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退高热,不用过3剂!姚荷生:治发热,辨好这六因

 旷世奇药 2020-02-21

姚荷生先生,出生于三世名医之家,行医 60 余载,学验俱丰,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副会长,江西中医学院名誉院长,被恭称为江西中医之泰斗。

姚荷生老先生擅长运用六因辨证诊治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在发热疾病临证中。

今天,小师妹整理了姚荷生六因辨证治疗发热的临床经验,供临床中医师参考学习。

伤风发热

病因病机:风性易动,发病常挟其他五气,但以风气为主。

收集伤风发热患者31例,其中风寒证13例(风重寒轻,后简称寒风)、风热证18例。

发热特性:

寒风发热多低热,伴见恶风、有汗,但汗出不透,有汗热退,汗收复发热,或伴肢体酸痛,头痛,或兼鼻塞流清涕、咳嗽胸紧、痰多白泡而不易咳脉浮缓或脉弱,面色青白,舌苔薄白。

风热发热多低热,但亦可高热,见皮肤微汗,或初起伴轻微恶风头痛、心烦口渴、咳嗽鼻塞、痰涕黏稠,其色或黄或白,脉浮,面色光泽,舌尖红,苔薄或白或微黄。

若发热无畏风、泄泻、口干或渴,为挟热下利。

有积滞则往往发热多不退,口渴,腹胀,甚则腹痛,大便不畅,指纹色深而不流利,舌苔较厚、淡黄或白。

治疗用药:

寒风发热宜选用辛温解表药如桂枝汤类方,或宣肺化痰药如杏苏散类方;

风热发热宜选辛凉解表药,如银翘散类方或桑菊饮类方;

兼挟热下利发热可选葛根芩连汤;

兼积滞发热可选如薄槟散类方。

伤寒发热

病因病机:

寒性凝闭,卫外之气不得伸张,伤寒发热多在冬春。

收集外感伤寒患者9例,另素体脾肾阳虚,肝血亏虚,寒邪入里易致发热。

发热特性:

伤寒发热特点为高热,同时畏寒、无汗,伴有头项强痛、身疼痛,食欲欠佳,或兼咳嗽气喘,面白而滞,舌苔白,脉浮紧。

阳虚受寒发热,多伴见怕冷或胃痛、腹痛泄泻或呕,而脉反沉。

血亏受寒发热多见妇人,或遇经期前后,发热不高,伴见小腹冷痛、手足清凉发麻,脉沉细。

治疗用药:

外感伤寒发热宜选辛温宣散药如麻黄汤加减;脾胃素虚,受寒发热,挟有食滞者治宜表里两解如藿香正气散加减、葛根汤或加半夏;

肾阳虚受寒发热可选麻黄附子细辛汤类;

血亏受寒发热可选温经散寒药如当归四逆汤之类。

伤暑发热

病因病机:暑邪为火所化,主升散,且多挟湿,发病多在夏季。

收集伤暑发热患者13例,其中暑热证6例,暑湿证4例,风暑证3例。

发热特性:

暑热发热多伴见头痛、烦躁、口渴、尿少赤热,出现气促、冷汗、突然昏倒等中暑症状。

暑湿发热多伴有身重倦怠、胸闷、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便不利等症状。

风暑发热,轻则自觉似冷非冷、似热非热,但皮肤灼热无汗,伴烦躁不安、口渴、尿少赤热,或兼咳血胸痛,脉浮弱数,舌尖红,苔薄白。

治疗用药:

暑热发热闭窍者可选芳香开窍药如人丹、痧药之类;

暑湿发热可选藿香丸;

风暑发热宜清解可选西瓜翠衣、荷叶边、金银花、扁豆花、淡竹叶或莲藕、白茅根之类;

暑温高热致痉者可选清瘟败毒散加全蝎等兼熄肝风。

伤湿发热

病因病机: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化热则致湿热,损阳则致寒湿,虽长夏得病居多,但湿性黏腻、缠绵,四季均可发病。

收集伤湿发热患者49例,其中风湿证(包括风寒湿证、风湿热证)13例、湿热证36例。

发热特性:

风湿证患者中风偏重者发热伴汗出怕风,全身沉重倦怠;

寒偏重者发热伴有怕冷,肢体疼痛,发作剧烈;

热偏重者伴有关节红肿灼热。

湿热发热多为低热,发热时间较长,症状多变,或伴脘腹闷胀作痛、呕吐泄泻;

或兼腹痛、里急后重;

或微恶风寒、渐久热不退、神识昏蒙、午后热盛、神昏谵语、脘腹胀闷、大便溏而不爽;

或伴黄疸,皮色橘黄鲜明或熏黄(如烟熏)暗淡;

