过一句话: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春节前夕,全国重点新闻网站上海东方网召开学习讨论(务虚)会,总裁、总编辑徐世平有一个讲话,其中大篇幅论及5G大规模商用后可能对整个互联网和媒体行业产生的巨大挑战,值得一读。 本文原标题为《徐世平:5G要来了,我们怎么办?》,本公众号标题为观媒编辑拟定。讲话整理稿有删节。  1、2019年“非常困难”,2020年“未必再有好运气”3、传统电视的下跌可能刚刚开始,报业已经到底,有线电视、IPTV面临死亡4、任何产品都不是万寿无疆的,技术进步了,产品就会改变 5、抖音快手是否是5G刚需值得怀疑薛陈子 / 传媒大观察编辑 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年末岁初的一两个月,我内心其实是蛮纠结的,想的问题特别特别多。主题就是东方网今后应该怎么办?前几天,我同何继良同志(注:东方网党委书记、董事长)说,明年开务虚会,我可能已经退休了。老同志,总是要退的,要让更年轻的人来干,我们的事业才能发扬光大。我为什么纠结,有焦虑感?这是因为东方网的事业产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拐点。这个感觉从哪里来?去年一年,我们都是在纠结和困难中度过的。当然,这种困难,报表上没有体现出来。说实话,去年的报表还是不错的,影响力的指标也比较好。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运气还是比较好的。一个是有一笔投资并购的收益,支撑了我们全年的净利润指标。另一个,去年有些天上掉下来的任务,比如,进博会项目和县级融媒体项目,我跟魏浩俊(注:总裁助理、政务中心主任)说,这是“天落水”,明年未必有了。如果刨去这些运气的因素,我们再回头看看,2019年,其实我们非常困难,日子很难过。这是真心话。刚才高兴同志(注:总编辑助理、焦点新闻中心主任)讲了一句话,蛮有道理,去年一整年,我们都在“习惯困难”,在困难中走过每一天。明年怎么办?我们还有这么好的运气吗?不太可能了。我觉得,我们要对未来负责,就要提前谋划,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年前,我给在座的很多同志出了个题目,我让大家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去年这么困难?第二个问题,我们新的机遇在哪里?主要是想请各位思考的重点,是5G大规模商用以后,我们的机会在哪里?其实,去年,困难的不仅仅是东方网。我们整个行业都不行,都困难。前一段,网上有一篇文章,说2019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惨淡和狗血的一年。我觉得是有道理的,狗血就不去说了。当当的李国庆的离婚案,不是我们今天八卦的话题。但是,全行业的惨淡则是肯定的。 刚才,陈旭东同志(注:总编辑助理、总编室主任)有一个发言,说了一堆的数字,着重讲了互联网、以及媒体所面临的困难,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危机感。我认同。去年,互联网惨淡到什么程度?一是中国互联网的人口和流量红利快没了。主要体现就是增长趋缓。我还看到一个说法,说2019年二季度,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不升反降了,减少了200万。这个数字有没有出处,我没查过。但有可能。许多人拿两个甚至三个手机,时间长了,就会感觉不方便。过去的25年,互联网用户数都在高速增长,包括传统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增长带来的高红利非常明显。但是,现在停滞增长了,用户时长也变短了,由此带来的红利越来越少。这就是大环境。二是环境在急剧变化,大量企业倒闭。我们注意到,这两年有大量的独角兽企业死亡,惨不忍睹。2019年死亡的独角兽企业是268家,前年是383家。去年,有很多有名的人,像王思聪的熊猫直播,还有史玉柱的项目,以及长租公寓等等,暴雷了。当然,P2P另说,这是监管趋紧的问题。我蛮庆幸的,比如说,长租公寓,我们也差点干上了,为此,还同上海的国有地产集团谈了很多次。直播项目,子公司也想干,最终还是决定收手了。去年的惨淡,还体现在资本市场的寒冷。许多项目,融资越来越困难。烧钱的模式,我认为已经终结了。今后所有的项目,一是要有刚需,二是要高频,三是要有正向的现金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团队。这个另说。从今往后,不挣钱的项目,靠盲目烧钱而拚命扩张的做法,肯定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不信我们走着瞧。去年整个行业惨淡而过,我们就需要思考一个大问题,是这个行业出问题了吗?显然,不是行业有问题,而是产业周期可能处于变化的前夜。我感觉,基于4G的移动互联网的这个产业周期可能快结束了。2012年是移动互联网元年,到现在已整整7年了。7年间,风云际会,英雄辈出。但是,对互联网而言,7年已经很长了,技术迭代与创新变化,都是有周期的。婚姻还有七年之痒呢?为什么说基于4G环境的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周期要结束了呢?这就是5G。我们可能正处在一个新的产业周期的萌动阶段。去年下半年,不断有朋友跟我炫耀,换5G手机了。