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2047911 本人位于偏远二区学校的学硕,无人教无人带,自己瞎折腾,也不够勤奋的一类人。毕竟幸运的学生是极少数的。但愿我的经历体会能对后来者有用。不论你处于怎样苦逼的境地,一定要坚持,试试就会有希望,相信自己! 自己的第一篇sci review(二区的sci期刊,IF在五分左右)从构思,写作,乃至投稿审稿全是一个人完成,没有老师帮忙修改,因为周围的同学都觉得review是专家才能写的,没有人认可自己,没有人帮助自己,但自己就想试试,自己祈求从审稿人那里得到审稿意见来完善review。结果很幸运,投的期刊给了大修机会,修完后就接收了。总之,接收很幸运,写作花了20天左右,投稿到网上查到就花了半年时间,就只投了那一个期刊,顺利被接收。 撰写之前,本人有大概半年的文献积累吧,也没有天天看文献,真的就是心情兴致而已,后来慢慢关注那期刊,研究期刊里我感兴趣的那个方向的文献及review,细读过几篇review,看他们的语法写作及引用文献,返回到原文献,总结他们的语言写作技巧。从不同的研究性文献及review中,自己也做了一个构思。然后,每天晚上写上一段两三百字的单词。 构思很重要,可能因为我的review当时没有人写过这方向的,编辑感兴趣吧。文章接收与否主要看编辑,审稿人只是提供建议而已。 接收之后,自己就也当上改期刊的审稿人,也就是学习别人idea的过程,同时也学会挑毛病,挑的毛病越多,说明审稿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从审稿人角度看,文章最起码得有好态度,不能文章题目都存在语法及拼写错误。图表之类的最好注意细节,对齐,清晰美观。审稿人也有自己的工作学习,也很忙。细节做好了,审稿人自然也会认真阅读,态度不认真,审稿人可不一定会认真看下去,若是性格偏激的审稿人,直接就给拒了。初次投稿,语言不用润色,但语法至少不能出错。 写review前提是阅读英文文献,不是说我天天看知网,然后就用中文写了综述,再翻译为英文,然后考虑投什么期刊,我不赞同这样,这样也很盲目。我自己当初是多看文献,再具体研究某一期刊某一方向的文章,发现相似之处。。。然后多篇英文模仿,直接英文写的,不是汉译英这种方式。总之,多看文献,积累,新想法,尝试,再加点幸运,成功就不远了。 不经意的尝试,让我学会了写作投稿审稿一连串的学术技能。不断摸索尝试的过程,多看文献是基础。。。看的多了,科研思维就建立起来了。。。 本人很懒,语文很差,现在状态一般,大致写了点感悟。
|