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总是会出门闲逛一下,有时去小区旁边的绿道走走,看看树木什么的,但时常会遭遇到电动车、自行车什么的,一路鸣叫,那阵仗让人无法消受。干脆不去了,就沿着街边小店去逛,也未必去买什么东西不可,反正就是随意走走嘛。
可能因为距离城区有一段距离,也不属于文化观光的旅行区域,自然小店的店招还没很讨厌地划为一种样式,它们的形状和色彩不一,好像地里长出的庄稼那般,有股自然的劲儿。不仅如此,开店的风格也会有很多的差异,比如一家菜贩的旁边,可能是杂货店,又有可能是家小型的超市,但又不像大超市那般品质丰富,顶多算是杂货店的升级版罢了。
杂货店是逛的重点,这样的街边小店,不求吸引更多的外地来客,而是以周边的居民为消费群体,卖的货物不外是吃喝拉撒所需的,我去消费的次数不是很多,只是家里缺了酱油、醋、盐巴之类的才会去光顾一次。夏天的时候,会多一些,啤酒是最爱,少不得盐煮花生、豆腐干之类的东西了。
有一家小店,起初是一家超市,可能是生意太冷清,搬走了。换来的是一家餐馆,餐馆做的菜怎么样,没去消费过。倒是小区时常有人去那里吃,想来即使不是很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又或者仅仅是因为方便对付一餐吧。更多的还是杂货店、理发店之类的。
杂货店之杂,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每次去看,都会遇到老板手持一台ipad或游戏机,看电影或玩游戏,需要某一种东西时,不去仔细查找,可能就发现不了它在某处。最省事的方式是直接问老板有没有,有的话,他会顺手拿得出来,顺便报出价格多少,中意的就拿下,不甚合意的就不妨调换,或去下一家看看。大致而言,在杂货店遇到这样的情形总让人感叹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