5G手机,确实蛮厉害。现有条件下,5G手机,每秒下行的速度,他们测给我看,差不多有400M到 500M,下载速度很快,下载一部电影,眼睛一眨就好了。上行也可以有40M到50M兆的速度。我们要知道,这还是在上海5G基站并不完善的条件下测得的数据。我注意到,去年10月31日,上海的5G基站数已达到1.1万个,年底的时候,达到了1.3万个。我听专家说,上海5G环境全覆盖,至少需要3万个左右的基站。按现在的建设速度,估计到2020年也就建完了。建完以后,什么概念,不敢想像,下行10g到20个g。那还了得。我请大家想想,5G如果大规模商用,在上海这个地方,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思考,要从新的维度去思考,我们将来怎么干。我过去一直讲,要顺应潮流要顺势而为。这一点太重要了。过去20年,我们一直跟在别人后面,没有站过潮头,没有占过先机。其实当机会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机会是相同的。现在专家判断,说未来三年是5G的换机高峰期,即2020年到2023年。有人乐观地说,三年时间内换机率可能达到80%。也就是说在三年之内,我们在座的人的手机可能都换成5G了。在5G商用的环境下,我们会面临什么?我最近听一个专家讲课,有一句话我特别触动。刚才金涛同志(注:东方网技术管理中心主任)也讲到了。他讲了人工智能、区块链,跟5G的关系。很深刻。这位专家说,人工智能也好、大数据也好、云计算也好、区块链也好,这些领域的应用,已经带来了无数的创新,但是,这些应用只有在5G环境下,它才能真正创造神奇。只有在5G条件下,这些分门类的应用,它们的边际效应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最近,我经常跟家人聊5G,有点异想天开。我们就在想,将来5G的颠覆性,恐怕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在讨论什么呢?我们在琢磨,等5G大规模商用了,是不是可以把家里的房子卖了。5G跟房子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大家仔细想想,我把房子卖了,我们就去买一辆豪华的房车,高度智能化的房车,可以自动驾驶。如果在浦东张江上班,就可以把房车停在公司附近,每天走路,健身上班。明天换公司了,到浦西上班,也可以开到人民广场,停到徐家汇商圈。再往下想想,今后跟房车相关的智能房车的上下游产业,也会有巨大的商机。我甚至想,今后停车场都可能有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最近就投了智慧停车的项目,将来会不会有专门针对智能房车的停车数据服务?节假日想外出玩,开着房车就走了。5G条件下的自动驾驶,把人完全解放出来了,智能家居的功能可以在房车中有高效的体验。刚才,我们参观科大讯飞,基于语音的智能呼唤和指令下达,可以让生活更自由自在。如此看来,5G就有可能对房地产造成重大影响,智能房车肯定比现在的房子便宜多了,而且会越来越便宜。是不是?这笔生意划算,有钱有房还有车。可以肯定,各行各业,都可能出现规模化的重新洗牌。那么,我们媒体行业,又会有些什么影响呢?我认为,5G大规模商用之后,对我们整个传媒业的冲击,可能比上一轮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还要大。第一,传统的电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边缘化了,为什么广播电视下跌这么厉害?这都可以归结为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前年,传媒行业在全国28个行业中垫底,去年27位,也是倒数第二。因为汽车和零部件行业垫底了。这两年媒体行业的高速下滑,主要是电视行业。报业的下跌,我认为差不多快跌到底了。像股票一样,底部了,再跌也跌不到哪里去了。但是,电视行业可能才刚刚开始,整个行业的下滑和拖累是跟这个有关的。传统电视暂且不多说了。第二,我认为更可怕的是,过去以电视为主的家庭娱乐业方式,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我认为,5G来了,有线电视和Iptv,可能在未来三五年面临死亡。这个话可能不中听。上海人说戳心经。但是,这可能就是严峻的现实。5G商用,基于5G的家庭固定无线接入(WTTX)方式将会迅速普及,家庭的接入方式改变了,有线接入的模式,肯定是要淘汰的。接入方式都变了,基于这种接入方式的应用,还会有生命力吗?刚才,大家在科大讯飞也看到了,家里装一个小小的5G路由,就可以强大无比。过去,斐讯做路由器,说强大到可以穿墙,现在的5G环境,更有甚之。过去,我们叫80后是互联网移民,90后是原住民。现在,原住民也好,移民也好,家里已没有传统电视了。5G时代,当所有的物件,都成为传感器的时候,我还要电视干什么呢?我最近看到一个新东西,叫玻璃屏幕,就像鱼缸玻璃,里面养鱼,手伸进去看得到手,但是,鱼缸的玻璃又是屏幕,可以直接看到影像。这种技术,让人产生无限想象。比如讲,可穿戴设备,我最近看到一个资料,同眼镜有关。如果眼镜片也可以成为传感器的话,那么,我坐车,或者开会,累了想开小差,镜片调节,眼中浏览的东西,就可以是一种镜像。它可以随时切换到我想要收看的内容,看一个电影,看一个小品,都可以。如果你们今天对我讲的东西没有兴趣,闭着眼睛看电影就是了。我讲我的,你看你的警匪片。