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地区公布一建通过人数后,我们发现一建通过率平均在10%!一建考试变得容易了?小白进场也会轻易通过?小白如何备考一建? 据建工社微课程了解,小白备考一建总会存在各种问题: “转行工程类小白,书看不明白,进度慢不说效果还差!” “一有空就刷题,错误率却没有减少,信心倍受打击!” “30多岁的人了,工作太忙,精力也跟不上,背什么忘什么!” 针对以上情况,建工社微课程老张特地整理一期一建学霸建议送给大家: 01 未雨绸缪,规划方案 2019一建市政刘峰: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以督促自己的进步。俗话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考除了有坚定的信念外,还需要对考试本身有充足的了解,才能做出周密的复习计划。 1月-4月下旬 基础阶段 1.2020年教材还未上市,先通读2019年教材最少两遍 2.通过视频学,跟随老师理解教材,掌握重难点 新教材上市-5月下旬 夯实基础阶段 1.掌握教材变化部分 2.将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理解,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5月下旬-6月下旬 知识巩固阶段 1.分析出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2.系统掌握考点,将教材、笔记、考点结合 3.注重掌握各科主干知识 6月下旬-8月中旬 强化练习阶段 1.理解命题人出题思路 2.着重掌握实务科目,特别是案例题 8月中旬-9月初 查漏补缺阶段 考前冲刺阶段,再进行一次系统性整理,梳理教材查漏补缺 考前一周 考前冲刺阶段 1.多做真题,让自己进入考试状态 2.减少娱乐应酬,全身心投入冲刺 9月19、20日 考试阶段 1.按时参加考试,不要迟到,带好相应文具 2.按照此前复习的经验技巧进行答题 也建议大家跟着建工社的课程进行阶段性备考,有老师指导,能够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02 以题代练,实战掌握知识点 2018年建筑学霸李明慧: 其实练题不要只是死刷题,而是要重视学会有技巧的做题并进行复盘总结。在此我建议大家在练题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2)动手做历年真题,特别是主观题 (3)考前要做成套的题目 (4)错题反复回溯 做题就是检验你复习成果最好的方式,根据历年各科目考点分值分布来进行针对性的练题。找出自己的弱势与短板,多花一部分时间经常练题训练。 03 归纳总结,查漏补缺 2019建筑学霸张启超: 人过中年之后,记忆力与获取知识能力大幅度下滑,这个年龄段的考生潜意识觉得自己跟不上年轻人和时代行业的变化。当你时间、精力、记忆力都稍显不足时,你时刻进行总结查漏补缺。并且见缝插针地备考,把握碎片化时间,积少成多,你掌握的肯定会比别人多。 在此我建议大家可以跟着建工社的分阶段计划进行备考: 2020一建分阶段通关方案 1、超前学习阶段(现在-2020.5) 做加法,通读教材! 教材上市前仍可借助2019年教材进行备考,掌握整体知识框架和结构。并适当配合练题检验自己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水平,逐渐以点带面。 推荐课程:导学课+私教直播课(第一轮) 推荐理由:零基础无死角全面解读教材内容,帮你树立知识主干确立备考信心。 2、夯实基础阶段(2020.5-2020.7) 教材知识点上千个,落后太多? 一建四门课程的教材加起来1400页左右,教材太厚,这就更需要我们理清思路,先把整体知识脉络过一遍,为后面打好基础。这时候推荐同学们跟随基础型课程进行备考。 推荐课程:精讲课+私教直播课(第二轮)+海量题库 推荐理由:私教精讲重难点剖析技巧,结合海量针对性题库训练,助你迅速走出泥沼。 3、难点突破阶段(2020.7-2020.8) 练题不知道技巧,错误率居高不下 进行了基础学习以后,开始强化解题能力,尤其是实务课程的案例部分。通过对各类题型的强化,来达到以题代点的学习效果。 推荐课程:案例专项突破课+大数据必做100题+五年真题课 推荐理由:化繁为简,重难点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同时通过经典案例习题,全方位解析,让你巧妙得分。 4、冲刺特训阶段(2020.8-2020.9) 冲刺复习没重点?做减法! 备考的过程就像是盖摩天大楼一样,肯定是要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就是每一道工序,都要以上一道为基础。基础扎实以后,开始做减法。根据考试方向将考点浓缩考试范围,针对考点进行冲刺记忆。 推荐课程:冲刺课+必学知识点+金题点睛串讲课 推荐理由:此阶段帮你精准冲刺,浓缩精华考点,直击教材核心。同时点题预测,8小时精选金题,必做必会必拿分! 5、终极抢分阶段(考前一周) 考前抱佛脚如何实现质的飞跃? 相比于备考过程的潜移默化,考前预测和临场发挥的结果就是真正的立竿见影了。考前一周,我们将推出2020年考点预测类课程名师点拨课,并且进行考前集训,确保学员临考极速提升。 推荐课程:名师点拨课+考前集训提分课 推荐理由:点睛集训考前6小时,精准预测,高效锁分。同时帮你划重点,深挖考点,2小时一网打尽核心考点,掌握解题规律,亲授通关秘诀。 |
|
来自: 逸香阁居士丽人 > 《教育、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