或尿频、尿短、尿浑、尿有砂石,尿色深黄,尿道自觉灼热等。

治疗用药:

风湿发热可选防己黄芪汤类方、人参败毒散、九味羌活汤、独活寄生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附子汤之类;

湿热发热可选白头翁汤、胃苓汤、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或茵陈术附汤等,但多为清热利湿之品。

伤燥发热

病因病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发病多在秋季。收集伤燥发热8例,其中温燥证5例、凉燥证3例。

发热特性:

温燥发热则皮肤灼热,伴瘙痒脱屑,鼻干焦枯无涕,自觉鼻中冒出火气,口腔黏膜发红灼热疼痛,咳痰黏而少。

凉燥发热则皮肤皲裂作痛但清冷,回温瘙痒灼热,凉燥鼻干有时反流清涕,黏膜不红,自觉咽喉梗塞,反欲热饮,痰稀而不易出,伴有恶寒畏风。

治疗用药:

温燥发热可选桑麻丸、葛根、黄芩、川贝母、牛蒡子、薄荷等。

凉燥发热可选白芷、枸杞子、桑椹、桔梗、半夏、紫苏叶等。

伤火发热

病因病机:火为阳邪,热之极,其性猛烈,多夏季发病。

收集伤火发热患者19例,其中风火证10例、寒闭火证4例、燥热证3例、湿热化火证2例。

发热特性:

火为热邪,伤火发热多为高热,风火证如风火眼痛、风火牙痛、风火喉痛,都伴红肿灼热,疼痛非常剧烈,甚则红肿处糜烂出血。

风火头痛,痛如鸡啄,自觉灼热,痛不可近。寒闭火证先有寒战,而后高热神昏谵语,甚则狂躁,或头面颈部赤肿,面色紫绛、头痛、脉浮。

燥热证多高热大渴大汗,继则口唇干裂出血,身发红斑。

湿热化火证则久热不退,渐渐伤阴,舌苔焦黑干粗甚则剥落光绛,口唇干裂出血。

治疗用药:

风火发热可选薄荷、荆芥、龙胆草、黄芩、黄连、黄柏、牡丹皮、栀子、大黄等清热泻火之品。

寒闭火发热可选清瘟败毒饮加减。

燥热发热可选白虎汤类方或竹叶石膏汤加减。

医案例举

病例1:

戴某,男,37岁,职员,初诊时间:1952年7月13日。

首诊:

初伤风6d,晚先寒后热,体温38.7℃,整晚未退,头胀抽痛,咳不甚,痰黄浓易出,口渴喜热,大便欲解不得,小便赤热自利,腹隐痛,矢气,无汗。

脉浮弦不静,右更有力。诊断为风温内犯肺与大肠。

处方:

葛根10g,黄芩15g,甘草6g,钩藤6g,菊花8g,桑叶10g,栀子10g,枳实8g,清宁丸(院内制剂)10g,牛蒡子(研碎)10g。

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次日复诊:热减,体温38.2°,大便色黑,先硬后溏,觉热,颇畅,今早仍黑硬后溏,不多,头痛减,小便清长,腹痛大减,脘闷,咳痰黄,以后淡,咳时喉痛。

右脉细弦、数。

处方:

金银花15g,连翘10g,薄荷8g,牛蒡子(研碎)10g,淡竹叶10g,苦杏仁8g,栀子10g,枳壳10g,清宁丸(院内制剂)15g,桑叶10g,黄芩10g。

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三诊:体温36.5℃,大便溏转土黄色,痰白量少,头不痛,胸脘憋闷减半,喉略痛。

舌红无苔,脉数减仍细弦。

以清热养阴之品3剂收功。

按语

病因辨证是辨别导致疾病当前证候的原因,也是对证候的发病性质进行判断,病因辨证不仅局限于致病因素,还包括致病性质,类似于审证求因、辨证求因。

可见,病因辨证涵盖范围较广,不仅包括疾病发生的直接病因(病源),还包括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作用后疾病发生的客观规律或特定趋势。

此病案病因分类当属风温病,是感受风热毒邪引起的,四时皆有,多为冬春两季常发的急性外感热病,以发热、咳嗽、咯痰、胸痛、舌红苔白或黄、脉数为主症,包括西医的急性肺炎、支气管周围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急性肺部感染等疾病。

本病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药治疗研究颇多,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此案为外感风温,病位由表入里,在脏腑为太阴肺脏与阳明大肠,病机为风温入里伤津化燥。