也有人持极端的说法,称三五年后,可能我们手里的手机都已不是最重要的信息终端了。我认为,基于4G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别火的产品,也有可能面临新一轮洗牌。在4G条件下,抖音,快手,现在很厉害吧,但是这种短视频模式,是不是也是5G时代的刚需呢,这点就很值得怀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说不定三五年以后也照样完蛋。总而言之,大家想,我如果有更好的穿戴设备的话,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干嘛要用手机去玩抖音。现在,我每天晚上刷抖音20分钟,蛮好玩的,但眼睛是有问题的。还有,抖音现在越来越具备社交功能了,今天的微信会不会也日渐式微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产品都不是万寿无疆的,技术进步了,产品就会改变。当年的柯达多牛啊,数码一出来,它就完了,巨人就倒下了。其他的产品,也一样,微信是社交产品,今后还有没有更牛的?肯定会有。今天,我同一位做微信小程序创业的小朋友聊天,如果把全部的身家,都押在一个产品上,那么有一天这个产品也倒了,你怎么办?有时候,我在琢磨出租车后座的显示屏。现在那个东西,是不是挺烦,一天到晚放广告,强刺激,没意思。但是,想想5G以后,这块屏有没有价值?万物互联,5G条件,带宽成本下降,那个东西,也可以有消费场景。上了车,如果有人脸识别,它也认得我(当然我不主张做这个事情),我今天从临港新片区回市区,一个半小时,如果它推荐给我想看的东西,我就会有兴趣 。再简单一点,如果有二维码,扫一扫,他就认识我了。我平时在抖音或者在其他产品看到的东西,它都会提供,这就有意思了。它的价值就可以体现出来。还有户外的很多屏,比如分众,它过去内容是靠插片的,不联网。为什么不联网?很简单,就两条,第一带宽成本太高,划不来。第二,政策不允许,不让做。但是,5G以后,带宽的成本划算了,可能都不是什么事儿了。政策不允许,他们可能也会去做这事。那么,将来在电梯、在户外、在各种各样的大屏里,甚至在火车的玻璃窗、飞机的舷窗上,都可以联网,成为传感器,这就不得了了。 那么,有个生意就来了。这些内容,都要有人来分发,有人来管理的。没有监管的内容,在我们国家,是有政策性风险的。今年,东方网成立了内容风控中心,也是一个很大的业务板块。你们应该思考,将来要有更加宽泛的管理边界。分众传媒是不可能做的,将来政府要管他。我们能不能更早地布局与介入?还有,我们做的聚合类产品,内容的智能分送,过去主是考虑不同手机的适配问题。苹果的,华为的,还有其他品牌的,将来你们要考虑的问题,就不仅仅是手机的适配问题了。手机、眼镜、金鱼缸,等等,万物互联的终端,推送的内容,也都有一个智能适配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复杂,挑战更大。基于这一思考,我们公司现有的媒体业务,包括信息流广告,视频内容聚合分发,内容生产与管理等等,都要有全新的思考。我们开务虚会,就是要有前沿性的思考,思考我们将来的路。在新的技术应用来临的时候,我们务必用好我们的技术积累和资源整合的优势,提前布局做好准备。我有个感觉,从今往后,个人英雄的草莽式的创业机会可能不复存在了。5G时代,创业的成本和门槛将大大提高,而对有资源和有技术积累的规模化公司,则可能会有更大的机会。刚才,我讲了一堆媒体行业的挑战,回头想想,我们还是蛮庆幸的。因为,5G的冲击,大概率冲击不到我们身上,大都跟别人有关,影响的是别人,打击的也是别人,唯独给我们的是机会。我们要站高一步,要有新的举措,业务的流程、内容的结构、资源的整合,人才的培养等等,都要围绕这样的一个战略目标去思考。至于我们公司的另外两个板块,5G可能是强大的赋能。5G带动的整个相关技术的进步,对政务服务板块来讲是一个新的机会,一种强大的赋能。目前,我们的政务服务虽说在上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依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现在,政务中心提出要强化5G的赋能,深化服务,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个想法是对的。正因为5G的政务机会更多,我们要思考,如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远程服务等环节提升能力。比如,智慧政务深度应用,虚拟服务大厅,自助政务服务等创新业务和应用场景将层出不穷。我们做的所有的政务服务,对老百姓来说,应该有两个贴近性,一个是服务的贴近性,一个是信息的贴近性。这两条做好了,我们的服务水平才能有效体现。我在想,有两件事,政务板块要研究。一是数据中心建设。东方网已有多年运行的成熟IDC业务。我始终认为,政务服务,数据中心和数据处理是件重要的工作。最近,我们还在进一步申请规模化的机柜份额。道理很简单,政务服务,不可能把所有数据都放到云端去。核心的政务数据必须要有一定的单独处理能力。今后,在数据层面,一定是云端服务和自身数据服务相结合的。有自己的数据服务能力,也是同云服务商谈判与合作的基础。二是信息安全。东方网有三级等保的资质,十分重视信息安全。今后5G场景下的重要系统,对数据安全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如何提升我们的数据安全能力,就是一个天大的课题,其中商机无限。 东方网的第三个板块,社区服务,也可以大有作为。