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与希望的时光

 朱晓剑 2020-02-21

常常我们说到某一个地方,总会用“人杰地灵”来形容。但这个大多是一种恭维的话,没有多少可言说的地方,这就好像写诗画画久了,有人称呼一声大师,然后就以大师自居,实在是一种谬误。

说起临泉这个人口大县,可说的故事也很不少。但常常是说的人多,做的人少,也就难免像鲁迅说的那样,成为“空头文学家”。但临泉文学的起兴大概是1970年代左右的事吧,最初是由校园文学起兴,也涌现了不少写作新星,记得在1990年代,韩光先生主编《泉河文艺》时看到过一两期,印象中是临泉的最高文学水准。那时,不少中学有自己的文学社,也真是热闹了一阵子,然而,多年以后,临泉文学能坚持写作的人,似乎还不是特别多,并没有形成区域性的“临泉文学”。

多年来,从临泉走出的作家、诗人,也还是有不少,更多的作家、诗人则扎根于临泉,从民间生活中汲取营养,写出形形色色的作品来。这其中就有王帅峰的《因为有了爱》。这是校园生活的记录,却不乏趣味性。因之,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重回到校园生活的旧时光:虽然不知道前路将会如何,但依然怀有爱与希望,在人生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这样的历程正是一个人的成长史。

王帅峰笔下的校园生活,无疑是临泉教育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既有教师的风采,也有艺术节的展现,更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的,在我们许多人的印象中,读职业高中,似没有远大前途的一种。但在今天,工匠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职业技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我所在的城市,有一群出租车师傅,他们有读书会有摄影小组,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让不少人为之赞叹:那么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文艺追求。

在我的印象中,乡村里不能继续读书的青少年,选择辍学打工。读书无用论也还在流行。然而,正因如此,王帅峰的写作才凸显出了其应有的价值:通过持续的学习,也才能领略到人生不同的风光。哪怕是在校园生活里,娱乐、迷茫成为一时的潮流,但有梦想的人,总是在前行,王帅峰践行自己的理想,他不是在为时代代言,而是以行动让人生之路走得更远一些。

记得,去年,我跟分别了几近二十年的高中老师见面,回忆起校园时光,感叹着同学们的生活已发生了许多改变。从王帅峰的写作中,我似乎看到了“临泉文学”的另一种可能,即发生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书写的价值。它们不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最好见证,具体到王帅峰的作品,就是见证了临泉职高的一段难以忘记的时光。

当我们回顾这一段校园时光,有欣喜有忧伤,但却少有人像王帅峰这样,将其中的故事记录下来,而对校园生活的诚实生动的刻画,是一曲对美好的颂歌。虽然这看似平凡的小闲事,与国家大事无关,却与更多的“个体”相关。历史的大与小,常常是因为视角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来。但也正因如此,小人物的历史书写,也才有值得我们回味的地方。更何况,这样的记事虽不是波澜壮阔,却因有了人生历史,有了生命的厚度。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