风温入肺可令人咳,手太阴肺经既络阳明大肠,又与大肠相表里,肺咳不已,往往大肠受之。

因此属肺热的外感表证,除有咳嗽、咯痰、发热、恶寒等肺部症状外,还常会因邪热下注大肠,致腑气不通,而出现腹胀、便秘等大肠实热证。

姚老紧抓病因,以风热为引,贯穿始终,在病机进展初期选用辛凉宣透之品,疾病中期兼以清热化痰止咳,后期风温伤津化燥则以清热养阴生津收功。

不仅将六因辨证渗透于八纲、脏腑辨证之中,用药亦紧贴病机,十分谨慎精当。

病例2:

涂某,男,39岁。

初诊时间:1952年8月10日。

首诊:发热两周,半个月前曾有发热,4d后热退,口苦,不欲饮食,短气,头部眩晕,自觉不热,大便溏,夹水色黑,不热,后黄,小便不利,赤热,肠鸣,不能夜寐,呃逆,口干,舌不能转,中脘痞硬,当前仍有发热,体温39.9℃,望诊面色黄,闻诊咳声平,脉细濡略数。

中医诊断:中上焦湿温发热。

处方:

水犀角(切片而沸水中先煎)15g,白芍15g,牡丹皮15g,犀牛黄(冲服)0.7g,鲜地黄、生地黄各50g,飞滑石(包煎)20g,白头翁15g,黄芩40g,知母25g,玄参40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1952年8月12日。

患者晚安睡,不恶寒,热不觉,肢厥除去仍痹,汗出到膝,呃逆除,头眩晕,大便溏黑,便时腹痛,不热,小便不利,口苦减轻,肠鸣,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刻下体温36.5℃,脉象细极左更甚。

处方:

西洋参15g,黑驴胶20g,乌梅15g,生地黄50g,白头翁15g,秦皮10g,黄柏7.5g,地榆10g。

3剂,水煎,服后而愈。

按语

湿温一病,首见于《难经》,《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王孟英曾在《温热经纬》中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民国时期,绍兴出现一种时疫,《湿温时疫治疗法》记载了该种疾病的诊疗情况,从中医角度将其命名为“湿温时疫”,湿温时疫即为西医学的“肠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以胃肠道不良反应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关于湿温病的治疗,叶天士提出了宣上、畅中、利下,给邪出路的三条途径,但祛湿热邪气只是治标之法,治疗中焦脾胃亦是叶天士提出的治本之法,除补脾益胃之外,恢复脾升胃降之枢机功能,可助宣上、畅中、利下之祛湿热之力。

治疗湿邪要给“湿邪出路”是治疗关键,虽然三仁汤可以化湿,但仍需注意给邪出路的问题,或透表,或利下,或通便都是好办法。

此病例姚老根据患者发热不欲饮水,大便溏,中脘痞硬以及舌脉认为,病因当属湿温,证据充分,但患者尚有口干、舌不能转等伤阴迹象,故治疗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味。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指出:“此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虽曰止血,而实祛瘀。瘀祛新生,阴滋熄火,可为探本穷源之法也。”

明代赵献可《医贯》亦言:“惟犀角能下入肾水,引地黄滋阴之品由肾脉而上,故为对证,若阴虚火动,吐血与咳咯,可借用成功。”

认为此方既可清热,又可滋阴,而通过滋阴又可助清热,在清热的同时可以补充邪热对营阴的劫耗形成的虚损。

犀角地黄汤的功效与其药物配伍有很大关系,方中地黄、芍药、牡丹皮均有较强的滋阴之效,同时也有清凉之功,从而发挥滋阴清热的特殊效用。

姚老灵活运用犀角地黄汤,在清热育阴同时,根据湿温病机,合三仁汤方,加入了滑石、白头翁清热利湿,使湿邪从下焦而出,从六因辨证的角度治疗湿温发热取得奇效。

总之,湿温属于温病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病因,误识误治者亦众,即使辨病准确无误,辨证施治无差,往往亦难取速效。

若医者稍有不慎,则遣方用药大差矣。

“病伤犹可疗,药伤最难医。”故应悉心研习湿温的特异性,详查细审病位之所在、寒热之偏盛、兼挟之有无、脾胃之虚实,综观全局,谨守病机,圆机法活,随证治之。

姚老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精通伤寒之学,以辨证为本,上溯内难,旁及诸家,更参以亲身临证之所得,发仲景未尽之意,对《伤寒论》理论与实践均有颇多阐发与创新,较好地发挥了《伤寒论》为临床诊断治疗学纲要的指导作用。

看完姚荷生老先生的六因辨治发热,你是否对于临床发热的治疗思维更加清晰了呢?

您在临床有什么独特的退热妙法吗?欢迎您在文末下方留言,与广大中医人一同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