刚才我们参观新片区的时候,看到一句话,是说智慧城市的。这句话非常好。智慧城市怎么服务?“温暖百姓、理解人心”。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服务怎么体现?就是这句话。温暖百姓、理解人心,关键是要理解人心,社区服务怎么理解人心?在5G的条件下,服务的场景太多了。健康、医疗、教育、居家服务,五花八门,都是刚需。东方网是一家独特的公司,有众多的线下服务网点,国内无他例。这个优势,怎么在5G条件下发扬光大?我建议,社区中心首先要做一件事,认真调查研究,好好地去解剖一个小区,解剖一个乡镇,看看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服务,然后梳理我们的现有业务,提出今后的新策略。 你们正在推进的朱家角融媒体项目,也要有全方位的思考,既要了解政府的规划,更要理解百姓的需求。现在,景区的流量和门票的事情,正在推进,智慧停车的事情也要认真地去想想,如何落地。我有个经历,开车去那里,就找不到地方停车。远程的预约停车,正是智慧停车的功能。这个项目,我们也投资了,正在上海推进。我们一定要接地气,了解社区街镇的刚需服务、高频服务,把我们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出来,这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如果我们探索出5G场景下的可复制的社区服务模式,我们的机会就会很大,我们才可以持续进步,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今年,社区的无人值守和智能值守探索,一定要有成果。技术可以赋能,也可以创造价值。我们的社区中心,今年一定要实现“单点突破”。什么叫突破?突破总是单点突破的。有两件事,你们已经考虑了,很好。一个是探索网吧的改造。电竞体验馆就是一种思路。现在,上海高度重视电竞行业,上海今年还有高水平的电竞比赛,可以形成热效应。在热效应下,我们要乘势而上。我们有政府的支持,也有电信这样的合作伙伴,我们一定会有机会。二是健康小屋建设,要真正落地,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社区中心的领导班子要学会站高一步思考问题。过去,王仲伟同志(注:原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说一句话,领导是要学会踱踱方步的,要思考一点顶层设计的事情,思考一点全局的事情。调查研究和冷静思考相结合,我们才能从容应对5G之后中的冲击和影响,并把握我们的机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没错。投资的事情,今天不说了。总之,也要瞄住5G的方向,考虑上下游的相关产业。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有一种好的精神状态。一个企业没有一种好的精神状态,企业肯定是做不好的。2020年,机会这么多,挑战这么大,我提三个希望。第一、要坚定信心。东方网党委从去年年初就确定了我们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一系列规划。目标既定,就是一个信心问题。心理学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编者注)。这个效应,就是说你心里一直想好的事情,好事情就会来的。就跟打牌一样,想摸一手好牌,想想它就会来了。这就是心想事成。人是要有一点心理暗示的。自我激励,才会去奋斗。对不对?我们就是要向“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新闻加政务加服务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目标努力奋斗。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不受干扰,一门心思往前走。我始终坚信,东方网是一个战斗的整体,团结的整体,将来一定会有好事等着我们。第二、要冷静沉着。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中,我们一定要冷静沉着,要有静气、要低调。我觉得这也是蛮重要的。有句诗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就是一种姿态,一种处事方法。现在。整个行业一地鸡毛,我们不去议论别人,也不必理会各种干扰,专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对东方网未来的一种交待。第三,要扛起责任。我特别希望在座的人,你们都是中层干部,守土一方,各有责任。中层干部是什么,它就是一个承重墙,这个说法是刚才杨静(注:人力资源总监)说的,很贴切,有道理。中层干部就应当成为东方网的承重墙,如果你们把这种责任担当层层传导下去,我们就一定能扛起东方网的未来,大厦不倒,努力前行。我们在这个行业里不算出挑,属于正太分布中间的一大堆“苟且红利”的部分,如果我们努力担当不掉队,坚定跟着潮流走,我们总会有点收获的。我希望,担当多一点,作为多一点,靠前多一点,好处也多让一点。共产党人吃苦在前,我觉得是必须的,领导干部就是不能多吃多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