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书记 | 今天,作家还要不要出书?

 朱晓剑 2020-02-21

“现在的读者太少了,一本好书,印量也有限。”朋友这样说。

“经常还要自费出版作品,写出书就不容易了,自费又要一笔钱。艺术家就不会做这样的傻事。”另一位朋友说。

据我所知,今年的书号与2019年相比,有所缩减,有的出版社早在上半年就已经没有书号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作家还要不要出版作品呢?

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不过,一个作家自然能够被称为作家,就在于有作品支撑着,使其与文学爱好者拉开一定的距离。

作家,靠作品说话。

有一位老师说,一个作家的成长需要三“关”,一是发表关,即在报刊发表这样那样的文学作品;二是代表作关,作家写的久了,一定得有自己的代表作;三是经典关,一位作家能不能在文坛上立足,就看有没有经典作品。

确实如此。

作家的发表作品,相当于增加曝光率,如果文娱明星一样,得时常处在文坛之中。

那么,相对于单篇的文学作品,出版图书,是作家的必然选择。唯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呈现出作家较为完整的文学样貌。

一位作家写作大半辈子,连一本作品都未曾出版(且不管是具体到哪一种出版方式),似乎也是说不过去的事。

即便是今天的读者再少,也还是有一些的吧。一个人口大国应该有多少读者虽然是未知数,但却提醒我们,只要作品有特色,就不难找到自己的读者。

反之,一本毫无特色的图书,大概是少有读者去翻阅的吧。

一册书,要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才够好。

道理如此。

不管怎样,如果没有以图书为形式的作品存在,恐怕作为作家的地位,也会受到业界的质疑。

所以,即使读者再少的当下,出版一册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依然是增加一位作家辨识度的不二选择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